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到“人本”
2009-11-16杜志红
杜志红
现代奥运会是全世界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接触,特别是在现当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中,四年一度的奥运盛会更是各种政治形态、经济实力、文化模式碰撞和交流的风云际会。正因为这样,考量现代奥运会传播史及传播心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蕴具有标本意义。
“国家主权叙事”:新中国成立前后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只有三次,分别是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与1948年的伦敦奥运会。由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内忧外患不断,体育水平低下,因此参加奥运会的意义至多是一个国家存在的象征意义,而这也成为当时媒体报道的主要叙事主题。例如,1932年奥运会,当时的《申报》刊登的一系列消息,就是围绕着刘长春究竟是代表中国还是伪满洲国而展开报道,如《参加世界运动会 伪国藉此宣传》《体育史上新纪元 我国参加世界运动会》《刘长春负国旗赴美 出席第十届世界运动会》等,对中国出席奥运会的意义进行了着力的叙说。①
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是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但是由于国际奥委会中敌对势力的阻挠和台湾当局的干扰,中国代表团直到开幕前一天才收到邀请,虽然克服了千辛万苦,赶到赛场时还是“迟到”了,运动员中只有一人参加了比赛,成绩也不理想。但是,这次参赛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比赛成绩。当时的媒体报道也延续了国家求存图强的叙事主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综合性大报都刊发了新华社关于此次奥运会参赛过程的报道,如《爱德斯特隆拒绝我国参加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等提出抗议》《赫尔辛基集会庆祝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 中苏两国代表团的参加使本届运动会有了新的意义》等,②对敌对势力的阴谋及中国政府的立场进行报道,报道的主导话语是争取新中国在奥运会的合法地位,和用体育向外界展示新中国的形象和风貌。
这届奥运会之后,由于美国带头在国际奥委会内搞“两个中国”,新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断,中国离开奥运赛场长达32年之久,奥运会共有7届没有见到中国选手。而这也意味着当时中国参加与离开奥运会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国家主权和尊严,国家叙事成为报纸上报道奥运会时面临的第一主题和话语。
“民族英雄叙事”:从洛杉矶到雅典
中国百姓对于奥运会的记忆多始于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重返赛场的中国人用出人意料的比赛成绩震惊了世界。中国媒体则派出了近80名记者组成的报道团队,见证和记录中国重返奥运赛场并创造辉煌的一个个瞬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开始让中国百姓有了亲临奥运赛场的真切感受,宋世雄慷慨激昂、生动细致的解说与报纸上的大幅照片和报道一起把获得金牌的奥运健儿塑造成为“民族英雄”和全民偶像,全国迅速掀起了向“奥运健儿”学习的热潮。
四年后的汉城奥运会,由于国际奥委会制定了不准抵制的措施,成为参赛国家较为整齐的全球性大赛。这次中国派出了由32家新闻单位126名体育记者组成的记者团,在奥运会的“第二战场”上崭露头角。但是,由于美国和前苏联等强队的参赛,中国队的真正实力得以暴露,仅获得5枚金牌,给国内热盼的公众一个措手不及,更使中国体育记者们茫然不知所措,③不知道除了本国运动员的金牌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报道,暴露出民族英雄主导的叙事框架遭遇挫折后的幼稚和尴尬。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化改革,媒体的技术、资金实力大大增强,对奥运会的报道规模也逐步扩大。金牌榜上的领先地位,让中国记者在异国他乡的采访活动感到“很有面子”,体验到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祖国带给自己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又反过来促使记者们将带给他们荣耀的“夺冠”过程塑造成一个个的英雄传奇。如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勇夺团体冠军,各媒体刊出《众志成城——中国体操男队夺冠侧记》《“这条腿断了也值”——中国体操男团夺魁纪实》等稿,着力突出金牌的来之不易,赞扬了运动员们不畏强手、团结协作、敢于发挥的精神。“民族英雄叙事”的另一面,就是对外国运动员比赛情况有意无意的忽略。在悉尼奥运会17天的报道中,没有一位国外运动员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上被给以重要位置,即使是在本届奥运会上拿了五块奖牌的美国运动员琼斯,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上也仅仅屈居中间位置。④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媒体的报道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人文色彩,但由“民族英雄叙事”主导的新闻报道仍然占据相当的比重,并且开始呈现出一种浮躁的状态。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媒体对比赛胜负所表现出的急功近利、以成败论英雄的潜意识,让许多报道呈现出“急速变脸”的可笑现象。如中国男篮8月15日首场失利之后,某媒体便以《不该选择NBA风格》《列数哈里斯六宗罪》等文章对男篮的主教练人选、主教练的用人、技战术打法进行全面抨击;而在17日战胜新西兰队之后,便以《陈可骂教练反被夸》等文章对男篮及其队员大加赞扬;20日、21日男篮接连失利后,该媒体又以《男篮找不着北》《输球之后矛盾爆发》等标题对男篮进行大肆批评;而在23日战胜塞黑队进入八强完成赛前目标后,该报又用《男篮争气掀翻世界冠军挺进奥运八强》《致命打击只需一分》等文章赞扬男篮的表现。⑤媒体的这种“拜金主义”心理,既违背了体育比赛的起码常识,背离了奥运精神和体育运动的根本宗旨,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感性大于理性、以主观代替客观的狭隘民族主义的普遍性思想。
“人本主义叙事”:北京奥运报道的人文之光
2008年,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使媒体的报道第一次从客场转向主场。这种角色的转换,使中国媒体的这次报道具有了与历次奥运会报道所不同的非常意义。这其中,“人文奥运”的理念也开始影响到关于奥运会的新闻报道中,“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开始成为北京奥运会报道的主流叙事话语。
从关注金牌到关注人。在北京奥运报道中,我们看到许多媒体应用了人文报道的理念,体现出较浓的人文关怀。如央视在关注金牌项目、金牌运动员时,也同样关注没有夺金实力的项目和运动员,关注比赛失利的运动员。在刘翔意外退赛、全国一片对刘翔的质疑时,央视立即做出反应,客观负责地报道评论此事,白岩松、韩乔生、刘建宏等主持人在各自的节目中纷纷表达对刘翔的理解和支持,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刘翔退赛。
从关注结果到关注细节。北京奥运报道中,许多媒体开始学会从细节的捕捉中体现奥运中的体育精神。如央视记者柴静做的一期《奥运瞬间》节目,就捕捉到了德国举重运动员施泰纳站在领奖台上握着一张照片的细节,挖掘出施泰纳与去世的妻子苏姗动人的爱情故事:“妻子说好一起来北京看他比赛,为他助威加油。然而妻子因车祸去世,施泰纳带着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夺取金牌的诺言在比赛场上奋力一搏,举起了超过自己实力的重量。他说,这是一场献给苏姗的胜利。”这样的细节报道带给观众的,远胜于比赛结果给人留下的印象。
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上,许多媒体在姿态上开始有了一种摆脱金牌至上和民族英雄叙事的主观努力,对外国运动员也同样投入了关注的目光。如对巴勒斯坦女游泳运动员扎基娅为参加奥运会所克服的重重困难的关注,对德国籍奥地利体操女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为了拯救儿子而参赛的伟大母爱力量的关注,对伊拉克女子百米运动员达娜穿越战火、穿越贫穷,千辛万苦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曲折故事的关注等等,体现了我国媒体对这些特殊的、没有可能夺冠的运动员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主办国媒体应有的气度和责任。
奥运报道叙事话语嬗变的深层意蕴
60年来,中国媒体的奥运报道完成了由国家主权叙事、民族英雄叙事向人本主义叙事的转变,这中间蕴含着媒体与国家形象、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意义关联。
首先,中国经济社会进步与国力的不断增强,是奥运报道叙事话语嬗变的背景和基础。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再也不像以往那样,需要用体育赛场上的胜利来证明实力或价值。另外,每次奥运会我国金牌榜上地位的稳定,也让国人多少对金牌的渴望和热情淡化了许多。人们开始希望在奥运会上看到更多的金牌以外的东西,促使奥运会报道的视野从狭窄走向宽广、从断面走向立体、从局部走向全面。
其次,奥运传播本身的理念进步,是奥运报道叙事话语嬗变的内在逻辑力量。每参加一次奥运会,都是中国人学习和理解奥运精神的契机。中国媒体在历届奥运报道过程中,通过与众多运动员和外国同行的交流,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也在不断走向全面。在民族英雄叙事中,他们强调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后来他们理解了“重在参与”的可贵,懂得了奥运会作为人类交流方式、倡导世界和平的文化价值,以及奥运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本价值。
第三,中国人精神的成熟和自信,是奥运报道叙事话语嬗变的必然呈现方式。新中国60年的发展和进步,让今天的中国人走过了在世界上争取民族尊严和国家地位的冲动阶段,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变得从容、淡定而谦和,这种大国心态也影响到媒体奥运报道中的话语倾向,不再纠缠于某块金牌的得失,不再对本国运动员的赛场失利而耿耿于怀,甚至不再关心金牌榜上的排名,使媒体能够有精力和心思去探究更多能体现奥运精神的故事和细节。因此,关心别人、关心弱小国家的运动员、关心每个运动员的个人命运和心理世界,就成为心智成熟的媒体的自然选择。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注释:
①王大龙:《奥运会与1949年前的中国传媒界》,《博览群书》 2008(8)。
②薛文婷:《一步一个脚印:新中国奥运报道之报刊篇》,《新闻与写作》,2008(5)。
③秦风冰,张宏伟:《我国对第2 6~2 8届奥运会电视报道的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④高金萍:《就<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的悉尼奥运报道论中美新闻文化的差异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2)。
⑤林华维:《奥运报道:媒体急速变脸的背后》,《传媒观察》,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