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舆论监督背景下的《新闻联播》变革分析

2009-11-19庹继光

声屏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焦点访谈新闻联播舆论监督

庹继光 马 君

最近,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的消息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于《新闻联播》这次的调整,内地媒体普遍解读出了这样的信息:“国际新闻时长增加了、舆论监督要加强、氛围不要那么严肃……”其中,《华西都市报》《潇湘晨报》等25家媒体在报道《新闻联播》节目改版时,在关注增加国际新闻的同时均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且后者比前者更受关注。笔者认为,“加强舆论监督”作为《新闻联播》节目改版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着力点,既体现出《新闻联播》节目顺应当前形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国内媒体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其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顺势之举:契合国家重视舆论监督的政策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中国共产党一直很重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党的十五大报告如此论述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的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提出:“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有这样的话:“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进一步扩大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其部门的监督。”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

而且,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明确把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作为基本价值取向。2004年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十三条作出了制度性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把舆论监督定性为社会发展的要求、新闻工作的职责、人民群众的愿望、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再度重申:“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提出:“我们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众所周知,《新闻联播》节目被认为是内地最具官方色彩、展现政府形象、反映主流审美观与价值观的新闻节目。其实,关于《新闻联播》应当强化舆论监督的呼声由来已久。2008年是《新闻联播》开播30周年,当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决定成立新闻联播编辑部,并召开编辑部成立大会,部署改进提高《新闻联播》相关工作。当时,就有不少人士提出建议,希望央视《新闻联播》适当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将那些带倾向性,且见不得阳光的东西在第一时间予以曝光,为推进民主监督、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相信中央电视台及有关部门早就注意到外界的呼声,但并未匆忙行动,而是在长时间的研究后采取变革措施。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时刻,《新闻联播》通过节目调整,增加舆论监督的内容,自然可以纳入契合国家新闻宣传政策的范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曾分析道:“过去的《新闻联播》,舆论监督性的报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今后它将形成多元表达的机制,舆论监督、新闻批评的报道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加强和改善。”

象征意义:引领媒体加强舆论监督的潮流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新闻联播》节目调整,直接用于增加舆论监督的分量不会太大,它之所以广受关注,更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这次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调整中,引起人们热情期待的内容除了《新闻联播》节目将加强舆论监督之外,还体现为在时间上与《新闻联播》节目紧密相连的《焦点访谈》栏目也将加大监督节目的比重。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开播,其舆论监督的特殊价值早已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对于这一具有特殊符号意义的栏目,共和国三任总理先后给予赞扬,1997年李鹏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1998年朱镕基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改革尖兵,政府镜鉴。”2003年温家宝赠言“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不过,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焦点访谈》栏目的舆论监督节目比例却存在着很大的起伏。1998年《焦点访谈》有关舆论监督的内容占到47%,而到了2002年,《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节目仅占到全年节目的17%,跌到历史最低点。对于这些变动,《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认为,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一些部门对舆论监督的意识和接受程度出了问题。

现代民主社会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媒体舆论监督最直接最广泛地与群众相联系,是其他渠道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应该是人民群众意志的体现。人民群众授权给新闻媒体,新闻媒体从人民利益出发,掌握报道对象的采访权、报道内容的选择权、报道力度的控制权。新闻媒体对舆论监督主体的代表性,体现于新闻媒体的性质以及它在监督过程中与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的联系。”因此,温家宝总理200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各级政府都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也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近年来才不断强调,要始终重视媒体的舆论监督工作,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与《新闻联播》节目增加舆论监督内容类似,另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信息也浮出了水面,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从2009年7月1日起扩版增容,在每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出报,由先前的16版增加到20版,有报道称人民日报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改进文风,丰富内容,发挥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重要作用。对此,人们普遍期待:“舆论监督之兴,是党和人民之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期待央视与人民日报改版同时高调打出‘加强监督牌能成为一种风向标,将中央高层的态度更为清晰地传达下来,让更多的地方官员摆正面对监督的姿态,用现代政治的思维接受监督;让更多的媒体张起舆论监督的。以保持必要的痛感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最近几年,新兴媒体在舆论监督上屡有动作,产生了不小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舆论监督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尤其是具有高度权威的主流媒体可以放松要求,降低自身开展舆论监督的责任。加强舆论监督既是主流媒体体现亲民态度,赢得受众青睐的形式,更是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职责的表现。从这个角度出发,《新闻联播》节目增加舆论监督内容仅仅是个开局,中央电视台强化舆论监督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全国各地各类媒体共同努力,加强舆论监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是最终的目的。

猜你喜欢

焦点访谈新闻联播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电视深度报道《焦点访谈》社会作用探析
1998,朱镕基到《焦点访谈》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焦点访谈》的困境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