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是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9-11-13

中国经贸 2009年18期
关键词:煤矸石煤炭

孙 杨

摘要:我国的目前煤炭资源现状并不乐观,由于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大部分煤炭不经分选就直接燃烧,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给国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大量的开采与严重的浪费,也直接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炭企业;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大型的煤炭企业认识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如云南省圭山煤矿通过对污水进行回收利用,取得了节能降耗和保护生态环境双重效益;平煤集团作为我国规划建设的十三家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 于2005年成为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批准的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经济试点单位的煤炭企业。本文将对平煤集团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使其的成功经验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一、平煤集团概况

平煤集团公司于1955年9月8日建矿,是新中国自行勘探设计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煤炭基地。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以煤为本,煤、电、焦、化、建材协调发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现拥有矿井31处,煤炭生产能力4000万吨/年;选煤厂15座,煤炭入洗能力2000万吨/年;焦炭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自备电厂装机总容量120万kW,另有4座瓦斯发电机组,装机容量0.8万kW,2座焦炉气发电站,装机容量1.3万kW。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年产80万吨甲醇生产企业、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糖精生产线和世界先进、国内最大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全国最大的碳化硅精细微粉生产基地。企业资产总额超过500亿元,在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39位,在全国煤炭采掘业及采选业中位列第6位。

二、“3+2”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平煤集团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提出了“以煤为本、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借助国家把平煤列入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机遇,逐步探索和构筑了符合煤矿实际的“3+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3”即为:以独立项目或矿点为基础的“点循环”,以相关产品或产业链延伸为主体的“线循环”,以园区多项目综合布局、集中循环利用为平台的“面循环”。“2”即为:一是树立新型资源观,注重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无形资源与有形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依托实业创造性地实施煤炭企业资本运营,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搭建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和规模平台。

1.以独立项目或矿点为基础,形成遍布矿区的资源综合利用"点循环"

(1)以煤炭生产为根本,优化设计,合理布局,创新工艺,精采细收,采区资源回收率达到80%以上。

(2)加大煤炭洗选力度。可入洗原煤入洗率达到85%以上,以用户需求为标准,生产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系列产品,高端、中端产品装车外运,低端产品就地转化。

(3)推进煤层气综合利用。按照先抽后采、有采必抽、抽用并重的原则,建成33个瓦斯抽放站,年瓦斯抽放量达6400万立方米,建成4座瓦斯发电站,装机容量达到8000kW,瓦斯抽采利用率逐年递增;

(4)加大设备修旧利废力度。近年来强化机电设备、综采综掘大型设备的修理和技术改造力度,规范修理程序,切实提高检修质量,共投入资金4亿元,修理和改造设备4万多台,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证了矿井设备接替和安全运转,使价值15亿元的设备延长了服务年限,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

2.以相关产品或产业链延伸为主体,形成资源梯次开发利用的“线循环”

坚持“以煤为本,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形成以煤炭及相关产业链延伸为主体,以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吃干榨净为特征,“三条产业链”梯次开发利用的线循环链条。

(1)以煤矸石、煤泥利用为源头,形成煤—电、热—建材产业链。

利用以前废弃闲置的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发电,建成和在建综合利用电厂6座,总装机容量110.5万kW。建成了4×500kW瓦斯发电厂四座,6×0.2万kW 焦炉气发电站一座。年处理煤矸石、煤泥等低热值燃料240万吨,年利用瓦斯1600万立方米、焦炉气8640万立方米。这些综合利用电厂一方面满足矿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另一方面为矿区进行集中供热,替代大量燃煤小锅炉,并且利用电厂余热为矿井实施降温,实现安全生产。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发展新型建材。平煤集团瑞平石龙水泥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单产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年产水泥熟料310万吨。目前,平煤集团现有煤矸石砖厂7座,粉煤灰混凝土砌块厂2座,年生产煤矸石砖5.2亿块,粉煤灰混凝土砌块50万立方米。

(2)以煤炭焦化为起点,形成煤炭—炼焦—焦油加工—炭素化工产业链。

平煤现有焦化企业5家,年产冶金焦1000万吨、焦油45万吨、粗苯11万吨、化工用纯氢气800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6000万立方米,同时还生产炭黑、工业萘、纯苯、甲苯、二甲苯、煤沥青等多种煤化工产品。已建成的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2.2万吨、高功率石墨电极1万吨项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

(3)以煤炭气化为起点,形成煤炭—气化—精细化工产业链。

近年来,平煤集团加大煤化工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年生产规模为甲醇80万吨、碳铵30万吨,合成氨18万吨、尿素30万吨、离子膜烧碱15万吨,糖精8000吨。为综合利用天宏焦化公司富余的6000万立方米/年焦炉煤气,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焦炉气非催化转化制合成氨原料气"装置,年产合成氨2.5万吨,节约无烟块煤4.25万吨,降低成本700多万元。2006年建成的三源制氢公司每小时可分解1万立方米的焦炉气,年用气量达8000万立方米,使天宏焦化公司富余的焦炉气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为综合利用飞行化工公司每年排空的6000多万立方米二氧化碳,建成了20万吨联碱项目,既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又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2007年7月11日,平煤集团与驻马店蓝天集团控股组建了目前国内甲醇生产规模最大的平煤蓝天化工股份公司,共同打造中国中部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4)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矿区环境质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采用煤矸石充填工艺,对已排除积水的塌陷地,平整复垦还耕;对无法排除积水的深水位塌陷坑开挖鱼塘,塘中养鱼,塘边种植蔬菜、瓜果。1992年以来,平煤累计投入资金1.16亿元用于塌陷地治理,复垦土地11000亩。利用矸石山有利地势,对离矿院或职工生活区较近的矸石山进行了美化建设。平煤现有矿井水净化厂16座,其中供水总厂是全国最大的一家尾矿水处理厂。每年使3800多万吨乌黑的矿井水经处理后复用于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目前,矿井水的复用率达到70%,已成为矿区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

3.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建设为平台,形成产业集群、布局合理的"面循环"

(1)加快平顶山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

毗邻平顶山矿区南部叶县境内,有我国东部第二大井盐田,远景储量高达2300亿吨,市区周边有白龟山、昭平台、燕山等四座大水库,常年保有库容25亿立方以上。难得的煤、盐、水三大资源伴生于一个地区,使平煤集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煤盐联合化工的条件。目前,我们已获得储量超过20亿吨的盐资源,规划以煤、盐资源为基础,通过发挥煤化、盐化、焦化、煤电等产业的共生耦合作用,集中利用资源,综合产业布局,发展石油替代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建设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园区总规划投资245亿元,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216亿元,可转化煤炭1000万吨、利用井盐300万吨。目前,盐化公司6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已建成投产,30万吨PVC及配套25万吨离子膜烧碱等项目已开工建设,80万吨电石渣水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准备开工建设。

(2)加快开封精细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

目前在开封地区已建成了以煤、盐副产品为基础原料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我们将通过对工业盐和煤焦油的系列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糖精系列产品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4.开发建设汝州和禹州煤电建材工业园

我们规划在汝州、禹州矿区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项目,按照资源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路线,构建"煤炭—洗选—炼焦—电力—综合利用"等区域闭合的连续生产体系。

5.加快建设坑口电厂循环经济产业园

依托平煤坑口电厂,以洗煤副产品—煤泥和洗矸发电为主线,余热供暖、制冰降温,废弃物(粉煤灰、炉渣)制造新型建材,污水处理,为坑口电厂发电提供循环冷却水。

6.开发建设驻马店蓝天化工产业园

平煤蓝天化工公司是平煤控股的以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年产甲醇80万吨,约占全国甲醇产量的13%,是全国重要的甲醇生产基地和国家甲醇燃料试验与应用试点企业。我们将通过建设煤化工产业园,打造中国中部最大的煤化工基地。

三、平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取得的成就

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平煤的资产总额从125亿元增长到396亿元,相当一个平煤变了三个。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145亿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500多亿元。2008年非煤产业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煤炭采选业,达270亿元,占整个销售收入的54%;发展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不可低估的,平煤通过2006年建成的10个重点循环经济项目,目前年综合利用煤矸石,煤泥,煤灰等固体废弃物214万吨,综合利用瓦斯1600万立方米。

猜你喜欢

煤矸石煤炭
有脸面的颜值
浅谈煤矸石资源化利用
红色警报——煤炭
煤矸石综合利用应重视需求导向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
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
路基填筑施工中煤矸石关键技术分析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