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古诗的新教法
2009-11-12金萌
金 萌
很多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古诗结构严谨,含义深刻,教学中教师会大费口舌讲解历史背景,逐字分析诗句意思。经常是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不久前,我听了王自文老师教学的《古诗二首》,王老师的新型上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在写景古诗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景物,再找出景物的颜色,然后抓住重点字词读活画面。这样的古诗教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现就以《望天门山》一课的教学为例,略述一二。
一、找出景物,初读诗文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写景古诗大多直接点明所要描绘的景物。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描写了湖面、秋月、洞庭山等景物;袁枚的《所见》刻画了牧童、黄牛、蝉等景物,栩栩如生。而且,古诗中景物的称谓与现代文相差不大,初读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便能顺利找出景物。此举既消除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又为深入学习古诗做好了铺垫。《望天门山》一课,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诗中望景”的:
师:李白在天门山望见了什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准字音,再拿出笔把看到的景物画下来。(生边读边画)
师:谁来说说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中写了“楚江”。(师板书:楚江)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中写了“水”。
师:这水便是楚江中的水。
生:我从“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句中找到了“青山”。
师:这两岸的青山叫什么?
生(齐答):天门山。
师:对,天门山不是一座山,是由两座山组成的,江北的叫西梁山,江南边的叫东梁山。(板书:天门山)
生:“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中写了“孤帆”和“太阳”。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写了太阳?
生:“日”字。(师板书:孤帆日)
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出景物,并结合教材实际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这些景物的具体特征,辨析景物称谓在古今用词上的区别,教师将点拨指导融合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了学生。
二、重现颜色,感知诗意
细细品读写景的古诗,会发现这些诗之所以能让读者感到美,是因为诗中蕴涵了丰富的色彩。我在教学写景古诗时,先让学生感知景物,再回到诗文中,让学生读出诗中所蕴含的颜色,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加深学生对诗中景色的印象。诗中所描绘的色彩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就可以了。如杜甫在《绝句》一诗中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中就直接描写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但有些颜色是隐藏在诗文里面的,需要细细体会才能发现。如“西塞山前白鹭飞”这一句诗,除了直接写了“白”色之外,还隐藏着山的“青”色,天的“蓝”色,因为只有在青山蓝天的映衬下,白鹭才显得那么优雅,那么美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在《望天门山》一诗的教学中,学生找出了景物之后,我是这样带领学生去“诗中寻色”的:
师:同学们真不错,才读了几遍,就找出了诗中的景物。那么这些景物和颜色是怎样的呢?听我读,边听边想。(教师配乐朗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想)
师:谁来说说你眼中的天门山是什么颜色的?
生:青色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两岸青山”中的“青”字看出的。
(教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板画了天门山)
生:我知道江是碧色的。
师:你是从“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中读出的吧!但是现在咱们一般不说碧色,碧字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用“碧”字组个词吗?
生:碧绿、碧蓝。
生:碧海蓝天、碧空万里。
师:那这里的碧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生:碧蓝的楚江。
师:那好,我就用蓝色的粉笔画出楚江水。(师板画)
生:我还知道帆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师:诗中没有写出帆和太阳的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想出来的,平时见到的就是这样的。
师:是的,根据以前的经验想象出景物的颜色,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唤醒学生的思维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设计离学生思维发展区最近的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在上述教学中,让学生依托原有的知识水平寻找诗中蕴含的色彩,正是遵循了这一教学规律。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通过丰富诗文的画面,让诗歌在脑海中丰满起来。
三、品读字词,读活画面
找出了诗中所描绘的“景” “色”后,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然而,此时的画面是静止的、平面的,要让这些画面动起来、活起来,就需要深入品读诗文,教师要协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的理解,领悟诗中的情境,让诗里有风生水动、有花开鸟叫。如《望天门山》一诗中,我抓住了“开”“回”“出”三个字让学生进行品读,下面以“出”的品读为例,加以阐述:
在引领学生理解“出”字时,我预设了四个递进层次的教学环节。①通过比较句子,理解“出”的意思。出示句子“两岸青山相对立”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让学生读读比比,说说“出”的意思。通过比较学生知道“立”是站在那儿不动,“出”字突出了两岸青山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②联系下文,探寻“出”的原因。“山原来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会动起来呢?”“李白是站在哪里看风景的?”问题一出,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打开了,有的认为山脚下有水在不停地流动,让诗人产生山在运动的错觉。有的认为远看时山是矮的,近看时山是高的,诗人的观察由远到近,因而让人感觉山在长高,所以山动了。还有的结合“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认为诗人是站在船上由远而近向山驶来,山慢慢地向诗人靠拢,因而感觉山向人走来了一样,所以山动了。③动作演示,重现“出”的效果。找到了山“动”的原因后,教师让学生以两手掌似天门山相对而立、演示山“出”的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又有了新的认识,李白乘舟远望天门山时,两山连于一起,似乎成了一座山,当船越驶越近,两山渐渐高大起来时,楚江把天门山也慢慢地分开为两座山,就像两扇门一样慢慢地打开了。④反复诵读,体悟“出”的意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反复地读,不同形式地读,在读中升华理解,在读中享受理解!
从景物到颜色再到读活画面的学习过程,打破了逐字逐句讲解分析的传统古诗教学方式,由易到难排列了学习目标,便于教师指导点拨,保护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无定法,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定然还有许多。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古诗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撰写成文,只为抛砖引玉。
(浙江省义乌市徐江小学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