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爱因斯坦与达·芬奇的求职信

2009-11-12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17期
关键词:阁下大公大炮

朱 艺

爱因斯坦和达·芬奇,两个世人皆知的奇才。前者拥有高智商,用自己的大脑探寻出宇宙奥秘;后者更是才华绝伦,可以设计飞机大炮,也可以画出《蒙娜·丽莎》。

两人尽管生活年代不同,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也大不一样,却至少有两件事是相同的:第一,他们都将人脑智慧演绎到了极致;第二,他们都需要工作。也许你也曾听过,爱因斯坦的求职过程充满了艰辛,而达·芬奇却一帆风顺。那么,求职路上两位绝顶天才的差别在哪?看过他们的求职信,也许会有答案。

1900年爱因斯坦以优秀的成绩从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毕业,毕业后,他希望进入大学任教,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研究物理学。于是爱因斯坦向德国伟大的化学家,被誉为“科学伯乐”的奥斯特瓦德求助,希望得到一个助教职位。他在求职信中这样写道:

由于我受了您写的《普通化学》的启示,写了一篇关于毛细作用的论文,我很冒昧地寄一份给您。同时,我很唐突地问一下,您是否要雇用一位数学物理学的助手。我这样冒昧地请求是因为我没有钱,而且只有这样一种工作才能给予我深造的机会。

我们不能说爱因斯坦的这封求职信没有技巧,他先说自己的文章是受《普通化学》的影响,不露声色地把奥斯特瓦德吹捧一番,之后才提出要求。这种“攻心为上”的策略在今天同样能让雇主非常受用。

但年轻的爱因斯坦犯了一个如今毕业生也常犯的错误,即没有将自己的闪光点很好地展现出来。求职信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低姿态,除Z--篇论文,很难体现自己的过人之处。这样直白地乞求一份工作,即使是天才恐怕也会被人忽略。果然,伯乐并没有给爱因斯坦回信,这次求职以失败告终。

相比之下,达·芬奇更懂得王婆卖瓜的道理。1482年,30岁的达·芬奇离开故乡佛罗伦萨,来到米兰。他给当时米兰的最高统治者,米兰大公鲁多柯斯佛查写了封求职信,希望谋得一个军事工程师的职位。

尊敬的大公阁下:

来自佛罗伦萨德作战机械发明者达·芬奇,希望可以成为阁下的军事工程师,同时求见阁下,以便面陈机密:

一、我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可用来野外行军。这种桥梁的装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坏敌军的桥梁。

二、我能制造出围攻城池的云梯和其他类似设备。

三、我能制造出一种易于搬运的大炮,可以用来投射小石块,犹如下冰雹一般,可以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和混乱。

四、我能制造出装有大炮的铁甲车,可以用来,中破敌军密集的队伍,为我军的进攻开辟道路。

五、我能设计出满足各种要求的地道,无论是直的还是弯的,必要时还可以设计出在河流下面挖地道的方法。

六、倘若您有在海上作战,我能设计出多种适宜进攻的兵船,这些兵船的防护能力很好,能够抵御敌军的炮火攻击。

此外,我还擅长其他民用设施。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意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

向阁下问安!

达·芬奇

米兰大公收到信后不久,就面试了达·芬奇,随后正式聘他为军事工程师。达·芬奇这封求职信之所以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只因他让米兰大公相信自己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达·芬奇很明白雇主的需要:当时米兰大公封地周边强敌环伺,战事一触即发。达·芬奇描述了自己在军事工程方面的技能。以此传达一个信息:我会帮助您打赢战争!可见,好好阅读并理解招聘启事是何等重要。其次,达·芬奇的信中充满了自信——整封信以6个“我能”贯穿,逐条地列举了自己在军事工程方面的才能,语气坚定。这种非我莫属的自信正好满足米兰大公的求贤如渴,同时也引发了他的好奇心,要见见这位奇人。

同样是靠求职信找工作,23岁的爱因斯坦和30岁的达-芬奇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两位智慧巨人的经历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对雇主和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仍然适用。

(摘自《齐鲁晚报》)

猜你喜欢

阁下大公大炮
流浪狗和大炮
请大公鸡帮忙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法官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声波大炮
三十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