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最浪漫的民间节日
2009-11-23何金铠
何金铠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星斗高悬,草木飘香,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道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银河。“七夕”是我国岁时民俗大节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双亲早亡,只好跟着哥嫂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一年秋天,马氏逼他去放牛,交给他九头牛,硬要他等到有了十头牛时才准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进了山。他独自一人坐在山坡上,暗自伤心流泪,不知如何是好。忽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他面前,得知他的遭遇后,老人说:“小伙子,别难过,伏牛山中有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照料它,等老牛病好了,你就可以赶着十头牛回家了。”牛郎翻山越岭,到伏牛山中找到了那头病得很厉害的老牛。他采来一捆捆嫩绿的青草,一连细心喂养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抬起头来对他说,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违反天条被贬人间。不幸摔坏了腿,需要百花的露水疗治百天才能痊愈。牛郎又夜夜接来花露,精心为老牛疗伤。百天之后,牛郎高高兴兴地赶着十头牛回了家。马氏见此竟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一天,天上的织女随同诸仙女下凡游嬉,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产生了感情。后来织女偷偷来到人间,他们做了夫妻。男耕女织,还生下一双儿女,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事情很快被天帝知道了,王母娘娘亲自下凡,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好端端的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拆散了。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他,在它死后,可用它的皮做成鞋,穿上就可上天。老牛死后,牛郎按老牛的话做了,挑着一双儿女腾云驾雾。上天去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到了。狠心的王母娘娘拨下头上的金钗一划,出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将牛郎织女隔在两岸。他们只能隔河相望,竟成生离。这情景感动了无数喜鹊,于是相约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夜,飞集在银河上搭成一座美丽的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王母娘娘无可奈何,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这一天相会于鹊桥。古代有许多文学作品以这一故事为题材,其中宋代秦观的《鹊桥仙》词最为有名:
纤云弄巧,飞星待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传说大约形成于汉魏时期,在此之前,汉代的《月令广记》中已有了雏形:“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眼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文中的“牛郎”、“织女”为星宿名。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两相对照,定型之后的传说更为完整。更富人情味儿,也更加动人了。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乞巧,就是妇女们向传说中的织女学艺求巧。最为流行的乞巧方武为穿针试巧,即在七夕用彩线穿特制的七孔针,通过测试穿针的本领,显示手巧。另一方式称弄巧或示巧,年轻女子盛装列坐,在月下用色纸、瓜果等物,或编或雕出各种造型,召集亲友观看,奏乐鼓吹,通宵达旦。正如明人诗中所写:“姊妹东邻如乞巧,莫教瓜果浪相招。”实际是少女们公开展示容貌和女工技艺以求媒的活动。
在古代,民间还盛行“拜织女”的仪式。参加者多是姑娘或出嫁未生育的少妇。仪式既隆重又有趣。事先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参加者于月光下摆上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瓶插鲜花,前置小香炉,斋戒一天,沐浴梳妆,在七夕夜准时来到主办人的家里。焚香礼拜后,大家围坐在桌前,一面吃着瓜子、花生,一面朝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玩到夜半方散。
七夕节习俗很多,也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异。有些地区的姑娘,喜欢在七夕节用树的浆液兑水洗头发,据说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人年轻美丽,未婚者还可尽快找到如意郎君。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姑娘们聚集在宗乡会馆。在摆满鲜花、水果、日用品等的香案前。遥祭牛郎织女。广州的乞巧节更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备好用彩纸、丝绳、通草等编制成的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最有趣的是,还将谷物或绿豆放入小盒用水浸泡,使之发芽,等到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之为“拜神菜”、“拜仙禾”。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