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桑巨变,自强不息

2009-11-13白小野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09年10期

白小野

历尽沧桑的60年,阔步向前的60年;60年我们经历过风雨,60年我们见证了国家的巨变。回首过去,思绪翻涌;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在祖国母亲盛大华诞之际,让我们一起回忆,让我们一起思索,让我们一起见证祖国沧桑巨变60载……

从1949年成立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风雨雨走过60年,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的不凡征程,60年的重大突破,60年的稳健步伐,60年的精彩生活,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在这60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食:日益丰富 讲究营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人们将“食”视为生活的基本标准同时也将其视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食”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社会的贫富盛衰,我们可以从中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们生活贫困,普遍粗茶淡饭甚至食不果腹。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长期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许多人营养不良,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说到粮票,也许很多同学会感到陌生。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于是粮票出现了。从那时起,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等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证种类繁多,除了粮票、油票、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甚至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资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数量都极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全面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你不妨找找看,也许你家里还保留着票证时代的记忆呢。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里,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穿:色彩缤纷 个性突出

从服饰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这也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新中国成立前,人们在服装上还保留着传统的样式。城市居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和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和长裤,有的还穿长裙。当时,人们做衣服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一度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你还记得吗?开国大典上,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引起了世界瞩目。

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姑娘们欢迎的服装。

在讲究勤俭的那个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的。手巧的姑娘按照画报上的服装式样,自己动手裁剪,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常见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左上口袋插上一支或是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度减产,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脏,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律、季节不分、男女不分是当时服装样式的特色。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成五颜六色。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和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年长的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到了90年代,人们的生活逐渐迈向小康,思想观念更为开放,服饰也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究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而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往:越往越高 讲究装修

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的住宅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如北方的大杂院、南方的亭子间等,十分拥挤杂乱,屋子小得让人压抑。在农村,北方内地多为土坯房、窑洞,南方多住茅草房,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有时人畜混居一室,卫生条件很差。

改革开放前,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建国初的破旧民居。一片片鱼鳞状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土砖砌成的,墙面用石灰粉刷得平整而洁白。但房子内部很少有装修,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

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居民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进建筑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新楼房。

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行:四通八达 走出国门

当你准备动身去国外游玩一番时,一个电话就能订购机票,全世界任你驰聘,出行的便捷不但给百姓带来方便,也给很多行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全人类住进了“地球村”。

建国初期,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则是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中小城市,只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在农村,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改革开放前,“一五”计划期间兴建了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大江南北的交通。国家整体交通水平有所提高。

那时,城市的交通资源也比较有限,人们外出除了步行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内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中国曾被称为“自行车王国”,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因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当时的铁路客运量每天超载50%,高峰时超出100%,每天有80万人站着乘火车,而全国每年积压的物资则高达1.5亿吨,南北运输的缺口达6 000万吨。

1992年,中央作出果断决定:三年内建成京九铁路,并且将南端的终点由江西九江延长到香港九龙。1993年5月2日,这条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开工了。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翌年9月1日,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钢铁大动脉跨越了九个省市,缓解了南北运输的压力,解决了铁路运输的瓶颈问题;它把即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有利于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它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其拥有量也成为衡量经济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1984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在上海兴建,并于1988年10月31日建成通车。这是我国大陆第一条全线通车的高速公路,从此掀开了我国公路建设史上新的一页。除了跨省高速公路之外,全国许多省区都在地区内修建中短程高速公路,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

现在,我们看到现代化大都市的道路可谓生机勃勃,车水马龙。交通工具也花样繁多,公交路线增多、设施改善(不仅有普通公交车,还有较为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停,私家车往来穿梭,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在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人们于不经意间发现出行的来回行程已缩短,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通畅了……

玩:高科技化 丰富多彩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智慧的启迪。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玩具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所有人小时候的游戏就构成其难忘的童年:自制沙包、布娃娃、陀螺、弹弓……到当今的变形金刚、遥控汽车、神舟飞船模型……

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那一代人来说,拥有一把自制小手枪就能在小伙伴中炫耀很久。

那时,在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们除了在百货大楼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外,也惊喜地看到儿童玩具的身影。然而,对于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普通父母而言,橱窗里摆放的玩具很长一个时期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档商品。

那时,放学之后、父母没下班之前,是孩子们的自由活动时间,好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或院子里唱歌、游戏……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孩子,还会在学校和同学一起玩一些集体游戏,这时电视也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有人开始看起了动画片。80年代末,电子玩具更加丰富了孩子们的游戏内容。

这时的玩具种类也开始增多,塑料娃娃、会跳的铁质青蛙、变形金刚、葫芦娃……开始跃入人们的眼帘;这些玩具虽然样子和功能都十分简单,但却给当时的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到了90年代,电脑、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把更多的游戏品种移植到了虚拟空间,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游戏快乐已逐渐被幻化。会唱歌跳舞的洋娃娃、遥控驱动车、遥控飞机等高科技的电动智能玩具越来越多地为孩子们接受和喜爱。

学:全面发展 学有所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的教育质量、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在飞速发展,日益兴盛的教育预示着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60年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教育,而在教育中变化最大的则是基础教育设施!

建国初期,教育条件十分落后,“一排土房子,几排泥凳子,一群泥娃子”,曾是农村学校最普遍、最真实的写照。在一些最边远的地区,很多孩子都上不起学,也没有好的地方上学。

教育设施的落后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那时,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多少课程,教学质量十分低下。

学校课程单一,只有语文和数学等少数几科。以前的孩子是读了初中,就很少有上高中的,读了高中,考不上大学,就没有任何出路。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完全改变了。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出现,很多学生已经彻底摆脱了当年的“独木桥”困境。

建国初期,教师主要是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先生”,还有就是当时初中、高中毕业经过培训后分配到各个学校的年轻人,学历比较低。而今,许多硕士、博士走上了中小学的三尺讲台。

60年间,教学环境在变,教学设施在变,师资质量在变,教育的理念也在变。

以前的教育一直是应试教育,老师教得死板,学生学得死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考试。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逐渐在全国普及开来,并迅速深入到课堂之中。

原先上学的孩子只有语文、数学这两门课!60多年后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就要学习十几门课程,课余还要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2008年9月1日,一个必将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是几十年前许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座里程碑的背后是中国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提速!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岁月轨迹,是一条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强国富民之路。中国,你曾历经沧桑,而今步入辉煌!你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在这个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60华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为祖国母亲祝福、歌唱!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