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戏剧教学的规律,提高学生鉴赏和探究的能力

2009-11-11李文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摘要】戏剧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较多的误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遵循戏剧教学的规律,抓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鉴赏和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戏剧教学 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

“老师,学戏剧有什么用啊?”这是刚进入戏剧单元的学习时,一个很喜欢语文的尖子生提出的问题,尖子生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其他学生对戏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其实,不仅学生不爱戏剧,很多老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再加上对戏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教学中违背戏剧的规律:对剧本一读了之者有之,将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解读者有之,课堂上着力讲授戏剧知识者有之,不顾语文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者亦有之……

由于教与学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戏剧教学学生不爱,老师无奈,最后变成走过场,效率低。

我认为戏剧教学应该在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求得一个黄金平衡点。中学的戏剧教学,既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戏剧艺术自身的特点;但戏剧教学首先应该姓“语文”,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学戏剧教学,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要围绕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进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两个单元的戏剧教学中我遵循戏剧教学的规律,采用三步走的方法,既突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读、写,又利用现代多媒体观赏、模仿,并且还让学生改编、创作,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一、重视诵读与演唱,突出戏剧的文学性

中学进行戏曲戏剧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演戏,所以表情朗读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读来理解主人公的感情,通过读来展现舞台情境。学生可以自由诵读,可以分角色演读,还可以放声高歌或轻声吟咏,读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都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鉴赏。例如,《茶馆》中这样一段人物对话:

唐铁嘴:我已经不抽大烟了!

王利发:真的?你可真要发大财了!

唐铁嘴:我改抽白面儿啦。……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读了这段对话后,学生除了对“两大强国侍侯我一个人”之说感到有些滑稽可笑之外,可能很难有更多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物语言理解的背景资料,并且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语气,看表情中认识到唐铁嘴把受到帝国主义毒害引以为荣耀的可悲、可耻的奴才性格。

有同学提出用流行歌曲来演唱经典剧本,我觉得很有创新意识,于是就大力肯定,比如用《长亭外古道边》的曲调来演唱《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就非常匹配。其实,只要学生动脑筋去选曲子,细心的揣摩原著的思想感情和优美意境,这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虽然他们所选的曲子不一定入情入理,甚至还有可能存在与原著的基调不够吻合的地方,但这并不能遮挡探究能力闪耀出的光芒!

二、组织欣赏与表演,再现戏剧的舞台性

读剧本不同于读小说散文。戏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舞台感”!但仅仅诵读很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多媒体的使用能便捷地把文字变成视频,但过多的媒体使用,只能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过于依赖感官的刺激,而丢失掉语文教学本身对教材文字的钻研与感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是适时的、适事的。所以两个单元我只选了《茶馆》《雷雨》这两个在剧本、表演方面堪称经典的戏剧给学生欣赏,而且都放在已品读剧本之后。在观赏前,我布置两个任务:注意剧中人物的表情、语气、语调,注意编剧对原剧本的改编。

通过欣赏于是之等老演员的表演,学生明白自己前面品读、演唱的优点、不足,于是有了模仿的标准,随后的演出就能促使学生主动钻研文本,把握人物感情,在舞台上再现剧情。另外,通过比较原剧本与改编后的演出,让学生讨论优劣,懂得剧本的写作,为下一环节的改写打下基础。

在诵读、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戏剧片段表演,课内外均行,要求全员参加,每组表演不超过十五分钟,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最好的演员和剧本晚自习参加表演比赛,活动过程中,提倡组内合作,组外竞争。这些准备活动都在课外完成,课内表演时,《茶馆》中的大兵系着报纸做的皮带、斜挎着纸手枪、歪戴着纸帽子走上舞台,让观众忍俊不禁,同时又恨恨不已;鲁侍萍的悲愤、屈辱、欲说还休,迎来阵阵掌声;吴太太胡搅蛮缠、舌尖嘴利,招来一片嘘声;朱丽叶的温柔美丽、为情而死,赚了不少眼泪。

这种演出课,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能收到“一箭双雕”“一举多得”之效。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既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戏剧常识,又增长了表演才能;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戏剧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种尝试,打破了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禁锢,我相信若干年后学生还会记得高中

那场“盛大”的戏剧表演。

三、指导改编与创作,体现戏剧的综合性

戏剧的表演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戏剧的创作更是一种体现教学效果的综合性活动。改编课本剧是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创作戏剧更要求学生有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我先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很多被改编成新颖生动的课本剧,这些范例对学生是很好的启发与指导。我班学生改编的《戏剧串烧》,成功的把《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三块钱国币》串起来,矛盾冲突迭起,过渡衔接自然,而且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到处游荡的周萍发现古墓中昏睡的朱丽叶,趁机把她背回周公馆,罗密欧由于服用的是假冒伪劣毒药,很快就醒过来,到处寻找朱丽叶,结果发现四凤戴着朱丽叶的戒指,经过跟踪,罗密欧来到了周公馆,在侍萍的旧房间里繁漪正在纠缠周萍,客厅里鲁大海正在质问周朴园,这时周朴园的朋友吴太太来访,而追赶吴太太的两个大学生拿着另外一个花瓶也来到了周公馆,三部戏剧的矛盾冲突集中到一块,最后以花瓶被罗密欧失手打碎,吴太太的怒气冲天,满口“汉骂”,罗密欧的一脸困惑,一口洋话收尾。这个戏剧串烧改编完毕后,参加了晚自习的表演,参加演出的队伍最壮观,赢得的掌声、笑声最多。

改编课本剧是促使学生自觉、快乐阅读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改编《药》《守财奴》《边城》《三国演义》等名篇,学生有了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他们不愿受现成作品的限制,干脆直接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这些作品反映的是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他们用眼看、用心悟、用手写,因而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富有现代生活气息,或轻松幽默,或心酸心痛的剧本。

总之,戏剧是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学样式,同样需要读,只有读,才能品味语言;只有读,才能精思;只有以读为前提,才有表演和创作的基础。有了品读作为前提,再加上观赏著名艺术家的表演,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剧本的认识,对舞台艺术的了解,如果说品读为学生的舞台表演、戏剧创作提供书面范例,那么观赏戏剧则提供了实践经验,因此,后面的表演与创作就能水到渠成的完成。

总之戏剧教学让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让我们遵循戏剧的规律,重视戏剧教学,用正确的方法灌溉这朵奇葩,语文百花园里一定姹紫嫣红、蜂蝶穿花!

★作者简介:李文华,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