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祖国甘当绿叶

2009-11-16王淦昌

科学启蒙 2009年9期
关键词:核物理王淦昌苏联

人物档案:王淦昌(1907—1998),江苏省常熟市人,中共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拉手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奖章。

从“孩博士”到“金博士”

1984年4月18日,联邦德国驻华使馆。

西柏林自由大学校长黑克尔曼教授代表西柏林自由大学庄重地授予王淦昌荣誉证书,以纪念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

这个被德国人趣称为“金博士”的荣誉,是专门为获学位50年后仍站在科学第一线的科学家们设立的。王淦昌是享有这一荣誉的唯一的中国人。王淦昌接过荣誉证书。在他遥远的记忆里,27岁他就成为物理学博士,当时人们都称他为“Boy Doctor”(即孩博士)。

1930年,王淦昌考取了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生,从师于杰出的女物理学家迈特内,在柏林大学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里学习、工作。他每天在那里闭门苦读,潜心于课堂和实验室。因实验室的大门晚上10点就关闭了,他常常要翻出围墙回到自己的宿舍。1933年,他的博士论文顺利地通过了答辩。

此时,希特勒篡夺了德国政权,开始推行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专政,王淦昌结束了自己的留学生活,于1934年4月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我们走了,你们有王淦昌”

回到祖国后,王淦昌马上投入了革命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回到了中国科学院继续他的科学研究工作。

1956年秋,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来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组织并领导了一个实验小组开展高能物理实验工作。1960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为中国争得了世界第一的荣誉。

就在我国原子弹研制刚刚拉开帷幕的时候,苏联撤走专家,使我国刚刚起步的核工业遭到扼杀。一位苏联专家没有忘记,中国还有一位叫王淦昌的人,他说:“没关系,我们走了,你们有王淦昌。”

隐姓埋名17年

1961年春天,刚从苏联回国的王淦昌就跨进了核武器研究院的大门,开始了长达17年隐姓埋名的研究工作。核弹研究是当时国家的最高机密,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断绝同国外的一切联系。王淦昌当时是国内外久已闻名的核物理学家,参与核弹研究使他在若干年中,不能在世界的学术领域抛头露面,不能去交流学术成果,将失去许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尽管如此,王淦昌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些条件,甚至改名为“王京”。

从那时起,直到1978年,17年里王淦昌不知疲倦地奔走。他的足迹从北京到青海高原,跨高山越沙漠,走向罗布泊,来到蘑菇云升起的地方。

永不知足的追求者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紧跟着不到三年,中国第一颗氢弹也试验成功。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在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并没有让王淦昌停下脚步。他继续进行核物理的研究,引进串列加速器,建立了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并对中国原子能研究院101研究性重水反应堆进行改建,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王淦昌还为国家提出了“863”计划,并十分重视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他是最早在我国介绍核电站的科学家之一,并以极大的热忱推动我国的核电建设,为我国核电事业迈出艰难的第一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校:阳晓婷)

猜你喜欢

核物理王淦昌苏联
王淦昌:以身许国铸长剑
“我愿以身许国!”
——纪念王淦昌诞辰115 周年
与塞西尔?德维特-莫雷塔一席谈她与中国两弹元勋彭桓武的恋情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与诺奖只差一步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