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呼唤人文关怀
2009-11-12金姝娟
金姝娟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不但要有快速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要能够灵活果断地采用恰当有效的策略,顺应学生的思维,积极有效地推进教学发展的进程;要善于驾驭课堂,作学生学习的导航者,确保学生的开放思维、开放讨论、开放交流始终围绕教师设计的轴心展开。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充满人文性的课堂评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常常是“盖棺论定”“一锤定音”,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态势,告诉学生“船已到岸”,或强拉学生“回头是岸”,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语文课堂呼唤教师合理的、充满人文性的言语评价,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笔者以为,在我们的课堂评价中应尽可能做到:
一、用真诚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需要的是有心理安全、情感安全的课堂,不用随时担心教师的教鞭、同伴的嘲笑,能够保持愉悦的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五年级《江雪》教学片段。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后,教师提出:“你能正确地读读这首诗吗?请试一试吧。”学生读完后,教师又说:“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吗?”让同桌互读互听,教师在一旁察言观色听读音。然后,教师又点拨学生:“你觉得这首诗中,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从而引出“蓑、笠、翁、万径”等字进行正音,很自然地用“这个蓑笠翁在干什么呢?让我们到诗句中去寻找答案吧”一句,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又说:“怎样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大家有什么建议?”这时,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边读边想;有的说可以画图;有的说可以吟诵;还有的说可以看课后的注解,先理解字词,再连起来想想诗句的意思等等。教师满意地说:“你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多,而且非常有用。那好吧,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离开座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请教别人。”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很快就进入了“品读诗句,感受寒江独钓”的氛围。
“你能正确地读读这首诗吗?请试一试吧。”用的是激励的语言;“愿意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吗?”用的是商量的语气;“你觉得有没有需要提醒别人注意的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用的是征求的口吻。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从而激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样,教师一句“怎样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大家有什么建议?”激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因此,他们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学习主人的意识。“我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离开座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请教别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又得到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这样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需要教师彻底转变观念,抛弃师道尊严,使学生成为我们的朋友。
二、 用灵动的智慧寻找评价的生成点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整体入手—综合推进—回归整体,其过程将语言训练、语感培养、思维发展、情感陶冶等有机融合起来。当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去参与课堂活动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评价的生成制造空间,用灵动的智慧寻找评价的生成点,给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
传统的课堂教师牢牢盯住自己预设的环节,只要学生稍有偏差就会迅速调控,把学生拉回预设的轨道,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预设,学生只不过是教师完成教案的配角而已。
在教学《画家与牧童》一课中,学生体会“戴嵩是个著名的大画家”,都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人们夸奖他的这一部分,在预设中本来是要求学生抓重点词“纷纷夸赞”的意思来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可看到孩子们感兴趣于你一言、我一语的角色体验,教师就干脆让孩子们选自己喜欢的一个文本角色来模仿夸一夸。有了表现的机会,孩子们读得声情并茂。这时,教师大力肯定,并向孩子“挑战”:“你如果在场,你会怎么夸啊?”这下孩子的创造欲得到了激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绝妙之作”等一系列夸赞的好词佳句如汩汩泉涌。在充分赞赏之后,教师故作神秘:“课文中哪个词描写了刚才你们夸奖的场面?”学生自然就找到了答案,为进一步从侧面体会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顺其自然表现,游历于文本内外,学生的兴奋点得到了激发,在情境中丰富了语文的经验和交流,抓住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这样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语言锤炼和文本的理解得到了有机的融合。一次开放的评价关注了兴趣点,代替了遏止断然,由此生成的是人、文、情的合一,这不正是我们语文课堂关注的吗?
三、用延缓评价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
每一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延缓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着力展示学习的原生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教师要站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延缓评价的作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想时,教师总是喜欢立即给予最高评价,而实际上这种过早的评价将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限制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学生会费劲去揣摩自己的答案是否与教师心中的答案相接近。如果教师经常以个别优等生的思维结果代替全体学生的思维,那么大部分学生会因此养成思维的惰性。实施延缓评价,要让每个学生着力展示学习的原生态,我们的教师则要智慧地闪在一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之间的各种想法会自由地碰撞,产生一些新的设想,擦出几朵闪亮的智慧火花。当学生对别人的结论产生异议时,教师更要实施延缓评价,制造思维活动交流互动、交叉碰撞的活跃气氛,以商讨的口吻与学生共同切磋,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进一步思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学情。
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出示句子:“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请学生将它与书上的句子“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作比较。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老师这样说“不行”,看来学生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语感培养得不错。于是,我满脸笑意地请大家说说理由,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高高地举起了小手。我请了一位手举得最高的小朋友,他大声地回答:“我认为老师这样说也行。”我心里一惊,其他同学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尽管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提醒自己要镇静,不要急着表态,让学生把话讲完。于是,我满脸带笑,等待他的下文。“葫芦叶上有更多的蚜虫,叶子的汁水被蚜虫吃了,葫芦肯定是要变黄的,最后的结果葫芦也肯定是要落光的,所以我认为金老师说‘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是行的,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多么严密的逻辑,多么深刻的理解,我还没来得及对他的发言表示赞叹,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也认为老师这样说是可以的,只不过,老师说的这句用词没有书上这句来得丰富。”“对,老师说的这句话里看不出葫芦变黄的速度,也看不出葫芦是怎么落下来的,像书上这样写就更好了。”
多么精辟的见解,全班学生不由得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师的延缓评价,让学生们充分展开讨论的过程,展示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教师的延缓评价,让学生们充分展现了鲜活的学情,锤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课堂教学是情感、经验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在新课堂中,教学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
(浙江省义乌市教研室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