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的路径、成就与经验

2009-11-12赵德馨

百年潮 2009年10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赵德馨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路径,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老人,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之”字形路径

在这60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凯歌行进、停滞徘徊和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呈现出一条“之”字形路径。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957年,这是胜利连着胜利的阶段。

主要的胜利有两个:一是通过土地改革和接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接着通过三大改造,变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这两次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使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1952年,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已超过历史的最好水平。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经济遭受战争破坏的时间之长,破坏之严重,是同一时期世界上所仅见的。1950年之后,恢复速度之快,恢复所用时间之短,也是仅见的。它是这个时期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之后,接着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56年,以四年时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1956年为1029亿元,4年间增长51.34%,平均每年增长10.9%。这也是奇迹般的成就。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在开展经济建设时兼顾了人民生活,加上分配制度的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1952年职工工资比1949年提高70%左右,同时在职工中实行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和各种福利制度,职工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农村,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无地和少地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3500万吨粮食的地租。1952年农民收入比1949年增加30%以上。

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根据经济计量分析与国际比较专家安格斯·麦迪森的估算,1956年与1950年相比,中国GDP增长56.3%,世界GDP增长34.2%。中国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1950年为4.6%,1956年升至5.4%。按人均计算,中国1956年比1950年增长37.5%;1950年中国人均GDP为世界平均数的21.2%,1956年升至24.3%。从19世纪以后,中国GDP在世界GDP中占的比重,以及中国人均GDP与世界人均GDP之比,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50年起开始出现上升。这是一个重大转折。

但是,胜利中潜伏着失败的因素。1956年,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调节体系以及政企合一的企业模式初步形成。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也让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产生了骄傲情绪。这些均为接下来的挫折埋下了伏笔。

第二阶段:1957—1978年,这是出现诸多挫折的阶段。

1957年冬开始“大跃进”,由此引起大调整,直到1964年,国民收入的绝对量才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紧接着,1966年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这两次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就经济增长的速度而言,这一时期GDP年平均增长6.1%,似乎不慢。但是,这比社会制度相同的苏联东欧各国的平均数慢,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也慢,比亚洲“四小龙”更是慢得多。据麦迪森的计算,这一时期中国GDP在世界GDP中占的比重由5.4%下降到4.9%,低于1952年。其间,1976年为4.5%,低于19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低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是后进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最有利的时期之一,也是追赶最成功的一个时期,中国在这个阶段丧失了这个机遇。

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了给重工业建设筹集资金,国家实行以牺牲当前消费为手段的高积累政策。再加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部分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很缓慢,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了。1957—197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名义工资由637元增加到644元,仅增加7元,实际工资则减少了14.8%。若就实际消费量而言,全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费的主要消费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在生活服务条件上,零售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及其从业人员大大减少,这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经济,正像邓小平概括的:“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1979年起直至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1979年以后,中国开始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在中断了近30年后被重新启动。在理论上,经历了从中共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三大“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再到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至此,市场化改革成为全党、全民族的共识。与此同时,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

改革和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1978年,中国GDP只有3645亿元,2008年上升至30.07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9.5%。其中,GDP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到2006年,中国GDP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2008年又每年增加4万亿元以上。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速为3.0%。中国这一时期的增速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平均增速(分别为9.2%和8.5%)还高一些。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近10倍。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90元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1978—2 0 0 8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578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了6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也增长了6倍多。

我曾经负责湖北省地方志的编撰工作,同省一级干部交往颇多,常常一起谈到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他们最难接受的是邓小平讲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间中国社会基本处在停滞和徘

徊的状态。这些昔日的省长、厅长们反复和我说,在这20年里面,他们艰苦奋斗,是做了大量工作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慢,成绩也不小。他们说的是事实,也是有道理的。但关键是根据什么标准,从什么角度看问题。我拿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不管你们说做了多少工作,增长有多快,老百姓心里有本账,在统计表上也反映出来了,这20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改善,大多数人是下降了。最终,绝大多数省长、厅长们接受了邓小平的看法,原来的路子走得不对,的确需要改革。

辉煌的成就

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路径,但从总体上看,成就仍然是辉煌的。这仅从GDP总量和人民生活两个方面的纵向(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期)与横向(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比较中,便能得到说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52—2007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8.1%。在这么长的历史时期,达到这样高的增长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十分罕见。200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30.07万亿元,升至世界第三。

中国6 0年的经济增长,一改中国经济增长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面貌。据麦迪森估算,从1820年到近代最高的1936年,中国GDP年均增长仅为0.3%。而1952—2003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6.1%,其中,1952—1978年为4.4%,1978—2003年为7.9%。中国的人均GDP也在迅速提高。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48元,尚不及公元1000年时的450元,2003年增至4803元,比1950年提高近10倍。中国人均GDP与世界人均GDP的差距迅速缩小。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1.2%,2003年升至73.7%。

在GDP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旧中国留下来的是一个现代工业很少的产业结构。1949年,农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84.5%,工业占15.5%。其中,轻工业占11%,重工业只占4.5%,轻重工业之比为7:3,显然偏轻。经过60年的努力,产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三大产业比例逐渐走向协调。2008年,在GDP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1.3%、48.6%、40.1%。数据反映出中国已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52年,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为12.5%,1978年为17.9%,到20 08年,上升为45.7%。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开始了由城乡分割向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转变。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政要纷纷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危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谈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对一个专门研究经济史的人来说,是一个老题目。但不同时期写,内心感受是不一样的。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上级布置了一个政治任务,让我写一篇文章,讲这10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我当时的心情是很不好的,正饿着肚子呢!统计数据再漂亮,也不能服人。这篇文章成为我研究写作中间的一个污点。今天讲6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不仅是根据上述数据,也是根据切身感受,以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来写的。

宝贵的经验

1949年以来,中国发生了两次社会经济形态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正面的和反面的经验。其中,以下两条甚为重要。

第一,指导思想是第一重要的,科学发展观是60年经验教训的理论结晶。

60年经济发展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正确,经济发展就速度快、质量好,反之,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不正确,经济发展就速度慢、质量差。对于经济的发展来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第一重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经历了高—低—高的“之”字路,其直接原因,是经济结构经历了合理—不合理—合理的“之”字路,而根本原因则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变化经历了一条“之”字形路径。

执政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决定经济发展,这是中国的特色。60年来,在中国执政的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她具有严密的自上而下直到基层的组织和严明的纪律,全党保持高度一致,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各级政府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对经济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计划。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现代欧美国家都不可能发生。中国古代也有经济思想,但那时候没有政党,基本上是私有经济、个体经济,经济思想的影响是很有限的。现代欧美国家各种经济思想观点不断涌现,有些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些国家是多党制或两党制,政党之间相互制约,而且三权分立,特别是总统或者总理和议会相互牵制得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种经济思想很难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80多年来实践的理论结晶。这种理论的获得,标志着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事业的规律已经了解得比较多了。如果说过去的60年,我们是处在孙中山先生所说“不知也要去行,当中必走许多之字路”的阶段,那么,今后,我们就开始迈入“知道了以后才去行,是很容易的”的阶段了。

第二,从国力出发,好中求快,确定经济发展速度。

前一阶段,为了修订新中国经济史,我到西北跑了一个多月。从甘肃敦煌到新疆哈密坐汽车,300多公里一望无际,是一条直线,这是一种道路。最近,我到贵阳参加一个经济史研讨会,从贵定坐汽车到贵阳。我坐在司机旁边,看着司机不断调整方向盘,左一下,右一下,不知道转了多少弯。这又是一种道路。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我觉得大体相当于从贵定到贵阳这条路,起伏很大,不断地被迫调整。1953—1978年的26年间,经济大幅波动和调整的情况发生过5次(1953年的“小冒进”,1956年的“冒进”,1958—1960年的“大跃进”,1964年的“大增长”,1969—1970年的“三突破”)。其中,最突出的是“大跃进”和由此引起的大调整,这是众所周知的。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也有过5次高速增长(1978年、1984年、1987年、1992年和2003年)和随后的调整。这其中,一般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是1988年价格闯关失败和随后的三年治理整顿,以及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的经济过热和随后的经济“软着陆”。最近的一次高速增长周期为2003—2007年,这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4年4月,政府开始实行调控措施,由于中央政府措施缓和,地方政府扩张冲动强烈,调控未能到位。从2008年起,经济增长率下降,从2007年的13%降到9%,这是一个4个百分点、1万亿元左右的GDP调整,调整幅度很大。世界银行预测20 09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5%。即使实现“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率仍在继续下滑。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受人欺侮。国穷民贫,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因此,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群众,均希望经济快速发展,慢了不行。但是,经济发展速度受物质条件,即国力的制约,并非想快便能快。60年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超越国力高速发展,经济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必须进行调整,放慢速度,从而造成经济大起大落。仅仅从经济上算投入产出的账,这是一种低效益的快;如果再从社会的角度全面算账,这种快是以能源资源高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快。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许多资源难以再生或不可再生,这是一种“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快,是当代人求短期快而后代人不得不长期慢的快。由于空气、水等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它们一旦被污染,恢复起来很难,治理的时间很长,费用很大。在这种快的过程中,破坏了资源,破坏了环境。这是一种危及生存与健康的快。这种快是“快而不好”,是一种不能持久的快。

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究竟以多少为宜,不少经济官员和学者都曾做过研究,并提出建议。1990年,我对1949—1989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波动状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作了一番考察后,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以在6%—7%之间比较适宜。1995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GDP年平均增长率是6%。2005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提出的是7%(后来全国人大通过的是7.5%)。这是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实际为依据,经过计算与论证的科学决策。这也是一种没有水分的快,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责任编辑汪文庆)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