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课程的研究
2009-11-20赖琼
赖 琼
[摘要]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材内容,实验的过程,周边的环境,学生的行动等角度对环境教育加以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育 环境教育 保护环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环境联系密切,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往往都包含了一定化学因素。教师可依据大纲要求,本着提高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适当进行环境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借助于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及其它手法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符合高中化学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教材中,把原来“硫、硫酸”一章的标题改为“硫和氧的化合物环境保护”;增加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插图,同时,增加了酸雨的产生、危害等内容;增设了一些选学内容如PH值的测定,大气污染及防治,空气质量日报、周报、水污染及防治;增设了一些研究性课题等内容。
从以上看出,无论是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及新教材,都对环境教育内容有了具体的要求,这是化学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执行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化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化学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二、环境教育的涵义
有关环境教育的涵义,至今并未统一。我国的《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分册认为,环境教育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关于环境教育的权威界定。而在美国公共法律《环境教育行为法规中》则认为,“环境教育过程涉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包括人口、状况、污染、资源分布以及消耗、保护、运输、技术和城乡规划与整个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无论哪一种定义,都突出了这样一点:环境教育应该使人们能够正确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主要原则、途径和方法
1.高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主要原则
(1)一致性原则。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与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应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学的化学知识去分析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尽可能地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使学生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直观性原则。在环境教育中可通过化学实验、播放科教片,微机摸拟实验,图片展示等直观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4)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应注意设置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的环境问题,通过学生认真思考、讨论或查找资料等方法解决问题,掌握有关的环境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渗透性原则。教学中应注意把环境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不要生搬硬套。
(6)主体性原则。在环境教育时应时刻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7)巩固性原则。教学中应注意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生对所学环保知识的巩固,减少遗忘,以便以后应用到实际中去。
(8)综合性原则。环境教育知识涉及很多学科、领域,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环境问题,不能只局限于化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结合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渗透教学就是采用渗透法把环境知识渗透到化学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讲授,使环境教育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证明,这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方法。
①在渗透教育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有机的渗透教育。
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上,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害→相关的法律条款→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③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被世界各国人民共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内容,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满足当代和后代的全体人民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④在实验课教学中注意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2)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开展环境教育。
①环境教育从学生身边问题入手,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的例子很多,通过身边问题入手,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会,联系实际, 进行环保教育。这样教育效果非常好,比教师在讲台上说教好得多。同时,也克服了环境教育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的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①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如利用我校校园网学习有关环保知识,学生收获很大;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有关环保科教片如《地球卫生》中的环保篇;也利用我校實物投影展台展示有关环境污染和治理的图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环保知识,增强了环保意识。
②布置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作业。通过以上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同程度地受到教育,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加强。正因为学生的参与,也解决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做的少的问题,同时,推动了我校环境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环境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环境教育的成功关键是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广大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每位教师, 特别是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环境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教师应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提高环境教育的水平,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需要许多人不懈的努力,我愿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推进我校环境教育的活动深入开展,为培养21世纪具有高素质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