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的价值
2009-11-17
《财经》杂志因为“说不清、道
不明”的原因,而出现了主创人员集体出走的情况。主创人员集体出走在媒体界并不罕见,罕见的是这一次终于轮到了《财经》。
在很多媒体人的眼中,《财经》代表了一种独特信仰。这种信仰的本质是始终坚持理想而不脱离实际、坚持严肃而不允许媚俗的办刊思路。这两句话说起来再平常不过,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提出十句八句,还可以再坚持上一段时间。然而十年如一日地做到,是很难很难的。
媒体毕竟不是真正的商业机构。一家商业机构只要保持不违法的最低限度,就可以毫不羞愧地大发其财。但作为媒体,还必须承担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一个媒体的价值,不在于收入一定多少个季度连续翻番,不在于办公地点在CBD还是在地下室,而在于它是否令人尊敬。财报问题、地下室问题,就如同钱钟书拒绝读者见面的理由:鸡蛋好吃就行了,为什么非要见母鸡呢?
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好媒体”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有用,一是好看。而无论是有用还是好看,表现出来就是有没有人看。即使某些人营销技巧高超,将极差的内容卖出了一个好价钱,也算不上是个好媒体。冒充只能一时,不能长久。
其实对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而言,《财经》不太好看,甚至很多文章根本读不懂; 有些主题距离人们很遥远,也谈不上什么实用价值。但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些文章、主题不是无病呻吟,绝对值得讨论,并且要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讨论。所以说,如果你用《知音》的标准看《财经》,那它早该关门了; 假如《财经》的读者天天看《知音》,要么读者有病,要么两个杂志都有病。
《财经》说到底是一份“小众媒体”。它的作者,它的读者,从量上看都是绝对的小众。但从影响力上讲,这一人群又是最有能量的:要么属于政策决策者,要么是学术精英层。在那些有限的、看得懂的文章中,我们能够发现这些话题提得好、议得对、讨论者身份也足够匹配、值得信任,而且我们还把这份信赖扩展到了《财经》的整体上。
不少媒体都曾经在个别方面达到甚至超越过《财经》,但没有一个能像它一样坚持不懈地在一个方向上努力。而最重要的是没有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跑偏方向:向能够影响社会经济决策的人群持续地提供讨论平台和各方建议,始终保持严肃的、甚至不惜令大众乏味的口味。要求这样一家媒体转而去追求经济效益,并非做不到,却会丢掉它的根本价值。
一家媒体也许总有一日会失去昔日光辉。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整个行业的底蕴和规则终会逐渐厚重与重塑,而资源如果不进行充分的流动与竞争,才是真正在开历史倒车。个体的衰落属于偶然,却也是历史的必然,而一个行业整体走向强大却是不可阻挡的。在一个媒体价值被重估的年代,我们曾经讨论过的那些问题,收入、介质、发行、内容、媒体人、影响力、资本等等,都注定是一个个个案,是一个个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