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并不完美的课
2009-11-10赵东风
赵东风
2008年12月,在上完八年级思品上册4.2“民族文化与我们的关系”一课之后,八年级(3)班课代表吴丹丹同学说:“老师,听您的课实在太累了,每节课我都得绷紧神经,认认真真地听着,稍不留神就不知道您在讲什么!”班长赵炜炜同学接着说:“数学老师上课真有意思,他经常留出部分时间与我们进行激烈的讨论,一讨论,许多不懂的也就懂了。老师,您也多留些时间给我们讨论就好了!”
“学生感觉累”说明我上课的课堂知识容量太大了,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缺少自我消化的时间”,说明课堂成了我的“一言堂”。
当天晚上,我仔细检查自己的备课内容,发现本课的知识容量并不大,我所设置的问题并不多,综合课后其他同学的反应以及自己平时的自我审视,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我的课堂在哪个环节上出问题了。是备课的时间明显不如以前充分?还是未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或是十几年教下来,历届学生相关知识的失误越积越多,总想在课内向学生们讲述,希望这届学生不要犯类似错误,以致于用自己的“经验之谈”挤占了学生的“发言权”呢?我辗转反侧……
我的课堂到底怎么了?
第二天上午,我借了一台数码摄像机,加上自己家里的一台能拍摄45分钟左右视频的数码相机,在八年级(4)班上课时,我找了两位同事帮忙,一台拍摄我上课的表现全过程,另一台记录学生的反应。晚上,我拿着这两段视频,开始了我任教以来最特别的一次自我审视。
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和自己的假设,我从“教师提问”“学生应答”“教师理答”“时间累计”四方面设置了课堂观察统计表,结合课堂视频记录进行统计分析。从总体上看,师生的课堂时间分配是比较合理的,但学生的课堂具体行为表现告诉我,4班同学和3班同学一样:感觉累、缺乏自我消化时间的问题仍然存在。
那这节课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我结合观察记录再一次进行反思,本节课知识容量不大,问题不多,学生的那种感觉源自哪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我仔细对照,答案出来了……
这节课的内容是按照我的设计思路紧锣密鼓地牵着学生完成的,宛如把本班学生排成一队,自己领头,喊着口令,按照节拍到达指定地点一样,自己累、学生也累。我渐渐感觉到“以教论教”原来与我如此亲近,我拿来的只是新课程的形式,实际上却以自己怎样教学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设计教案,上课时按照教案,让学生跟着教师转。
陶行知先生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是: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学,并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落脚点,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学习,宛如一个教练在起点集合队伍后,告诉队员目标在哪儿,起点到目标的过程由队员自己去完成,教练只是起到指正、引导作用,而非包办。
我在这节课里起着领队、排头兵的作用,有包办的嫌疑,“放”字文章做得不足,所以学生感觉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自主权被我剥夺了。师生的课堂时间比例没有问题,但教学设计的实施告诉我,教学观上的“以教论教”是让我的学生感觉累的重要原因。
课堂的拖堂现象提醒我,自己的提问、理答时间能否更有效些,一深入分析,我发现在统计时,教师提问和理答时的内容不是针对问题的时间,也纳入了问题与理答的时间内。
通过观察,教师提问和理答的非针对问题的时间的增加主要归咎于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松散的课堂组织纪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纪律意识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
学生应答部分的非针对问题时间主要来自于部分学生对问题的不关注和不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除了加强平时的态度教育之外,还可以在引用材料与学生的亲近度上下文章,吸引学生关注材料,关注问题;还可以在问题的设置上增加梯度,把一个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逐步递进的小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带着这些认识,我重新设计了本堂课,借班再上,学生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告诉我,我知道了那两位学生需要的答案。
一个教师从毕业到成为一个有经验的老教师,“老”字告诉我们,靠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积累固然可以为自己攒足许多教学实践智慧,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常常凭经验,用想当然的假设来替代实际,于是我们真的“老”了。
这次课堂观察,虽然是浅层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教师角色、心态会发生变化,但关注学生、关注自己的课堂不能变,有时站在的理论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课堂,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像这节课,从课堂观察的统计中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但反思课堂观察统计的过程,却告诉了我这节课的症结所在——没有关注学生们的需要。统计的一些细节问题折射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实效,就要在课堂实施细节上下功夫。我想收获这些付之实际的成就感是我们教师苦苦追求的东西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成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