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化消费视野下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2009-11-17齐雪莉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生存状态文化消费艺术家

关键词:艺术家 生存状态 文化消费

摘 要:本文通过对《饥饿艺术家》和《水土不服》两部小说的比较解读,剖析现代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探索作为参照,并将其置于现代文化消费的背景之下,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知,以期有所反思。可以说,在艺术的精神层面和现实的物质层面上,现代艺术家始终处于两难的境地。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它寓意深刻,描绘了一出弱者抗争的悲剧——为生存而表演饥饿的悲剧。而中国当代作家北村的小说《水土不服》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诗人的独特命运,在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无奈地了却了自己的生命。

两部作品共同传达着对艺术家这一群体进行严肃思考的讯息:由于身份冲突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处于生存窘境中的极端痛苦。艺术家和艺术的命运到底由谁主宰,是艺术家自己还是巨大又隐秘的外在势力呢?仅仅忠于艺术品或者艺术气节是否是唯一途径,尤其是在这个文化消费盛行的年代里,这种坚守是否还有必要。

很难说艺术家不是为了生存而表演饥饿,但真实地再现饥饿状态、追求饥饿期限的过程,无疑变成了一种接近死亡的努力,在《饥饿艺术家》中,这种矛盾分外惹人注目。因为这种对艺术的坚守并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这种怀疑本身就是一种根本不可能与饥饿表演分离开来的怀疑。”①不仅如此,表演行为还遭受到经理人的无情戏弄:“经理默默无言,双手举到饥饿艺术家的头上,好像他在邀请上苍看看他这草堆上的杰作。”②经理人的举动明显带着取悦观众的目的,作为“导演角色”的他,始终坚信自己与艺术家保持着一种共同欺诈的默契,他的商业企图与饥饿艺术家追求被承认的目的完全背离。“艺术家”的主观动机和观者们的冷漠造成了严重的背离,凸显了深刻的悲剧意味。

在《水土不服》中,康生过度热爱、痴迷诗歌并难以自拔:“我写诗,我爱写诗,我爱音乐,我爱一切美的艺术;我爱所有善良的人,我爱公正。”③对自己的人生伴侣他也有同样的要求,而妻子的情感背叛却完全伤害了他,即使这种背叛连带着对丈夫的拯救色彩,在他看来也只不过是污秽不堪的举止:“我宁愿要一个苦难而又美丽的爱,而放弃一切荣华富贵,我会每天推着他在果树下散步,即使他的脸色苍白。”④康生的理想遭到了反拨,也加速了走向堕落和死亡的脚步。

对比《饥饿艺术家》中观众的怀疑,康生对诗歌圣徒似的坚守遭到了无情的贬斥,那个狭小的房子俨然成了“铁笼”式的道具。他死时的随身物品也只有两毛七分钱和一个没有吃完的桔子,外加一本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作为物欲象征的食物和理想象征的书本为诗人贴上了死亡的标签——艺术理想与物欲生活一旦达到融合,也宣判了它们消亡。北村似乎找到了答案,但又把这种答案上升到形而上的两难境地,也昭示了哈姆雷特式的拷问——答案似乎有了,但问题依然还在!

有人这么认为:“卡夫卡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写什么样的作品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是命中注定的。”⑤与北村有意而为之不同的是,卡夫卡笔指现实的努力带有生命赋予的使命感。《饥饿艺术家》和《水土不服》这样的探索作品,也像其他经典作品一样:“它一方面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又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进而超越这个时代。”⑥《饥饿艺术家》直指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水土不服》中则是市场经济逐步健全的时代背景。在两部小说直指现实的层面上,对生存问题的拷问构成了它们内在的关联和一致性,不仅是现代艺术家,我们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之于生活状态的终极思考总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层面上,两部小说所具有的启示性不可谓不深刻。

瓦尔特·本雅明曾用“波希米亚人”称呼那些19世纪大都会巴黎中的小资文人,他们“关心社会,关心时代,却是以一种玩世不恭、孤芳自赏的姿态表达着这种关心……但本身却是时代的产物、寄生者,使得反抗成为抽象的为反抗而反抗”⑦。对比《饥饿艺术家》和《水土不服》中的艺术家,我们可以找到他们之间的同一性。资本使社会机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使得艺术家的生活面临巨大的冲击,他们时刻面临艺术和艺术家走向市场的必然:“人不能把自己看做是自身和丰富性的载体,而看成是一个贫乏的‘事物,依赖某种自身以外的力量,把他生存的意义投射到这种力量身上。”⑧即便这个市场最终“只是诗人敌意的同盟”。在市场里,本雅明与他笔下的波德莱尔和卡夫卡都占据着一个很糟的位置,因为他们的产品对整个市场的交易法则是具有颠覆性的。在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看来,艺术本身具有反思和否定的力量,艺术指向进步世界的种种冲突,并且能够对商业社会的秩序做以否定,而且这种否定的力量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而作为创造者的艺术家们,无疑要做出一种拒绝被异化的反抗方式,这也显示出了艺术家对于生命进行自我救赎的意愿。

回到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消费”始终处于一个能动的关系中,消费品的性质深刻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因此,作为精神消费对象的艺术品就成为一种消费意识的表征和符码。“艺术消费品”和“艺术消费者”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相互的制约把它们变为一组相对应的符号。而文化消费模式日益完善,文化消费的份额也与日俱增,以及它所彰显的特征都值得关注,尤其担当创造者的艺术家地位特殊:“艺术家作为生命个体,其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具有游离市场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商业无关,随着社会日益走向开放,大众传媒日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支配地位,以及都市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主流,消费观念对艺术及艺术家的影响将成为主要的方面。”⑨

现代艺术已经显现出趋向大众需求的特征,作为主流意识的文化消费已被大众意识所湮没。所以,现代艺术的宗旨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影响消费者,更加依附大众社会的文化消费秩序。艺术的存在,艺术家价值的实现,就必须体现在“公共的艺术生产”和“公共的精神消费”的对应关系中。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如果将艺术生产等同于其他商品的生产,就会破坏本质意义上的艺术价值。马克思认为:“一切所谓的最高尚的劳动——脑力劳动,艺术劳动等,都变成了交易的对象,并因此失去了从前的荣誉。这时的艺术生产,艺术价值完全由商业价值来估计。”⑩这种完全符合生产规律的艺术品纵然满足了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但终究代替不了艺术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真品。

在商品社会中,商品的交换活动渗透到了一切对象之中,审美活动只能通过商品市场来实现。艺术家一旦将这种生产作为赚钱的手段,单纯将自己的产品作为商品,一定或多或少要破坏审美活动所具有的独特性。商品价值已经不可遏止地泛滥到包括审美活动在内的一切领域,却无法改变审美活动的本质属性。

卡夫卡和北村挺立在文学艺术的立场上,为我们提供了艺术家这个逐渐边缘化的群体对象,也提供了鲜活的、深刻的理论分析模式。他们作品所具有的超越意义在文化消费的现代视野中更显得意味深长,我们的思维不断被牵引,在文本的解读和理论的解析后,我们试图寻找到答案,却得到了无穷的反思意味!

作者简介:齐雪莉,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①② [奥]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一卷)[Z].叶廷芳等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第225页。

③④ 北村.水土不服[Z].上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第21页。

⑤ 徐星.现代主义于中国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J].1997年第3期,第5页。

⑥ 周宪.超越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7页。

⑦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M].罗念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页。

⑧ [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50页。

⑨ 蒋梦辉.精神消费与艺术生存状态研究.文艺研究[J].2004年第1期,第174页。

⑩ 纪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与现代西方美学思潮概要[M]. 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责任编辑:张晴)

猜你喜欢

生存状态文化消费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西安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路径
枣庄民间乐器——唢呐艺术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
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云南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研究
湖南省男性幼儿教师生存状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