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新闻报道中的视角

2009-11-17

活力 2009年13期
关键词:家装新闻报道保姆

左 楠

深度报道作为报纸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因其详细报道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同一事件社会影响方方面面的全景式深层次的披露,而备受读者关注。在深度报道中,新闻性、调查性、解释性和分析性都需要通过记者的视角体现出来,因此,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剖析力就显得很重要。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作为党报的一个深度报道阵地,其所刊发的每一篇深度报道都力求具备这“四性”。笔者认为,一篇深度报道是否成功取决于记者是否遵循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研究问题的原则,并从一个个事物的表象中努力挖掘其内在的东西,牢记“你眼中所见的可能并不是真的”这一不要迷失新闻报道客观真实性的提醒。因此,记者在报道中既要求真更要求深,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掌握的丰富素材和思辨色彩糅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回答社会和人们提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深度取决于选题的角度

深度报道的选题是整个报道能否引起共鸣的第一要素,记者就算是再有功力,再擅长写大稿,如果选题不好,报道也不会成功。从泛泛上讲,只要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者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都可以选作深度报道的题材。但细化到每一组具体的深度报道,却一定要有它独到之处,要有与众不同的报道角度,因为往往是角度决定深度——角度不同,同一题材会有不同的受众反映。

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曾在同一天利用三个整版报道了一件事——“保姆问题”。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城市里,形形色色的保姆已成为和市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群体,而由于其越来越融入生活,其供与需之间的问题便呈现出来。如何能把保姆现象这一选题报道好、报道透、报道得深入,就成为策划者首先考虑的问题,经过细致的分析,确定了“现象”——“思考”——“整合”——“沟通”这一报道脉络,这看起来简单的8个字,却涵盖了当前保姆市场的全部问题。于是在多名记者的参与下,《“关键的时刻”保姆难求:众里寻你千百度》、《需求不平衡人源稀缺——保姆短缺触发思考》、《主雇碰撞“新型家庭矛盾”需“用心整合”》、《保姆心声:渴望被尊重被信任渴望与人沟通》一组报道从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式剖析了保姆这一社会问题。文章见报后,立即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市里有关部门也把进一步解决保姆供求矛盾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

二、深度取决于记者的功力

深度报道通常都占据着报纸的大量版面,但占据了报纸大量版面的新闻报道,绝不等同于深度报道。一篇报道是否有深度,不在于新闻报道的篇幅,而在于报道是否能揭示事物本身的客观真相和规律,把事情的本质通过记者的笔披露出来。如果一篇报道对所采访的事件揭不深,点不透,却凭空讲了很多道理,就陷入了新闻报道说教式的大忌。

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曾刊发了一组物业问题的报道,在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记者没有泛泛地罗列,而是透过现象揭示出造成这种双方矛盾的内在原因——利益和定位!一方是花钱买服务,另一方是收钱后服务意识差,管理意识强,于是记者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用一个个事实剖析出了《物业管家“牛”过业主东家》这一矛盾焦点,这一组报道在全市物业小区引起相当程度的反响,有的物业管理公司立即更名为物业服务公司,而业主也知道了主人翁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如何正确维护自我的权益。记者写稿的深度来源于对社会问题的快速透视力,既要看得透,又要反映快,这就要求记者的脑子里有一把手术刀,能把事物的特点、本质、事物发展的演变进程、根本原因从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血肉身躯”里分门别类的挖掘出来。如果记者的头脑中只有一面镜子,照射出来的就只能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度也就无从谈起,就算有一些“观点”支撑,也多是切不到实处,浅薄而乏味。记者对新闻由头的快速透视力来自采访的深入和科学的思维能力。身为记者,如果不深入采访,不做扎实的调查研究,不进行严谨的分析,就是文笔再好,也没有办法把握新闻事件的最关键点。但是,即便新闻素材丰富,背景资料详实,但记者如果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能力,脑子里没有一把锐利的手术刀,那报道的也只能是现象和表面。只看到新闻现象和表层的报道算不得深度报道。所以,报道的深度,取决于记者的功力,记者的功力来自勤于采访,并如理分析。

三、深度够不够看读者认可度

“把编辑记者对新闻由头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并在报道中让新闻与评论相结合,给读者呈现一个鲜活的新闻,达到引导读者思考判断的目的。”这是当代新闻工作者要身体力行的事。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读者们也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读者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了,还有着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兴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怎样?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说明了什么?对社会上各个层面上的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深度报道不仅要满足受众的这种“知情权”,还要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期的现阶段,引导读者参与其中。

哈尔滨日报《新闻周刊》今年在深度报道上做了一个尝试,即针对社会上反响强烈的家装环境安全问题,同省消费者协会联合举行了“2009全民家装环境安全免费检测行动”,这是准备利用半年的时间对全市家装建材市场的各类装修材料是否符合国家环保安全指标,进行全方位报道的系列深度报道。这组报道在策划上就采取了新闻事件由群众中来,群众即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参与者的立意。目前这组家装环境安全系列深度报道的直接参与者已达到了近百人,热心参与者人数超过千人,刊发了《三无产品瞬间“扮”成名牌——假“名牌”两种细木工板经检测甲醛释放量均超标》、《高信、十二橡树两批次地板超标》、《特卖会上淘回来的沙发“藏毒”》等和市民关系密切的新闻报道。这组报道如果分割开来,单从一篇报道来讲,绝谈不上是深度报道,但在一个大的“行动”框架下,一篇篇报道累加起来就显得极具深度,其在市民中的反响和对整个行业的触动及其社会影响力,绝非单纯一篇长篇大论所能比及。□

(编辑/永安)

猜你喜欢

家装新闻报道保姆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在保姆家午睡
用高科技赋能 互联网家装布局标准化
京东与极装吉住达成战略合作 共推全屋定制健康家装
叫好不叫座的互联网家装
家装e站周年庆 释放互联网家装未来趋势
16招帮您培养好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