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在摩天轮上奔跑

2009-11-11王舒婧

职场 2009年11期
关键词:类人摩天轮大城市

王舒婧

问卷发布平台数字100

来自万宝盛华的跨城市人才流动调查显示,有30%的人有异地工作经验。其中近1/3是在一线城市间流动,仅1/5的人是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去工作。《职场》在对3018名受访者调查后也发现:大城市的确是乱七八糟,但是它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活力,这股活力所发出的气息到今天仍然在吸引着绝对数量的肾上腺素蠢蠢欲动要想实现点儿什么的人,他们坚持要以大城市人的眼光来分析、拆解个人生存历史上的各种爱恨交缠。

中国的大城市还处于一种未发育完全的后青春期,这个充斥着躁动、造梦、兴奋、患得患失的内分泌失调的系统与那些同样还未定型却敢于发梦的飘一代们的内心世界惺惺相惜。

所以,即便中国的大城市真的是由一片竞争和厮杀染成的超级大红海,《职场》调查的结果还是显示有30%的人愿意坚定不移地涂上这抹血染的风采——这其中还没有包括那些目前在大城市却在犹豫要不要回小城市工作的29%、准备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再回家乡的10.7%、想留在大城市却混不下去的6.1%的人。

再换句话说,除了24.2%的人对留在小城市工作生活情有独钟之外,剩下的超过七成的民众只要有可能,都还是更愿意待在大城市呼吸可吸入颗粒物3级的空气,租中介把客厅打了隔断的群租房,一边诅咒永远也买不起的房价、一边盘算怎么倾家荡产付个首付——尽管他们当中不乏有人在家乡有超过200平方米的LOFT,有着可以准点下班的工作,和腐败的下班生活。在没有做此次调查前,我们以为人们这种对大城市的狂热已经随着对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认知的加强而减退,但事实是大多数人还是对大城市有某种朝拜情结。

这种情结让人想起一种大城市的符号:摩天轮。有意思的是。当摩天轮这个巨大的轮子开始快速运转,它总让我有种自己变成了一只不得不在轮子上快速奔跑的仓鼠的错觉,如果你不跑,就会被这个城市甩出去--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看,摩天轮上飞跑的“仓鼠”主要有三个类型。

A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象素描:来自小城市,毕业后来到大城市发展。几年下来虽然还没有获得显著的成绩,但是非常坚定要留在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眼下的苦累都只是过程。(占调查总数21%)

拥有这样信念的人在所有受访者中占据的比例最多,达到21%。他们中有69%的人工作时间在五年以内,70.6%的人不满30岁,62%的人还在租房子住,半数以上的人还是普通员工,月薪在3000块以内,但已经有比较稳定的感情关系甚至有了小孩——从调查的开放性回答来看,如果你想让他们回到小城市去发展,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一种:“有很好的创业机会。”

尽管从生活质量上来衡量他们目前的状态还不是一幅让父辈安心的生活画卷。不过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坚信眼下的生活状态只是过程而非结果。所以可以忍受每天很早就要从五环外开车或者挤车来到市中心上班,下班后再饥肠辘辘、披星戴月地出城回到周围还有很多荒地留待开发商去想象的蜗居,距离远点的,就差没收到一条跨省的“某某移动欢迎您”的短信——也许对他们而言,这是另一种田园生活。

他们坚持要以大城市人的眼光来分析、拆解个人生存历史上的各种爱恨交缠。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国家职业指导师师至洁认为这类人“已经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的后期”,即所谓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人。在马斯洛看来,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到了这个层次,人不易受到焦虑与恐惧影响,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及他人都能抱着喜欢及接纳的态度,他们容易对生命感到满意、能发挥潜能又具有创造力。

B左顾右盼复思量

形象素描:来自小城市,毕业后来到大城市发展。工作几年下来还没什么起色。家里人挺希望自己回去,所以正在犹豫是不是要回家乡发展。(占调查总数17.8%)

“从调查的数据来看不难发现处于这种犹豫阶段的人中,25岁和30岁这两个节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于那些坚定要留在大城市的A类人,同样也在这个时间段里发生过动摇,所以这两个时间点很关键。”数字100市场咨询公司总经理汤雪梅说。在该类人群的调查中,26.5%的受访者在25岁时发生过动摇,21.7%的人在30岁这个年龄节点发生过动摇。“这两个年龄节点正好处于职业发展的两个关键阶段:职业探索期和发展期。25岁时至少应该进入一个行业,如果连行业都还没有确定,这就是一个心理上会出现问题的时期。第二个坎,28岁到30岁之间,到28岁还不能成为一个中层骨干,没有成长,那么到了30岁又会出现第二次震荡,觉得自己不成功,很犹豫要不要转行或者换城市。”

“自己打拼努力了这么几年,却还飘着”,这是造成56.7%的B类人犹豫的最大因素,这个因素超越了亲友的召唤,超越了自己追寻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但其实从物质角度来对比A类人与B类人,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明显的物质差异,“若说有差异也来自心理成因,即A类人的‘延迟满足能力更好。”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助理廖江群说,“延迟满足的提法来自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孩子,工作人员给他们发了一颗非常棒的糖,然后告诉孩子们如果能等到他回来再吃就会再得到一颗糖,结果很多孩子在工作人员还没回来的时间里忍不住先吃了糖。后来多年的跟踪调查证明,当初能够忍到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糖的孩子比多数人更能取得成功,并且在心理层面对环境的适应力会更强,幸福感的建立也更容易。”

其实我们都想拿到更多的“糖”,但是我们为拿到更多的“糖”做了什么?还是说,一边在把到手的糖剥皮送嘴,一边抱怨着为什么没有等来更多的糖?或者眼里死死盯着那颗到手的糖,在短短时间里为到底吃不吃这颗糖而内心纠结得要死?其实,对于走还是留这个问题,我们只是那群刚刚被发给一颗糖并告知游戏规则的孩子。

C身在曹营心在汉

形象素描:来自小城市,目前在大城市工作,但目标很明确,在大城市工作几年,多积累点经验和资历,然后回家乡找份安逸的工作,离父母近些。(占调查总数10.7%)

“等过个几年在大城市里学习了够多的东西,回去实践去”;“老家同学毕业后现在‘混得都比我好多了,但是现在社会进步的速度在城市间是不一样的,如果现在不拼搏一下,怕将来会后悔”;“守着家当然好了,在外面飘着短期可以,长时间不行”;“等积累点经验和资历回家找人脉创业去”……这些是C类人对于“为何工作几年就回家”的一些普遍性的回答,这些答案可以看到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

在此次调查里,有51.9%的C类人即便是结了婚也还是要回家乡,他们当中有半数给自己设定的时间限是5年,

他们中多数处于26~30岁的年龄段。尽管C类人中已经具备中层管理者身份的人比B类人多7.7%,薪酬情况比B类好、与A类近似,但很多人还是心心念念要回去,区别无非只是“什么时候回去”。C类人让我想起已经坐进南瓜车的灰姑娘:尽管光华万丈引无数思量,只是心念着12点曲终要收场。

“我老公算是高学历,在北京有自己的公司。他却竟然说老了要回东北去种地,这种情绪是很难用得与失来衡量的。”汤雪梅说,“很多人以为在大城市已经获得的平台、人脉有多重要,其实这些东西对于维系人内心深处的归属感来说非常脆弱,它对一些人选择某个城市的关键意义不大。”因为相当多的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尽管他们也许有比当地人更好的经济收入,有更强的生活竞争力,但是内心深处始终有块领域是缺失的,这种缺失源自被一个叫“飘”的字既准且狠地砸出了一个坑。要想把坑“填满”,只能是那故乡的土。

除了上述三类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来自大城市,也喜欢大城市,就要在大城市发展”。相较于那些从各个小城市逆流而上的人来说,这一类数量有限,因此不单独成型。师至洁认为:“对于这类人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是在一类环境中适应的结果,也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者互相依存的必然结果。快节奏的生存环境、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以及耳濡目染的经济进程,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自然的环境因素,而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他们虽然也欣赏那种田园风光般的日子,但对于他们,那只是生活中的调味素而已。”

[在24.2%的人心里,小城市就像是宫崎骏电影里那青葱林间龙猫温暖的肚皮]

二线城市在安逸与幸福感方面后来居上,并且已有如杭州等一批城市一跃成为幸福感的代名词。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精神层面的问题再一次困扰职场人士,进一步万人空巷,退一步是否会海阔天空呢?

有两类人对小城市独爱有嘉。一类是“我爱这土地”型,他们生于小城市,毕业后就在小城市工作,感觉安逸稳定就挺好,他们对自己生长的城市的感情犹如艾青《我爱这土地》里写得那样,“假如我是一只鸟……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调查中有20.2%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仅低于坚决要留在大城市的A类人0.8个百分点。还有一类是“笑看江湖风波起,独坐蜀山弄浮云”型。这类人来自大城市,去小城市工作。他们不喜欢大城市的喧嚣和超速度,希望找到一个静谧、生活规律安然的小城市,让生活和生存和谐相处。这两类人在调查中有一个共性,他们目前在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的比例为所有类型中最高。这种职业选择很符合这类人对“安稳”的在意程度。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这两类人有“不思进取”的嫌疑,他们安于现状,不会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而疲于奔命——“其实只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本质上来说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生活都没有太大的不同,理想也没有差距,不存在谁的选择更正确的问题。”汤雪梅说。

廖江群则用“唤醒水平”这个心理学概念来解释选择不同城市的人,“有的人生活安逸就很舒适。有的人要在不断地追求进步中才能获得满足;有的年轻人要蹦极才觉得High,有的年轻人泛舟湖上就心满意足,所以不同人的唤醒水平不一样,自己觉得待在这个城市舒服就是正确的。”

其实在这24.2%的人里,有位受访者的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就像鲫鱼不能入海、鲨鱼不能入江一样,不要盲目崇拜大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关于选城择市话题最好的结案。

猜你喜欢

类人摩天轮大城市
类人生物大起底
摩天轮
动漫show :《肆式青春》:大城市的温情,北上广的爱
摩天轮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你的手指长度,决定了你的性格!
口头禅暴露性格
坐摩天轮
数据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