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哪个城市工作

2009-11-11

职场 2009年11期
关键词:李安大城市气球

为什么我们在城市间晃来晃去

王舒婧

在一个地产开发商推土机轰轰作响的下午,卡尔·弗雷德里克森坐在屋外的房檐下,手里摩挲着那本名为“My adventure book”的年轻时的日记本,这是他和妻子艾莉在孩童期时为去心目中的胜地——南美洲的天堂瀑布生活而准备的。78岁的这个午后,他决定去实现它,于是他给自己“打气”,让房子乘着数量巨大的气球驶向目的地。这里的“气球”绝对是个精神隐喻,或许可以给它换个名字叫做“去实现梦想吧!”——这是电影《飞屋环游记》的开头,一如我们很多人的人生大戏的“开头”。只不过,也许我们发梦的年龄是22岁。

二十啷当岁,对城市的选择如同一场成人礼。

为什么要选择大城市?为什么要回小城市?为什么要在大城市工作个几年然后回家乡?为什么会对选择在哪个城市而犹豫?……太多关于“我和城市”的为什么。起因都是因为我们对城市所意味着的“对于自身的可能性”保有最终幻想。

“大城市在富人眼里遍地是黄金,在穷人眼里到处是陷阱”;“我不想回小城市,小城市靠人缘脉络因素太多,大城市可以凭本事开辟天地”;“孩子的教育考学是个问题。希望以后能没有地域的限制,实现在哪里上学在哪里考试就好了”;“大城市对人的神经要求较高。喧闹,忙碌,压力大,虽然挣的多但住房难以解决,生活质量好但是没有家的感觉”;“小城市一切都不正规,关系与暗箱太多,生活与娱乐资源有限,眼界狭窄……”上述这些回答来自接受《职场》调查的3018个受访者中间,这是他们选择切换或死守一个城市的解释——若要按照导演李安的逻辑,所有的解释都是事后追加的附带价值。

那么抛开事后的解释不谈,为什么我们要在城市之间游走?——答案也许在索尔·贝娄那里,他借其小说《晃来晃去的人》主人公约瑟夫之口说:“我们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所期望的世界,永远不是我们得到的世界。”

按照日本精神疗法大师石井裕之的说法,“人绝不是根据事实做评价,而是按照自己的期望。”看来这才是症结所在:我们期望后面“更好”(倒未必一定是对“当下”不满),所以我们中有很多人在城市间晃来晃去。

猜你喜欢

李安大城市气球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动漫show :《肆式青春》:大城市的温情,北上广的爱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找气球
气球
数据在线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