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成本全程控制
2009-11-16方鲤荔
方鲤荔
摘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应采取低成本战略,本文试通过价值链分析,探讨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手段。
关键词:成本全过程控制价值链
成本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项目的决策往往是先天性地决定了企业成本水平,也决定了企业的盈利高低。企业每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员工的行为都会影响企业向市场提供产品成本的高低。故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必须坚持成本控制应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这就称为全程控制。
企业全程成本控制反映在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主要在供应采购、生产运作、市场销售、售后服务、新产品研发。
一、在供应采购这个环节可采用以下措施
(一)事前规划
1、帮助供应商找出降低自身成本的环节。以降低本企业的采购成本。
2、建立合格的供应商评选制度。
3、科学地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杜绝盲目采购的现象。
4、查询以往采购记录和当前市场行情。为选供应商,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5、制定采购人员的回避制度。有效控制指定供应商的现象。
(二)事中执行
1、寻求两家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的供应商来报价。
2、根据采购计划编制底价,对所需外购的材料寻求一个合理的价格。
3、要求供应商提供报价单或成本分析并进行分析。
4、运用议价技巧。把经过分析比较的数据作为议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5、提供价格变动报告表。对需要变动的项目应做出一份完整的、细致的且正式的报告书。
6、选择价格适当的供应商签订合约。
7、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向后移动,对供应商实施兼并,以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8、材料入库前的挑选。保证所产出的产品在源头上就能有质量的保证。
(三)事后考核
1、长期合约应定有计价公式。对于长期合作达成共识的供应商,在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供的材料计价应有一个固定的公式。
2、利用数量折扣和现金折扣,节约采购成本。
3、制作价格差异分析,建立价格资料档案。
二、其次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也是企业成本发生最多的—个环节
加强成本控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有关的基础性工作,以协助企业的财务人员对成本进行控制,并实施更为先进的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可有以下措施:简化高成本价值活动的经营和运作;通过改造价值链,以消除某些产生成本的活动;简化产品设计,使产品的生产更具有经济性;投资于节约成本的技术升级,如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等方面;围绕棘手的成本因素进行革新,如对生产设备追加投资等。
(一)事前控制
1、计划指标分解法。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分解时,可以按单位、部门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或零部件进行分解,若更细致一点,还可以按工序进行分解。
2、预算法。用制定预算的办法来制定控制标准。
3、定额法。建立起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
(二)事中控制
即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费用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材料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施工员和技术检查员要监督按图纸、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车间设备员要按工艺规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符合要求不能开工生产;供应部门材料员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料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生产调度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监督衡量标准的执行。车间材料费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车间材料核算员负责,他要经常收集资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
2、工资费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车间劳资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的监督和控制。此外,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上述有关指标负责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3、间接费用的日常控制。车间管理费的项目很多,发生的情况各异。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如采用费用预算进行控制,可采用费用开支手册、厂内费用券等形式来实行控制。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企业指派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上述各生产费用的日常控制,企业应委派专人负责控制和监督,使费用发生的执行者实行自我控制,还应当在责任制中加以规定,这样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众基础。
(三)事后控制
即及时纠正偏差。对于重大差异项目的纠正。可采用下列程序:
1、提出课题。从各种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课题。提出课题的要求,包括课题的目的、内容、理由、根据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
2、讨论和决策。课题选定以后,企业应发动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对重大课题,可能要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然后进行各种方案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
3、确定方案实施的方法、步骤及负责执行的具体部门和人员。
4、贯彻执行确定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加以监督检查。方案实现以后,还要检查方案实现后的经济效益,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最后在企业的营销环节中如何很好地控制成本也是很重要的
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要了解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支付能力,购买商的盈利水平,评估购买商价值链及其与企业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合理性,采取战略改进行动。
(一)营销成本的事前控制
1、帮助购买商改善价值链,以节约其运营成本,降低最终消费者的购买成本。
2、从产品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调整购买商的盈利水平。
3、采用最经济的联系方式,以达成购买商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的合理对接。
4、考虑更换购买商,转向更具经济性的分销战略。以寻求最低的分销成本。
5、通过价值链体系的前向移动,对购买商实施兼并,以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二)营销成本的事中控制
最主要是针对营销人员费用的控制;及产成品资金占用,减少货运损失和及时回收货款。
(三)营销成本的事后控制
将各位营销人员的业绩和预算相比较,与往日业绩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四、对于售后服务现已成为各知名企业用于竞争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在售后服务这个环节中,人的因素占了很大部分。
(一)事前控制。首选要对负责这些业务的员工接受到非常到位的培训。包括技术上的和与用户沟通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事中控制。售后环节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人员要少而精。要求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解决问题,节约企业的成本,为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三)事后控制。这方面最主要是对用户的一些跟踪服务及客户回访工作。
五、新产品研发
新产品研发过程包括设计、试制、试销等过程。而研发成本就包含了以上一系列过程的费用。
(一)事前控制。主要是包含新产品的设计过程。要控制好以后产成品的成本,首先应该从产品设计成本着手。企业在编制设计成本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市场调查,了解用户购买力状况、市场需要量、产品流通渠道、原材料供应情况和同行业规格产品的成本价格情况等等。然后结合本企业新产品开发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新产品的销售量、销售价格、市场占有率和赢利情况,并结合产品设计成本,进行成本一功能分析,拟定多种方案进行优选,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上可靠和经济上合理。
(二)事中控制。主要是新产品的试制过程。新产品试制成本是以设计成本为依托。在计算实际试制成本时,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要一一列举,各填入研发计划成本控制单实际成本一栏,以和计划成本相比照。试制一次就要计算一次成本,以正确估量新产品成本。新产品通过鉴定后,定额成本将作为正式投产时控制成本的依据。
(三)事后控制。产品在正式投放市场之前要进行试销。通过试销。可以了解产品的使用效果和用户意见。试销有助于一项新产品能进一步打开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针对目标市场采取措施,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顾客真正实现新产品的物美价廉。
企业的成本全程控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当今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社会中,企业要生存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赚取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低成本策略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因而做好成本的全程控制势在必行。在企业成本全程控制过程中,价值链分析能够全面了解企业价值活动对产品利润的贡献,有利于培育企业持续降低成本的能力。企业必须尽快转变成本控制观念,正确运用价值链分析来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芬芬《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企业导报·上半月》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