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对一”监督“面对面”考评“实打实”问效

2009-11-23林应荣

人大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一对一温岭人大常委会

林应荣

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组织代表对“一府两院”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分组监督,是2008年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为强化代表主体作用发挥、强化工作绩效监督、强化重点难点问题监督而探索开启的一条新渠道。通过这样一种“一对一”监督的方式,既可以整合代表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又可以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从实际效果看,代表分组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的监督,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落实解决,同时也使全市人民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实惠,践行了监督为民的承诺。

年初:启动“一对一”监督

2008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组织市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2008年重点工作实施分组监督。将“一府两院”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工作任务,筛选梳理出21项重点工作,由全市374名代表分成的21个代表小组进行“一对一”跟踪监督。农村危旧房改造、安全生产、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石松一级公路建设、职务犯罪案件督查……从民生问题到经济建设以及干部的作风问题,无一不在监督的范围之内。

为保证代表分组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4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全面部署代表分组监督工作。工作部署之后,各代表小组按照分组监督工作要求,综合采取专题视察、走访座谈、听取汇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联系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跟踪监督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同时,注重摸清情况,有的放矢地给相关部门建言献策,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敢于提出批评意见。

“2008年6月份,我们组织对石松一级公路建设项目进行视察,发现碎石、油等原材料的上涨影响到了工程进度。”第九代表小组组长金学富说。在发现问题后,代表们马上与交通部门取得了联系,要求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程进度,然后,代表们又多次“光顾”石松一级公路建设现场,确保督查建议的落实。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各个代表小组根据自身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履行监督职能,重点在知情、沟通、反馈三个环节上下工夫,全力当好观察员、调研员、评论员和督导员,努力体现监督与支持相结合,帮助相关部门排忧解难,做到以“旁观者清”来使“当局者明”,力求监督取得实效。

年中:开展“面对面”考评

2008年8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在各代表小组分组跟踪监督的基础上,结合半年工作通报会,组织全体代表分成7个大组,对21项重点工作进行年中“会审”、集体“考评”。分组审议会上,“一府两院”各分管领导亲自就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报,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有关问题做出说明解答,各个代表小组结合前期跟踪监督情况开展讨论审议。

“零地”技改、交通重点工程、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电网工程,第二组人大代表听取的四项汇报,事事关乎经济发展要素保障问题。副市长邱士明汇报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市政府正全力破解要素制约,为经济发展铺设更为顺畅的通道。

代表们普遍提到,大石一级公路改造已喊了多年,但进展十分缓慢。“都说‘温岭到,汽车跳,现在修了这么多年的路还是这个情形,影响温岭形象。”

对此,交通部门负责人解释说,大石一级公路改造和车道拓宽问题,市里早已列入计划,只因资金紧张没有展开,2009年市长办公会议已同意大修,目前正委托设计。

审议会结束的时候,代表们结合前期调研及审议情况,对21项重点工作按52个分项,就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逐项进行了满意度和可行性测评。从测评结果看,“一府两院”2008年重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下阶段工作措施切实可行,52个分项中,代表们对上阶段工作进展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有40个,对下阶段工作措施表示可行或基本可行的有47个。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时汇总整理了《21个代表小组分组监督情况汇总表》及《“一府两院”2008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测评汇总表》,分送“一府两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约见市长叶海燕,专门就代表分组监督及审议、测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体现监督公开原则,增强监督效果,市人大常委会还对活动进行全程录像,协同新闻单位制作成“人大视线”电视专题片和《温岭日报》专版进行深度报道,并在温岭人大网(www.wlrd.gov.cn)上实况视频展播,原汁原味反映代表的意见、建议,公开各部门反馈的代表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引起全市人民的高度关注。

“一府两院”高度重视代表分组监督及审议、测评情况,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并就有关工作落实情况,多次与市人大常委会、各个代表小组进行沟通、协商,主动接受监督。2008年9月1日,市政府专题召开政府重点工作落实会,就代表测评满意度较低的11项政府重点工作一一做了再落实,力促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年末:进行“实打实”问效

临近年关,21项重点工作最终落实情况如何?2008年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小组会议,由各个代表小组依次对21项重点工作办理情况进行汇报和点评。根据各个代表小组汇总的情况,2009年1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与政府举行年度工作对接会,向市政府通报了2008年21项重点工作分组监督情况。至此,代表分组监督工作圆满画上了句号。

一年来,在各个代表小组的持续监督之下,分组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石松一级公路、76省道复线城南段顺利建成通车,农村60户困难群众的危旧房改造顺利完成,长潭引水新河、滨海段管线全线接通,固废拆解场、造纸企业、小冶炼企业等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工作成效明显……21项重点工作总体完成情况良好。

“东门路的拆迁启用了全新的‘市场+保障+阳光的模式,不仅考虑到了拆迁户的利益,特别是保证了每一户贫困户至少能住到50平方米的安置房。”监督旧城改造的第一小组组长王于呈对经过大半年的跟踪监督终于有了实效表示满意。他认为,通过代表分组监督这个平台的搭建,有效激发了代表的监督热情,集中了代表的智慧、力量,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监督合力,促使“一府两院”重点工作的落实到位。

“这是发挥代表闭会期间作用的有效举措,参与分组监督工作,既有使命感,又有成就感。我们觉得这种形式很好,监督起来很充实。”市人大代表江根德如是说。

作为受监督方,一位政府部门的负责人道出了心声:“由于多个人大代表盯牢一件事情,无形中对我们工作产生了压力和动力,这种氛围对我们推进工作很有利,这样的监督我们欢迎。”

代表分组监督工作以完美的“收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

“有血有肉、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用了三个词来概括“一对一”监督新政。“从监督效果看,它不仅推动了政府工作,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落实解决,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大的实惠。毋庸置疑,这正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制度层面、监督形式上、探索创新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张学明说。

2009年上半年,温岭市人大又启动了新一轮代表分组监督工作。根据各方面的反映和呼声,2009年着重做好被动监督与主动监督、赞扬与批评、明察与暗访、阶段性监督与全程跟踪监督、分组活动与集中会审、发挥代表作用与借助组织力量等六个结合,以进一步强化监督效果。看起来,“一对一”监督新政将在温岭这座“曙光”之城持续推进下去。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一对一温岭人大常委会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供证“一对一”情形下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
中航工业宝胜的“一对一”供给侧改革
“一对一”认知诊断与干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温岭前溪小流域“7.26”洪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