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连横:超越个人的战略坚持
2009-11-26邵兴国
邵兴国
当年,秦国没有用苏秦,而后却用了张仪。虽然同出师门,但是,张仪进入秦国后受到了与苏秦完全不同的待遇,做了秦惠文王的国相。而与苏秦“合纵”也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和结果,张仪“连横”,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秦国。
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张仪的作为。
伺机结交近邻
公元前328年,秦国公子华和张仪一起率军攻占了魏国蒲阳。张仪却建议秦王把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当人质。然后张仪又劝说魏王:“秦国待魏国十分宽厚,魏国可不能对秦国不讲礼义啊!”魏国于是拿出上郡的15个县来报答秦国。
张仪平日里还注重与齐国、楚国的国相们交际。并在公元前322年辞去秦国国相职位,改赴魏国任国相,目的就在于从秦国身边最近的魏国入手,让魏王带头臣服秦国。
事情当然没有这么容易。
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联合讨伐秦国,进攻函谷关。秦国出兵迎击,迫使五国联军败退而回。于是,张仪抓住机会又一次劝说魏襄王:从地理位置上看,各国征战,魏国历来是厮杀的战场。而各国之间想靠反复无常的小人苏秦的一番伎俩就结成同盟,明显是不能依靠的。大王如果您不与秦国结好,秦国就会对您的边境发起进攻,切断您与赵国的联系,阻隔您与抗秦联盟的联系。所以,您应该再三考虑我的意见,让我辞去魏国相位,回到秦国去助您修好,这才可以避免魏国的危险。于是,魏王背弃了抗秦的联盟,而派张仪前往秦国求和。张仪再次回到秦国,出任国相。
后来,魏国再次反叛秦国,秦国立刻出兵讨伐。同样,秦国也不断对韩国、赵国施加军事压力和时不时掠夺他们的土地,使得他们难以“合纵”而向秦求好。
伺机把控大国
公元前313年,秦王想征讨齐国,又顾虑齐、楚的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600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楚王十分高兴,允诺了张仪的建议。但楚国大臣陈轸坚决反对:如果楚国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就会变得极其孤立。秦国怎么会向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送上600里土地呢?张仪回去一定会背弃您的。而我们又与齐国断交,反而秦、齐他们两国会联合发兵来夹击我们。楚王不听劝:“你给我闭嘴!”仍然把国相大印授予了张仪,并重重地赏赐他。
可是张仪回到秦国,假装从车上摔下来,三个月不能上朝。楚王得知消息,反而认为是自己与齐国断交不彻底,还没有让秦国完全放心,就再设法去辱骂齐王。齐王勃然大怒,立刻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这时候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怎么还不去接受割地呢?从某处到某处,不是说好六里多见方吗?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了楚王,楚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即刻要发兵攻秦。此时,陈轸说:“我可以说话了吗?这时候我们倒要送城池给秦国,联合起来对付齐国,这样,我们的损失还可以从齐国得到补偿。”楚王仍然不听劝。于是,秦、楚两国先后发生了两次大战:丹阳之战、蓝田之战。而楚国仅丹阳之战就损失了八万多甲士、七十多名官员,还让秦国夺取了汉中郡。
由近及远“连横”
公元前311年,秦国向楚国要求置换黔中之地,楚王说:不换地,我要用黔中之地换张仪。
张仪要求秦王答应楚国的条件,并请秦王别担心,说:“只要秦国强,大王您在位,楚国就不敢对我怎么样。”然后,张仪到了楚国。楚王把他下在狱中,准备处死。楚王的宠相靳尚过去就与张仪交情甚密,又通好楚王的爱姬郑袖,于是便从中鼓动郑袖搭救。最终,楚王赦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
张仪就是从楚国开始,以“连横”击破“合纵”。他的理由是:倡导各国联合抗秦,简直就是赶着羊群去进攻虎狼之国。他每到一国都分析利弊——对楚国说:楚国应该跟秦国结为兄弟之邦——跟韩国说:韩国要看到自己经济上的贫弱,兵力也不过是秦国的五分之一——跟赵国说:赵国虽是联合抗秦的挑头人,似乎使秦兵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但是,真是托你们的福啊,如今秦国缮甲厉兵,积蓄粮草,又一举拿下巴、蜀,吞并汉中。与赵国的账是一定要算的——他再跟齐国说:你们以为秦国对齐国无可奈何吗?现在秦、楚通好,韩国向秦国献地宜阳,魏国交出河外之地,赵王也去朝见秦王,那么,齐国能不迎合秦国吗?等到各国联合攻齐,大王您再讨好秦国就来不及了——最后张仪北上燕国,对燕王说道:现在齐国、赵国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大王您还犹豫什么呢?
这之后,每个国家都向秦国做出了不同形式的友好表示。但是,张仪还没有回到秦国的都城咸阳,秦惠文王就去世了。各国得知消息后,立刻纷纷放弃允诺,再次联合抗秦。而秦国即位的秦武王不喜欢张仪,群臣中对张仪的诽谤也就纷纷而来。
于是,张仪对武王建议:“我听说,齐王最憎恨我,无论我到哪里,齐王都必定要去攻打。那就让我到魏国去吧。如果齐国攻打魏国,秦国可趁机攻打韩国,而魏、齐都无暇救韩,这可是帝王大业啊!”武王于是答应了张仪的要求。张仪到了魏国,果然齐国来进攻,张仪就安慰魏王说:“大王您别担心,我退齐兵!”张仪再让人辗转告诉齐王:“您以为秦王不信任我了吗?我们早就设计让您进攻魏国,然后秦国夺取韩国的土地。您果然这么做了,这对您国内是劳民伤财,对邻国则是结下仇怨,而我张仪又可以重新获得秦王的信任了。您看如何?”齐王最后下令退兵。而张仪就在魏国做了国相,与秦无摩擦,直到去世。
战略高于一切
苏秦也好,张仪也罢;合纵也好,连横也罢;秦国也好,韩、赵、魏、燕、楚、齐也罢,任何一方在这群雄割据、争霸一统的时代里,种种活动的背后,实际就是利益之争。还是那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尤其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他们大多来自庶民中的“小知识分子”,他们轻视伦理道德的规范,但却有发奋进取的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加上审时度势、巧言权变的技巧,在那叱咤风云的战国舞台上,他们练就的生存法则就是:只以成败论英雄,只以实现个人名利为目标。
不过,仔细比较苏秦、张仪两人在秦国之所以受到不同的待遇,而张仪最终的业绩更好,则可以发现,至少有两点,二人是大不相同的。
第一,张仪并非像苏秦那样口口声声叫嚣秦国可以“发动战争”,应该“发动战争”,而是更具有策略,专注于“连横”,想方设法让各国结好于秦国,以此来谋求秦国东进的机会,不断扩大秦国在外交、军事上的威慑力。
第二,不像苏秦那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龌龊生活,张仪一生只服务于秦国。无论秦王是否听取他的意见,也无论国君更迭是否还信任他,他只做对秦国有利的事情。
可见,二人的职业性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这里,我们也再一次看到了一位识人用材的国君——秦惠文王。天下所有的谋士客卿为什么而来,他心里非常明白;谁可用,怎么用,他心里把握有度。商鞅不可用,商鞅变法未必不可用;苏秦不可用,苏秦的同门张仪未必不可用;张仪可用,但是张仪曾经阻止他向西南巴蜀扩张,而让他先取东部国家之土地的计策则不采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比商鞅早的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与商鞅几乎同时或更晚些的还有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力求创新。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不过一代君王的功夫而已。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统一,期间一百多年里,秦国与东方各国势均力敌、此消彼长、拉锯相持,如果没有很好的“过渡型”国君,秦国最终的胜利是肯定无法实现的。
这当然,除了秦惠文王个人的领导智慧以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争夺完成统一大业的领导地位,这个目的固然是各大国的政治梦想,但惟有秦国在几代君王的身上,把它作为了最核心的战略思想,从不动摇。春秋五霸的秦穆公自不必言其野心。进入战国,秦献公开始有了东征设计;秦孝公推进商鞅变法则是积蓄起了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秦惠文王更是对内巩固成果,对外结交东方,又拉又打,张弛有法。在秦惠文王、张仪之后,还有几十年的时间,秦国基本上沿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一直在深深地积蓄力量。而东方六国,我们却越来越多地看到各君王昙花一现地拱起,又转瞬即逝地塌台。因此,秦国的国君是尽可能地向志高存远的战略目标接近,这也就使得他们在识才用人上有了非常明确的意向,而不是以君王个人的好恶作为选人用人的标准。管理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