“建设数字化校园,践行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究
2009-11-26张德庆胡砚姚维红
张德庆 胡 砚 姚维红
陈经纶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批示范性普通高中。近10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将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三大主题相互联系与协调,整体规划,创建学校教育的决策管理系统、教学指挥系统及教育资源信息化系统融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以建设数字化校园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践行素质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成效。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目标及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目标:建设数字化校园,践行素质教育。具体设想:构建一个数字化平台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应用平台,进而建设数字化校园,以为学校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手段,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实现这个目标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学校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第二,这一核心思想与教育信息化之间的纽带是什么?第三,在教育技术具体应用上提供什么样的支撑?
二、数字化校园模型的提出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我们对陈经纶中学数字化建设提出了以下认识:
1.一个核心的提出
学校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完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最终目的在于以最有效的手段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不断更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无论教育教学的媒体、工具怎样变化,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发展,在教学上是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构建与创新的能力”。这是我们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育技术平台的建设要突出这一核心。
2.两个关键点的定位
在信息化条件下怎样贯彻教学的核心思想,实际上是教学的核心思想与信息化之间的纽带问题,这个纽带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信息素养,二是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
教育信息化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获取、展示、利用信息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学生要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具备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并努力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的技术,更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用理念引领教师对待大量信息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所以教育信息化必须进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教学观念的转变。
因此,在围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构建与创新能力”这一核心思想下的两个“关键点”,即,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
3.六个层面的数字化校园支撑平台
从学校教学需求出发,我们提出了六个具体层面进行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它们分别是:协同办公平台、自主学习平台、成长发展平台、家校沟通平台、校园一卡通平台、服务支持平台。
把一个教学核心、两个关键点和六个具体应用平台,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模型,我们把它称为“一二六”数字化校园模型(见图1)。
其内涵是:建立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构建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改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通过六个应用平台的支持,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六个具体平台的功能
学校研究通过建模的形式,来构建一个信息化教学平台模型,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指导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实用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创造信息化应用环境,支撑教师的课程改革实践。构建“一二六”数字化教学平台模型并将模型转化为符合学校实际的应用平为教师新的课程改革实践和师生共同发展开辟了六个途径。
1.构建校园协同办公平台,提升学校办公效率
设计构思:在线与非在线协同办公的有机结合,解决校内信息及时、高效传递(见图2)。
实例一:教师、学生订阅学校通知公告、部门管理信息,使门户中的信息快速发送到用户邮箱和手机中,甚至将校园日历与个人日历有机统一,非常方便实用。
实例二:即时消息系统已成为学校在线办公的一道亮丽风景,学校100%教师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验证,被大家称为是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
2. 构建师生自主学习平台,创建学习型校园
设计构思:通过建立数字化校园构建师生学习型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现代化条件。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技术工具,拓展学生的大脑,开拓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得更主动,提高学习的效率(见图3)。
实例三:数学组黎宁老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欧拉定理的证明》。该课本是高中数学课中一节选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搜集大量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整理,最终总结出自己的证明方法。若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即使全体学生一起动脑,也不太可能证明出来。但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在网络的帮助下,一个班的学生最终却总结出了三种证明方法,其中一种证明方法比教师给出的证明方法还要简单易懂。
实例四:教学观摩系统的应用。学校将本部及两个分校的所有教室、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等100余个教室进行了信息化改造,构建了陈经纶中学教学观摩系统,实现了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在办公室、在家中通过网络听评课、特别是听优秀教师课的梦想。
3.构建师生成长记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设计构思:通过这个平台,促进教师科学施教和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校本课程、综合评价等学生学习和管理的效率(见图4)。
实例五:通过信息化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我校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自管自育、社团管理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学生参与面非常广泛,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不仅对每个学生发展有了全面的记录,同时对年级、班级、不同类别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
4.构建家校沟通平台,促进家校的和谐共进
设计构思: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信息有效交流与共享,从空间上拓展学校围墙,并实现家校之间的有效互动(见图5)。
实例六:家校飞信系统能够将学生平安到校、离校信息发送到家长手机,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可通过该系统与全体或个别家长有效沟通。家长可通过网络教学观摩系统,看到学校班级上课情况。
5.构建校园一卡通平台,实现校园一卡式认证管理
设计构思:“校园一卡通,一卡通校园”,就是通过卡的唯一身份识别、刷卡的便捷性、数字货币存储模式,实现校园卡在各个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提高学校整体管理和安全度(见图6)。
我校的一卡通系统是充分利用了北京市师生IC卡开发的,通过该介质,学生可以实现市内乘坐公交、校内校园考勤、食堂就餐、图书馆借阅、网络中心门禁管理等许多功能。
6.构建教育技术支持平台,保障信息平台的高效运转
设计构思:服务支持平台是其他五个平台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整个系统系统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见图7)。
目前,我校校址已达四处,PC机1100余台,服务器23台。因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运维团队,及时保证设备的正常、高效、畅通。
在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同时,加强技术支持、培训支持,并将培训常态化。
五、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我校信息化方案设计是经过10多年的总结,并以模型的方式来建构,以平台的形式完成,具有以下特点:
1.适用性
“一二六”数字化教学平台模型是通过我校近10年的实践论证得出来的,它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要求,适应中学生心理认知规律,能够将教育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支撑整套平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独创性
“一二六”数字化教学平台模型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找到了理论支撑与方向性的指导。在2007年10月朝阳区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主办的“陈经纶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展示会”上,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中心主任费龙博士指出:“陈经纶中学的数字化校园,把曾经零散的系统整合在一起,解决了工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成绩巨大,令人感动,很受鼓舞。”
3.延展性
“一二六”数字化教学平台模型不是封闭的模型,是为了完成教学核心任务而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呼应的结构化模型。
4.自主性
模型中对外围支持平台的软硬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经济条件和使用目的自己调节。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或的发展情况,选择部分内容来实验,并不是完全照搬。同样,每一个支持平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减少相关的内容。
四、实施效果及突破性成绩
1.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升了师生的信息化教学行为,规范着师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教学质量
最突出的效果是发生了四大转变:
(1)教师依据新课标,突破书本,利用网络信息,建立了新型的备课方式和教学方式;
(2)师生敢于、乐于、善于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了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3)学生能够熟练地、大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积极参与网络课程学习、课件制作及网络互动交流,建立了主动、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
(4)学校教育教学教务运用信息技术管理,通过了快捷、准确的信息管理,建立了快速、高效的指挥和服务体系。
2.教学成果硕果累累
(1)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意识增强。利用网络完成备课、教学、办公、家庭作业已经成为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方式。
(2)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仅去年,我校教师的教学论文就有134篇论文分别获全国和北京市朝阳区的各类奖项;完成国家级和市区级课题三十多个;在网络教科研平台上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三个校本课题研究,整体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师百分之百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几年来有8名教师获北京市课堂教学一等奖,7人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高考连续六年取得区位第一或第二的好成绩。
(4)我校先后获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奖、朝阳区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
回首我们走过的教育信息化的道路,我们认识到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还有很多困难,比如:网络安全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网络文化问题……我们要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技术改革,完善学校教字化校园建设,为新课程改革和师生的发展提供宽广的信息化应用舞台。
作者单位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