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的成长困境
2009-11-18冯艳
冯 艳
回想起来,期望维基百科能永远向前驰骋,实属天真。自2001年成立以来,这个用户编写的网上百科全书就和网上任何其它东西一样,以指数级扩张。截止到两年前,维基用户平均每天为百科新增约2200篇文章;2007年9月,英文文章的数量已经达到200万篇,2009年8月更是达到了300万,超过了中国拥有600年历史的《永乐大典》,成为一般综合知识的最大的集成者(至少维基百科自己的首页上是这么说的)。
但在2007年初,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维基百科的成长线放平缓了。人们突然不再愿意为百科全书新增词条、修正错误,或向现有页面贡献他们的重要思想。“当我们最初留意到这一点,我们认为只是暂时现象。”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Palo Alto)研究中心电脑科学家艾德·齐说。维基百科在2007年3月达到了巅峰,拥有多达82万撰稿人。从那以后,该网站就没见过这么多编辑了。“但是到2009年中期,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真实的现象。”艾德·齐说。“它不再以指数级增长。非同寻常的一些事正在发生。”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维基百科的成长呢?这个拥具有巨大价值的标新立异的网络试验品是否具有长期可行性,这一低潮是否有所暗示呢?可能网络终究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当涉及到在“众包”的模式之下。运作维基网站的志愿者们,尤其是那1000多个决定着大多数词条内容的编辑者,都开始反思。不但维基的步伐在放缓,新的统计表明,其核心贡献者的类型比较单一,与一般的维基理想背道而驰。比如说,女性仅占撰稿者的13%。今年夏天,该工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年度会议上充斥着关于数字和如何让这项运动吸引更多参与者的讨论。
与此同时,志愿人员一直在努力提高维基百科的诚信度。此前有些诽谤的恶作剧玷污了这一诚信度。最有名的事件之一是在一个名叫约翰·塞根塔勒的记者的词条中,竟然错误地称他曾经是刺杀约翰·F·肯尼迪和罗伯特·F·肯尼迪的嫌疑犯。维基百科近期做了一项重大改动,对健在者的条目增加了一层编辑控制。而此前,只有像巴拉克-奥巴马这样高层人物的词条文章才能被保护起来而不被民间编辑。根据新的计划,人们能自由修改关于当地官员或公司负责人的维基文章,不过这些改动须经维基管理员审核后方能生效。“在维基百科上最重要的文章几乎都是关于那些尚在人世者的,”维基百科基金会发言人杰·沃尔什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公平对待、准确评价这些人,想办法做得更好,以尊重他们。”
然而这就涉及了维基百科最核心的矛盾。艾德·齐的研究表明,这一百科全书的繁荣建立在混乱的基础上,它越是随心所欲,就越能吸引忠心耿耿的志愿者来持续添砖加瓦。但多年来,维基为保证它的准确和公正而增加了一道道控制屏障,这就使其具有了一些官僚制度的特征。“当这样一项工程变得充分重要了,官僚主义恐怕是难以避免的。”艾德·齐说。可是,当这个项目充满了官僚气息时,谁又愿意参与呢?
对于维基步伐的放缓,有个善意的解释:该网站只是触及了知识扩张的自然界限。在成立初期,新增词条并不困难,但一旦所有美国城市的历史都叙述完了,所有地球上的物种都有了分类,所有“黑道家族”的演员生平都介绍过了,他们还能指望你去添加些什么呢?唯一剩下的就是些深奥的专业知识。而它能吸引到的参与者更少,因为它唯一的编辑工作就是“门卫”——确保良好的格式和可读性。
艾德·齐认为,更加严重的事情已经发生:网络的第一个大型生态系统崩溃了。维基社区的志愿编辑像一窝兔子,在一片丰饶的绿草原上自由漫步。在早期水草丰美的时期,它们的数目以几何级数增长。然而更多的兔子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在某一时刻,草原枯竭了,兔子的数目随之暴减。
维基百科的自然资源是一种情感,而非鲜草。“当你第一次在维基上编辑词条时,你会感到突如其来的喜悦,你会意识到3.3亿人正在线阅读你的东西。”维基传媒基金会执行董事苏·盖特纳说。在维基成立之初,每一新增条目都有大致相等的机会通过编辑的审核。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等级制度出现了。如今,偶尔的参与者所作校订更可能会被维基精英们推翻。艾德·齐提到了维基律师的兴起:为了让你编辑的内容存留下来,你得学会在与其他编者争论时,援引维基百科复杂的法律条文。这些改变使维基社区对于新成员来说变得不那么友好了。艾德·齐说。“人们开始疑惑:‘我为什么要再去做贡献呢?”于是突然之间,就像缺乏食物的兔子一样,维基用户的人口停止了增长。
基金会的工作就是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他们在改进维基过时的,常常令人费解的编辑界面。但对吸引更加多样化的支持者这一更大的问题,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计划,只设定了一个目标。“一个典型的维基作者是来自富裕国家的一位年轻人,一般是个大学毕业生,聪明,有文化,经常在思想的世界里徜徉,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学习、写作。”盖特纳说。她表示,这些人确实很宝贵,但百科全书漏掉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女性,以及传统上脱离高科技的各种行业的专家的声音。“我们刚开始在这方面着手。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盖特纳说。“显然,维基现在已相当不错。它能运转。但我们面对的挑战是建造一个丰富,多样,广博的人类文化。这比看起来要困难得多。”
在维基之前,没人会相信,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无名群体能创造出如此有用的东西。所以,鉴于眼下它面临的困境就认为这整个尝试有朝一日会全盘崩溃,岂不太可笑了?“有些博主说,噢,是的,维基会在5年内消失。”艾德‘齐说。“我认为这有些危言耸听。但我们的数据确实显示,10到15年之内它存在与否,可能会是一个问题。”
10年对互联网来说,是很长的一段时间,维基百科的年龄还不到10岁呢。该基金会的董事长迈克尔·斯诺说,对于维基的继往开来,他充满信心。它仍然是一个宝贵的资源,是任何人都可以完全自由撰写的纪录,是网络合作模式的榜样,人们曾为这项革新而喝彩。维基的困境显示了Web 2.0的局限性:当一个理想化社区变得太大,它的运作就会出现故障,正如所有其他人类组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