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09-11-20姜亮
姜 亮
摘要: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末,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头等大事,而资金的预算管理则是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的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本文从采用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的方法出发,探讨如何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资金运动是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是否畅通,无疑是关系到企业“生命”问题。因此资金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资金预算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抓住资金预算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资金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资金预算管理的基本方针
资金预算管理是由资金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及执行跟踪管理、监督考核等三部分组成,即坚持“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编制预算、及时跟踪预算的执行并调整、建立以预算为基准的指标考核体系。
(二)资金预算管理的实际运行
为牢固树立资金预算管理意识,根据各部门年度资金预算。分别将现金流量预算细化到每季、每月、每旬、每周。使预算在不断的变化中与实际接近一致,提高预算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要求各部门上报资金计划(按季、月、旬、周),据此对各部门的日常现金流量进行统筹安排、动态控制。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反馈。
(三)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实际工作中,仍然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在资金的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不能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控制,致使现金预算误差率差异较大。按照资金“年预算,月平衡,周调度,日安排”的要求,如何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使财会人员从资金运用项目的单纯“把关”审定变为直接参与,变事后“监督”为立项决策,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资金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
对以往资金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核实资金需要量,降低资金占有;第二,为资金筹措的数量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第三,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的责任制。本着对这三个问题的考虑,我们认为应该将核定资金需要量和现金预算有机结合。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核定资金需要量和现金预算的不同功能,并创造条件实现二者的结合。
(一)核定资金需要量和现金预算的比较与分析
1、预算的基本作用不同
我国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实行的核定资金需要量(过去我们称为“核定流动资金定额”),它通过测算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总额,来计算企业某一项流动资金定额。其作用表现在:首先,可以揭示出现金过剩或现金短缺的时期,使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将暂时过剩的现金转人投资或在显露短缺时期到来之前安排筹资。其次,可以预测未来时期企业对到期债务的直接偿付能力。再次,可以区分可延期支出和不可延期支出。最后,可以对其它财务计划提出先进建议。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预计未来的现金流量,从容地筹集资金,是现金收支动态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2、资金的时间不同。现金预算是强化现金收支管理的十分强烈的动态管理概念,是一个“发生额”概念,任何实际的现金收支脱离预算在时间上的差异将会给现金管理造成极大的困难:而资金需要量的核定则基本上是确定一个静态指标,是一个“余额”概念,它通过年初的核定工作,要求各单位在年度内各期基本上保持这一占用量。
3、预算编制期间不同。核定资金需要量一般是以一个年度为周期;而现金预算则是以一个年度为总的预算期。以一个月度为基本预算期,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解。
(二)核定资金需要量与现金预算的有机结合
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我们认为必须以每年年初的资金需要量核定为基本步骤,确定年度内企业和企业内部各单位合理的资金占用量及年度内的资金紧缺量,以此资金余缺量作为年度内筹集资金的基本依据,然后,根据年度内各期的现金收支情况确定各期的现金预算。这样做有两个优点:一是各期现金预算的编制不仅考虑各期的现金收支情况,而且同时考虑了资金占用标准,加强了对现金的收支管理和资金占用量的有效控制。这是资金管理中必须同时并重的两点基本要求。二是各期现金预算和资金需要量的核定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相互调整。
三、大力推广零基预算是解决资金预算管理问题的好方法
企业在编制经营预算时。由于各种特定需要,除了组织全面预算外,可以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某项具体内容,按照其方法来编制预算,在诸多预算方法中,零基预算是相对较为独特的一种资金预算管理的方法,它能够针对企业预算中不必要的浪费问题,解决预算增加容易、减少困难的难题,从而将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分配、及时改进工作的预算策略。
(一)零基预算的特点及其与其他预算的方法的比较
零基预算就是“以零为基础编制的计划与预算”的简称。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均以零为基点。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产生的费用或费用额,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性和支出数额的大小。它和其他预算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出发点不同。传统预算法以现有费用开支数为基础,在现有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作增减。零基预算量以零为基点,根据预测的未来业务量和费用额、收益率来确定各种预算水平。
2、传统预算调整法着重从预算金额角度考虑问题,先大概确定预算基数,分析业务活动是为了对之适量增减。零基预算从业务角度考虑问题,按照企业各部门工作的重要程度预算资金。强调为什么开展某项业务。
3、传统预算调整法对新增加的业务活动,一般只单独考虑新增加业务本身的问题。没有与预算的其他业务进行比较,往往预算总额不增加,新业务就不能开展。零基预算把原有业务活动和增加业务活动都看成是整体的一部分,根据整体利益原则,确定新老业务的重要程度,分配预算资金。零基预算编制时,削减原有业务和增添新业务是经常发生的正常情况。
(二)零基预算的方法步骤
1、提出预算目标。在编制预算以前,要根据长远规划,结合市场调查和本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当年总体目标和预算设想,并对各个业务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必需安排的预算项目,并说明其性质、目的,同时,以零为基础,详细提出各预算项目所需要的开支或费用。
2、对所提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全部提出的费用项目分为必须足额支出的费用项目和可以增减费用额的费用项目,对每一个可以增减费用额的费用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其所得和所耗费进行计算对比结果来评价该预算项目的经济效益,按照成本效益率排列所有预算项目的先后次序,权衡轻重,决定所余。
3、对方案评定等级分配资金、落实预算。企业所属各个预算单位的全部方案需要综合审查,并对各个预算单位所提方案进行分类排列,确定等级次序。一般来说凡属于生产正常必需的项目以及制度合同规定的项目,这些必须足额支出的费用项目应划入第一类,属于必要项目。凡是对于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有关的项目,应列入第二类,属于需要项目,应给予优先安排。凡是效果不太显著又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项目列为第三类,属于合理项目,应尽可能地安排。根据各个项目分类排队以后,结合企业可供动用的资金来源,将企业可动用的资金在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并编制零基预算表。
通过上述对比与分析,可以看出零基预算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促使各部门根据预算精打细算,量力而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特别是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能使各项工作安排更加讲究实效:二是按照可以动用的财力资源数额,结合项目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进行安排,能保证资金使用更加合理;三是根据各种方案安排,使预算同业务活动结合得更好,同时具体工作目标为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评价全部门的工作效益提供了客观标准。通过分析实际和预算的差异,促使各部门克服不足、巩固成绩,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总之,加强和改善企业资金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水平上台阶的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资金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信息网络,集中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才能做到“事先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才能促使货币资金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