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环境的铁路内部审计完善策略
2009-11-16杨海瑛
杨海瑛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治理的重要手段。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效果良好,就必须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本文就信息化环境下铁路内部审计如何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使命提出了相应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环境铁路内部审计
一、信息化环境下对铁路内部审计的影响
1、提高了铁路内部审计的效益
铁路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将直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体现出审计监督的客观、公正性,有利于提高铁路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与地位日益凸现;通过审计和制度建设,减少违纪现象。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反腐倡廉;可以加快审计信息的采集、汇总、加工处理、分析统计以及预测决策功能。及时反映经济综合信息,为决策服务。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如工程项目审计,可以利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此外,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例如应用计算机抽样审计公用模块,将大大减轻铁路内审人员的繁琐、重复劳动。节省了铁路人工成本。
2、保证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输
内部审计施行电算化后。能够使得各种会计信息以磁性介质大量存储于计算机的硬盘中。使得存储信息的能力得到的巨大的提高,并且这种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各种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审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票据、运费、售票等运输收入业务管理过程审计,从源头上检查收入完整性,寻找审计线索。检查有无少收、多收、漏收、截留、转移、拆借、贪污等事项。同时,电子数据还存在容易被的修改或删除而不留任何痕迹的缺陷。因此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显得尤为重要,对各种数据要进行有效备份。同时对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变革,要与计算机辅助的手段相结合去评价,这才能与计算机进行的账务处理相协调。
3、实现审计信息的资源共享
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为审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把各铁路业务管理部门的系统管理信息资料进行充分搜集、整理与筛选,转化为审计可用信息,作为形成审计报告的依据,最终的审计结果才可能客观、全面、可信的管理审计。审计信息化条件下,要对其他业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进行转化利用,需要从相应的生产、业务办理过程去对证、去核实。搜集业务过程资料。另外对非财务信息进行充分掌握也需要纳入审计范围管理,可多方充分利用业务信息资源,使得更多审计领域能利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获取计算机化的审计信息资料,扩大审计范围。
4、信息环境下对铁路内部审计规避风险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计算机带来了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对象和内容、审计技术和方法的重大改变。审计的重点是注重审计证据的收集。信息化的环境下使得铁路内部的数据、信息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了共享,为获取审计证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当性。能保证各种计算数据,以及直接证据或者间接证据,都能做到根据规范操作程序进行,从而减少和规避审计风险。
二、信息环境下铁路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技术上的缺陷
现有审计信息化管理软件,仅能对铁路经营管理信息网中一个分支——财务会计电算化信息转化,仅能对财务信息数据实现对接,对业务过程信息共享不足。未能对其他业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信息进行转化利用,存在审计管理风险及审计工作缺位。铁路内部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在审计机构之间、审计机构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另一方面共享性差,有限的信息也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对一些账面未反映问题,需要从相应的生产、业务办理过程去对证去核实,搜集业务过程资料,浪费资源和人力。降低了审计效率。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审计人员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1)由于缺乏应有的网络知识,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使得审计监督的范围出现了盲区;(2)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风险防毫无所知,如数据之间直接对应关系模糊,使得系统中存储数据与输出数据可能不一致。数据的毁损和失窃和病毒的严密防御等方面的系统安全性因素考虑不足;(3)对业务信息系统的合理性合法性重视程度不够,对数据处理的逻辑性思维不强。
3、审计的操作缺乏规范性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下,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需要有个规范的体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使得内部审计能够在信息化条件下顺利进行。由于铁路行业的信息化内部审计仍处于建设期,原有的审计标准和制度中部分内容几经失效了,不能很好的规范信息化的审计,使审计人员缺少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标准。往往苦于无严谨的规程可循。目前只能以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范、条例办法作为参照,并以此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审计人员迫切需求相应的法规、条例来进行参照。
三、信息环境下完善铁路内部审计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观念
首先是管理层面,管理高层要重视、关心、支持管理审计工作。管理审计工作所需的经费、设施应予保证,购买计算机及开发适用软件,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被审计单位应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如实提供审计资料,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要严格制止会计做假和管理做假的现象,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要关心内部审计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积极向上,富有进取。要充分发挥铁路内部审计协会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行业自律管理,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
其次是审计人员应该树立的审计观念,内部审计的目的不在审计而是治理。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治理问题才能使审计本身发挥效益,帮助组织改善治理,以帮助治理当局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审计机构通过治理审计,对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进行估价,检验组织的整体状况,发现薄弱环节,并提出改善办法,强调实现组织目标。要强调对组织的整体治理过程、各项治理制度进行审查。通过评价、反馈、咨询来调控企业经营者的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提高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化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综合能力。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人是决定因素。铁路内部审计要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工作作风好,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型的内部审计队伍。强化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达到可以直接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利用查询语句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从根本上摆脱财务软件升级或有意识改动带来的束缚,克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强化学习,提高审计技能,及时补充内部审计工作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运用计算机化的信息技术会查账、会看账、能看出账中的深层问题,能够在存在的问题中找到原因、找出对策,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发挥审计作用。
3、提高信息的收集共享能力
信息化得重要特征就是要实现铁路内部审计与各经营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对分散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包括职责分离情况、操作权限设置进行审查,防止越权操作和计算机舞弊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依靠有效的网络,分层次地形成信息共享。同时关注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数据转换环节,防止并及时发现转换过程中发生错误。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计划管理、质量控制、审计资源的整合和审计成果的运用等都会依赖这个平台方便、有效地展开。对于系统的处理要注意被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具体情况,比如处理的过程、发生错误的多少、被审单位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等。另外可以开发实施远程审计技术。通过时时监控的手段定期跟踪性的审查被审计单位情况,并且把审计工作分段化,随时发现疑点随时进行确认,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同时也减轻审计人员集中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