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2009-11-13陈祥东
陈祥东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大部分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出口企业首当其冲,销售额急骤下降、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库存产品积压严重,资金缺乏,经营举步唯艰。本文从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的严重影响出发,剖析了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情况下,需要急切解决的几个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小企业应付金融危机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
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由虚拟经济逐步转向实体经济,沪、深股市指数降幅达到70%以上,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大大缩水,对非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也很普遍。对进出口业务依赖较重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市场形势急转直下,需求不足,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货款不能及时回笼,流动资金不足,导至企业开工不足,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一、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重大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可概括为“三大三小”: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大,对内向型企业影响小;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小;对无战略准备的企业影响大,对有准备的企业影响小。
1.企业出口遭到严重打击。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自然波及中国的出口,中小企业大多是从事出口业务的,出口业务的大幅下降,销售额的减少,资金流动不顺畅,更谈不上进行资本运营,扩大生产规模,这样就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存货堆积在仓库里面,占用了资金,企业缺少活力,经营举步维艰,甚至破产、倒闭。
2.销售问题。金融危机引起的国内经济低迷,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也相应降低了,消费需求能力也由此急骤下降,企业以往的老客户不买或者少买自己的产品了,新客户又不能在短时间找到,产品销售就成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产品的积压,必将引起流动资金不足,企业只能是减产或停工。另外企业缺少资金,企业就不能扩大再生产或维持生产,进而陷入经营危机。
二、面对金融危机,中小企业急需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形势下,对中小企业来说,各个行业都各具优势,情形相差不会太大,或在规模和产品品质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可以用价格和销售占有额来平衡,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各企业对此认识可能大不一样,各个企业采取的策略会存在差异,有的企业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危机中抓住发展机会,而部分企业只能消极等待,等待危机过去、经济的复兴。我国在加入WTO之前,为发展经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如税收减免、厂房用地土地划拨费用的优惠,行政审批程序简化等举措。这样,中小企业(特别是沿海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程。但是最近两年,这种局面开始逐步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低成本生产模式逐步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甚至成为障碍;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承受能力较差,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准备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便在金融危机中稳步前进。
1.首先中小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成本优势,在经营发展战略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一直在国际市场上起不到重要地位。
2.其次中小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业务为主的中小企业,需要合理引进一些熟知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人才。 在我国外汇管制改革以前,出口业务基本没有什么汇率风险,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风险也不大,在这种宏观经济面比较好的局面下,几乎不会遇到国内外市场和银根突变的问题。
3.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体制融通之下,中小企业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国内、国际金融政策的变化。企业了解国内、国际金融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企业制定对外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外贸企业。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观注国际“银根变化”。
三、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1.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就是指一切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并最终能够有效增加企业收益的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和制度的改进。它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是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功能性的创新,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创新一般会采用两种办法:一是自主研究与开发;二是直接购买研究成果或开发成果。
2.寻求差异,发展优势产品,广开营销渠道:首先中小企业承包要进行大量详细的市场调查,把握市场不断变动着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集中重点,提供适应于市场需求和消费时尚的新产品;其次中小企业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即要寻求国际市场的机会,又要强烈关注内需开辟新战场,对于原来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可以从国际战场转到国内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成本领先,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中小企业应成为所在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生产的厂家,成本领先对企业的竞争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别具一格”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各类产品之所以能大量涌进美国市场,主要是依赖于其低廉的价格。
4.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的竞争,按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度引进三高人才,增强企业实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用高级专业管理人才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与流程再造;用高级策划人才促进产品营销;用高级技术人才推进企业升级和转型。中小企业要在危机中生存,应努力提升管理模式,成本、竞争力必须优于竞争对手,而开源节流、增收减支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保障,降低成本是生存之道,企业在现金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应重新审视并调整年度费用预算,削减不必要开支,尽可能维持生产能力,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