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09-11-20马昌荣罗强
马昌荣 罗 强
[摘要]全国妇联在2008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留守儿童已有5800万人,这些留守儿童中有84.6%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3%由亲戚代管,有极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由此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群体正遭遇着较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更应全面关注寻找对策。本文试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问题 对策
一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自卑、抑郁、苦闷
家庭本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委托监护人都只是照顾留守儿童的生活,很少与孩子促膝谈心。所以,留守儿童普遍处于行为上缺人管教、心理上缺人疏导的状态。长期在缺乏亲情关怀、缺乏家庭教育氛围中成长,孩子的心理危机和性格缺陷就逐步发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自卑、抑郁、苦闷。由于身边的同学大多处于父母的庇护下,有父母问寒问暖的关心,有父母接送相伴的身影,而留守儿童形单影只,许多甚至只有在取汇款时才感觉到父母的存在。本来正处于撒娇的年龄,可得不到父母温柔的怀抱,长期以往,内心深处就会萌发渴望有亲情的家庭的念头,希望越大,结果失望也就越大,一步一步心灵就会产生自己不受重视、自己不如同学、低人一等的心理问题,他们往往认为老师、同学、亲朋看不起自己,总担心别人讥笑自己,具体表现为自卑感加剧、性格抑郁。
对策一:刻意重视留守儿童的言行
1.课堂教学中,多抽留守儿童答问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自我能力和成就得到别人认可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有满腔热情,能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留守儿童产生自卑、抑郁、苦闷的心理障碍,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认为得不到重视,长期丧失自信。学校日常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作为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多抽答问。当老师在众多同学中点到自己的名字时,留守儿童心中会有一种受老师重视、被老师认可的感觉。它的意义远远大于答案的本身,唤起的是孩子的被尊重感和被承认感。
2.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
人之常情,留守儿童内心也渴望成功,也期盼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受到师生的刮目相看,反之如果屡屡遭受失败,经常遭遇冷眼,那么留守儿童就会丧失自信心和表现欲望而变得自卑、苦闷。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留守儿童体会思考,尽量地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比如,《皇帝的新装》一文,可以让语文成绩差的留守儿童“复述”,可以让成绩较好的留守儿童用“一句话概括情节”,还可以让成绩最好的留守儿童用“一个字概括情节”。这样每个层次的留守儿童都能找到自己成功的位置,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都能体验到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进而心靈的阴影就会随着成功的快乐而逐渐散去。
3.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给留守儿童适度的表扬
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机会给予留守儿童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任何人受到别人的赞扬,内心都会产生亢奋和优越感,要让留守儿童从自卑、忧郁的城堡中跨出,就需老师常让他们体验超越别人的喜悦。老师对留守儿童的评价可以是多元的,不应只以成绩作为表扬的唯一尺度。只要是闪光点,都可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二:憎恨、仇视、有暴力倾向
留守儿童的绝大部分委托监护人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娇生惯养,逐渐形成任性、放纵的性格。而现实生活中父爱母爱的缺位、家庭细胞的缺失一直是他们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他们内心最怕城市孩子瞧不起自己,对此他们异常繁感,自尊也往往变得异常,因而用拳头来掩示内心的懦弱、用武力征服别人是展示强悍的最好方法。
一位留守儿童曾问:“几年来父母给了我什么?”当认识到父母的外出是为了养家糊口,那是一种被迫行为之后,一些留守儿童认为社会对他们不公平,就产生了憎恨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当中渴望尊重、平等的愿望无法实现时,就将希望寄托于虚拟的暴力游戏,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到了被尊重感、满足感、归属感、优越感,不知不觉行为、习惯、性情也开始随着游戏暴力化。
对策二: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1.处处不伤害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爱默生曾说:“教育的成功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留守儿童更渴望有人尊重他们,他们也特别痛恨歧视和冷落,所以教师和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尊重的感情基础,是搞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爱,心灵受到的打击不言而喻,而创伤又带来了精神压力,他们的心理既自卑又自尊。这类留守儿童情绪属于不稳定型,内心相当繁感,特别自尊。因而,教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始终把尊重、公平放在首位。切忌挖苦讽刺,更不能用“笨”、“坏”等损人自尊的字眼去伤害他们。当班集体有课外活动、团队活动时,如果留守儿童主动要求参与,老师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尽量不要去碰伤那一颗颗敏感的心。这样让留守儿童都处于一个被老师和同学重视、赏识的地位,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优越感,那么仇恨心理的火花才会渐渐消失。总之,教师和同学真诚地面对留守儿童,公平公正,正直善良,不伤害人格与尊严,那么留守儿童就会信赖他、亲近他。
2.用爱心感化留守儿童
面对有暴力倾向的留守儿童,老师切不能以暴制暴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面对他们,因为这类孩子的心理极其复杂极端,稍不注意就容易产生不满、不合作的心理情绪,对老师的心理疏导抱拒绝的态度。这就要求老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爱”为中心。得到爱是每个学生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留守儿童更渴望爱,所以老师要通过爱心和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情感上亲近他们,消除心理仇恨的隔阂。始终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亲近他们、关怀他们、热爱他们。当留守儿童内心产生一种感激之情、一种信任与尊重时,这是他们心理发生转变,对世人抵触情绪消失的一个良好开端,老师就更应该不懈努力。
三
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三:孤僻、自闭、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留守儿童长期以寄居的方式生活,内心无倾诉对象,缺乏感情交流。特别是对人际关系间的一些问题特别敏感,不愿郑重其事地找老师和监护人谈话。渐渐地就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技巧、而出现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比较贫困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困扰,可是又不懂如何缓解,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就转变为孤僻自闭的心理危机。
对策三:努力营造交流合作的机会
1.让留守儿童成为班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分子当留守儿童进入校园,那么他们就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了,而是被置于集体生活和集体关系中的一分子,对个人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莫过于个人受整体的染化和同化。班集体组织开展的活动,老师务必先给留守儿童提供参与的机会,动员他们一定要参加。比如,校园艺术节、校运动会、体操比赛、演讲比赛等等,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特长,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开展园文化艺术节,有艺术特长、能歌善舞的留守儿童可以上台表演;有口才的留守儿童可以充当报幕员;有导演排编能力的留守儿童可以充当导演;有文学才能的留守儿童可以写剧本;其他留守儿童可以充当幕后服务队员。这样所有的留守儿童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就真正融入了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共荣辱、同欢乐,身心感到愉快,精神也焕发,自闭的大门就会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逐步开启。如果长期沉浸在与人交流合作,与人愉快的长往中,再孤僻的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出围城而变得开朗、活泼。
2.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配合,共筑交流平台
要让留守儿童从情感交流的真空中走出来,他们必须面对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所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三方面合力,学校、家庭、社会要步调统一,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可以动员全社会组成志愿队,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比如,我校一共有300多名教师,每位教师都至少与一名留守儿童形成结对,每周至少与帮扶对象见面一次。开始时,留守儿童都很拘谨,问一句答一句,有的甚至缄口不言。针对于此,我们每次与留守儿童谈心时,都努力制造一个随便的、融洽的气氛。交往久了之后,相互之间产生了信赖的基础,我们也赢得了留守儿童的尊敬和信任,他们也敢于倾吐内心的喜怒哀乐。后来的交流中我们就变得俨如一对对知己朋友,无话不说。同样道理,在家庭中,委托监护人也应该积极观察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点滴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地与他们交流沟通。
如果我们学校、家长、社会都参与进来,都给留守儿童一个面对面的真诚的交流平台,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知己,那么,他们心灵的隔膜终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