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文化适应不良的成因与对策
2009-11-17孙桂丽何更生
孙桂丽 何更生
【摘 要】在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留学生的心理进行初步研究,论述其出国后的文化适应问题以及造成适应不良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
【关键词】文化适应 问卷法 个别访谈 留学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求学或旅居海外,据统计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81.5万(回国人员为19.8万人)。留学生在国外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由此伴随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采用问卷法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留学生出国后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造成文化适应不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心理调适对策。
一、留学生文化适应不良的表现
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期间所遇到的文化适应问题有诸多表现。笔者通过对留学生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主要面临来自4个方面的问题。
1.生活方面的适应问题。包括食物、生活环境、交通、气候、医疗卫生、个人经济状况方面的问题。对留学芬兰的王某的访谈资料中就提到饮食、气候等方面的问题,如“那边的人做饭很简单,而且大部分时间都不做,她们订皮萨,放烤箱里一热就拿出来吃,芬兰没有什么饮食”,“冬天的时候白天时间很短,上午十点日出,下午三点日落,只有五个小时的日出时间”等等。
2.学习上的适应问题。包括用东道国的语言进行交流的困难,对东道国教育体制的陌生和不适应,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从访谈对话中可以看出语言是第一道关卡,如“我的困难就是英语,当地人的口音太重了,我记得第一次上课,老师的口音太重,我没听清几个词就范困,我看后边几个留学生也在范困”,“适应了三个月以后,现在一节课能听懂大概百分之八十”等等。几乎所有的留学生在留学之初都存在语言难关,中国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几乎都是哑巴英语,不过绝大数人在当地的语言环境下都能适应,只是在适应速度和程度上存在个体差异。
3.社会文化方面的适应问题。指是否具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当地人有效进行接触、是否产生文化休克、跨文化精神疲倦以及对新的社会文化习俗、规范、角色的适应情况。例如,王某就对芬兰当地的习俗包括桑拿和饮酒印象非常深刻,表现出不满情绪:“桑拿,他们基本上每天或是每两天洗一次”,“蒸过桑拿,感觉很糟糕,洗了五分钟就出去了”等。
4.个人心理适应问题。包括在国外是否产生思乡感、孤独感、抑郁症、封闭感、挫折感、缺乏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感。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2名留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尤其是SCL-90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分量表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即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他所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少,对支持的利用度越低,反之亦然。SCL-90量表的实测结果也表明留学生的性别、所在国家、留学时间的不同反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也明显不同。
二、留学生文化适应不良的成因分析
留学生在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到达异国他乡的第三个月到第八个月这段时间里,很容易发生文化适应不良,导致生活秩序紊乱、情绪降到最低点。综合访谈资料和问卷的结果发现导致文化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际关系。留学生的人际冲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大多数留学生仍是和本国同胞交往,在看似融洽的交往氛围中,人际冲突往往源自外部环境,如学业的竞争、未来职业发展的竞争。另一方面留学海外目前仍属于高消费行为,需要留学者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因而不可排除的存在留学者之间对家庭背景、财力状况,甚至依托于情感发展(如找到个有钱男友)的灰色攀比情况。无论积极竞争还是消极攀比,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心理都是不良应激来源。第二类是与非本土文化中的人之间的冲突包括与导师、外国同学、学校工作人员、寄住户主人等,这种人际冲突多源于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范型影响着不同行为处世标准的形成,也即人际交往规则的形成。这种矛盾冲突可能表现得不如第一种突出,但由于其根植较深,往往较难改变。
2.价值取向。心理学中把人的价值观归于人的个性倾向性,即一个人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包括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其中人生价值观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18~30岁的个体正处于青年期,是个体人生价值观、生活态度的形成时期。留学海外可视为这一过程的重要自变量。留学生作为母文化携带者进入非母文化社会中,直面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这种冲击不同于国内接触到的外来文化,它不存在缓冲或过滤,因此作用是强烈的,需要有独立而清晰的辨别能力。
此外,留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尤其是那些交往密切,以老乡会、社团等形式组成的留学生团体,极易形成独特的亚文化圈。这种亚文化圈内的人际关系网络,更类似于一种较松散的非正式团体,具有非正式团体的一些特征和功能,如具有支持性和排他性。这种亚文化不一定全是积极的导向,相反,可能存在功利性、帮派性的消极影响。对于青年尤其是低龄留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与稳固是极为不利的。
3.文化差异。文化上的差异无疑是任何一个留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外显为教育模式、生活方式等,内隐的则为多元价值观、人际关系的确立以及沟通方式的不同。
申请较高学历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成熟,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相比外部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更易体验到内隐的文化差异,更易产生信念性冲突,因而深层影响就更大。而年龄较小的初高中留学生,由于其认知能力、社会性思维都未成熟,社会化仍在进行中,外部环境的影响效果就更为显著。相比国内组织严密的教学模式,国外的教学方法更强调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加之这个留学群体在短期内丧失了原先的社会支持系统,又没有建立新的完善的社会支持,缺乏有效的常规引导,因而易接受外来文化中的消极成分,或形成价值观混乱状态,即产生同一性的缺失或混乱。可以说这种由外而内的浸濡过程,对这些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发展弊远大于利。
三、克服留学生文化适应不良的有效对策
1.出国前的心理准备。对异国文化的心理不适反应是文化差异的必然结果,当我们发现文化差异的原因之后,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文化和生活。首先,掌握所留学国家的语言。由于我们大量的英语学习时间是花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口语交流就显得薄弱,加上国外文化的语言习俗,给交流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影响了对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适应。建议在出国前夯实好英语基础,这是成功融入当地文化的保证和前提。其次,要克服文化偏见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偏见的形成是由于对原有信息加工的不充分和不彻底,以及信息流通的不对称。对于即将踏出国门的留学生来说,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整合目的国所有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加工。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目的国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加强对其文化的理解。可能的话多接触一些前往目的国的朋友,请他们介绍在国外的跨文化体验和国外的生活习惯等等。最后,掌握必要的文化适应策略。留学海外之初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各种应激源,产生各种压力,准留学生们要有预见性地多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策略,比如行为训练中的放松法、积极暗示法等,掌握了一些合理情绪疗法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改善自己的情绪,做到更好、更快地适应留学生活。
2.出国后的适应技巧。留学生们在跨文化心理适应的“蜜月期”保持兴奋感、好奇感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异国文化的思考,在心理上做好迎接“危机阶段”的准备,以缩短危机期,尽早恢复并适应新文化。通常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进一步加强对目的国文化知识的了解,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目的国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分清主流文化与奇异文化,正确认识异国文化,尝试用异国文化的视角和价值观念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以及人们的性格和行为举止;尽量多地和当地人打交道,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活动,应尽量请当地人一起参加,这既能提高语言能力,也能消解孤独感;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身在异国首先要解决好吃和住,住房要尽力选择使自己感到舒适的地方,饮食应注意营养,还要充分休息,同家人或密友保持必要的联系并让他们分享你的感受。熟人特别是家人或密友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适应异国的文化,也有助于减轻由于与原籍国的朋友或家人失去联络而带来的痛苦。
3.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在适应异国的生活习惯后,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出国学习的目的时刻记在心中。一方面,不能完全用自己祖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异国文化进行过早的否定或批判,这样才有可能在心理上避免对异国文化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不能对异国文化盲目地崇拜和追随,而使自己在异国文化的潮流中迷失自我,成为具有附和型人格取向的人。对待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心理上的宽容、接纳,要用欣赏和容纳的心情对待异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帮助自己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在异国生活和学习。要努力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用乐观的心理看待两国文化差异,通过心理控制,使自己成为既能在国内乐观向上,也能在国外积极进取的适应良好的人。
参考文献:
[1]崔世广.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留学交流的现状与课题.教育研究,2006,(1):83-92.
[2]smail Hussein Hashim,周颖,杨治良.应激源感知的文化和性别差异:对留学中国的非洲学生和西方学生的跨文化研究.心理科学,2003,26(5):795-799.
[3]陈慧,车宏生,朱敏.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704-780.
[4]严文华.跨文化适应与应激、应激源研究:中国学生、学者在德国.心理科学,2007,30(4):10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