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对变更逮捕措施的法律监督的思考

2009-11-17王利民

活力 2009年17期
关键词: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公安机关

盛 江 王利民

一、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其立法规定主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变更逮捕是实施逮捕强制措施的补救措施。其次,启动变更逮捕措施的主体具有多元性。根据刑诉法第52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根据刑诉法第75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侦查机关或者部门采取的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第三,公安机关亦为变更逮捕措施的适格主体,即公安机关对变更逮捕措施具有决定权。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侦查犯罪,法律专门规定了遇到“强制措施不当”,应当变更强制措施的规定。

关于变更逮捕措施的相關规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规定缺乏一定的操作性。例如其中规定的“强制措施不当”,何谓不当?在实践中缺少必要的司法解释,因此,即使发现了问题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该规定尚未明确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进行监督的依据。由于法律赋予了公安机关视情变更检察机关逮捕决定的权力,并且可以在自由裁量的权限内灵活运用,而检察机关在发现变更不当后的制约机制缺乏,纠正违法的力度不够。

(二)司法现状

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情况不甚理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的公安机关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将批捕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且收取保证金后,依据“两高两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被取保候审的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以及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的,应当没收保证金”的有关规定,以种种借口和理由,认为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其应当遵守的在取保候审期间的规定,强行没收保证金。其次,被变更强制措施后的部分对象在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后,有的长期候而不审,继续侦查的少,大都未得到认真的处理,实际上是放纵了犯罪,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再次,有的案件在侦查时,公安机关掌握变更强制措施的条件上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公安机关以案件有发展价值、有利于侦查等角度极力要求检察机关予以配合,对犯罪嫌疑人予以逮捕。逮捕以后则以“已与被害人达成赔偿协议”、“认罪态度较好”等为由变更强制措施。最后,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后“通知”检察院的落实情况不理想。

对变更逮捕措施进行监督有助于限制公权力滥用“现代检察制度设立的目的之一,正是出于监督警察,保证公正而合法的侦查,以实现法治的需要。”如前所述,公安机关不仅具有逮捕执行权,而且具有逮捕措施的变更权。对变更逮捕措施加强监督,能使该项权力在预设的轨道内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导致的司法腐败。

审查逮捕阶段中被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应当得到特别保障。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逮捕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变更。对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进行监督,不仅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能使有罪的人不被放纵,最终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权力保障权利”的双重价值。

二、对变更逮捕措施进行监督有助于促进审查逮捕工作质量的提高

审查逮捕工作具有“短、快”的特点。由于检察机关在审查批捕阶段的办案期限、人员配置、工作任务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因此,在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上难免顾此失彼,致使有些问题可能在审查逮捕阶段应当发现而未能被发现。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进行法律监督属于事后监督的范畴,这不仅有助于审视审查逮捕工作中的不足,而且更有助于提高检察干警的办案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对变更逮捕措施加强法律监督的建议

1.变更逮捕措施的批准权应归属检察机关。逮捕批准权与变更逮捕的批准权两者应当统一。批准逮捕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是检察机关依法进行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作出的批准逮捕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执行逮捕后,公安机关不经检察机关批准变更逮捕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部分剥夺了检察机关的批捕权,同时也影响了逮捕的严肃性。逮捕的批准权当然包括变更逮捕的批准权,批准权与执行权相分离,是符合立法精神的。人民检察院行使批准逮捕权,公安机关行使执行逮捕权,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关系。

2.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变更逮捕措施的条件或标准。为有利于诉讼和监督,有关部门可以在现有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采取“强制措施不当”作出更为详尽的规定。对于一些轻微刑事案件逮捕后,犯罪嫌疑人作出一定经济赔偿而提出变更申请的,如何就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关部门也应当对逮捕后的适用问题作出可操作性的规定。也可以采取排除式立法体例,明确规定对除死刑、重大犯罪、有相同前科等类型的犯罪嫌疑人,在一定情况下,不得适用变更措施的方式等,使之在适用时不致过于宽泛。对于以犯有严重疾病为由的,应明确规定应有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并应有监管部门和监管监督部门签署意见。

3.加强沟通,主动商量,发挥检察建议的作用。人民检察院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多商量,讲配合;一旦发现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不当的,可发检察建议书,要求公安机关撤销变更决定,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新收押。对于公安变更逮捕措施不当,经提出检察建议或纠正意见后仍不纠正的,可根据高检法研字[1997]1号《关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贯彻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作出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执行。

4.加强法纪检察,防止司法腐败。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人员在变更逮捕措施中有违法行为的,除通知纠正外,对于情节较轻的,可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予以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渎检部门应当立案侦查,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公安机关
论刑事强制措施
论刑事强制措施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存在问题与完善
走出行政诉讼“执行难”的困境
对群众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是怎么收费的?
脑筋转个弯
薛蛮子重病被取保候审
论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论取保候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