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思考
2009-11-10孙秀玲
孙秀玲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占据了学生整个数学学习阶段的主体地位。课改以来,由于数学课时减少,课后辅导和训练的时间相应减少,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那么,在时间和课时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呢?大连开发区新桥学校数学教研组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计算教学的基础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计算教学的改革方向是逐渐重视口算、心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和差异;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使计算得以简化。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计算内在的规律,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这些规律的形成过程中掌握算法。
提高计算准确率主要源于口算。一二年级计算教学的主体是口算,笔算竖式乘除法哪一步都离不开口算,口算也是一切计算基础的基础。例如:642×38,需要六次乘、九次加的准确口算,才能得到准确的最终结果,这十五次运算当中只要有一次失误,结果都是错。因此,口算的熟练程度对于其他一切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笔算,不必过高地提出速度的要求,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计算,逐步提高速度。另外,混合计算要注重计算顺序和计算定律的掌握,几何图形部分的计算还要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的计算公式等。
二、计算教学的五个策略研究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计算教学要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有关经验体验,为感知新知、理解算理提供帮助。现在教师都在运用情境,但有时会出现运用不当的情况,如有些非数学因素过多,反而干扰了学生学习。因此,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数学味道”,运用情境就要思考是否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否有现实性、是否易于接受、是否有利于促进新知的学习、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而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才不失为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算法是告诉学生“怎样算”,是人们实施四则运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在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是算理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而算理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算理的直观到算法的抽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归纳算法必须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用算理指导算法,算理要明、算法要活。让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学生只有真正理解算理了,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算法,才能通过算理的理解逐步提高算法的掌握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关注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挖掘其错误的本质并究其根源,这是最宝贵的。教师如果处理得当,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3.鼓励算法多样化并合理优化
算法多样化已成为课改之后计算教学最明显的特征。为什么会出现算法多样化?因为学生通过主动观察、实验、验证、交流、推理等有效学习活动得出相关结论的过程中,会产生各自不同的个体体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算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并且应该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广泛交流,探讨怎样算和为什么这样算,并关注他人的做法,丰富解决问题的视角,让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比较各自算法的优势,为算法的优化做好准备。要提倡算法多样化,更要提倡算法的优化。当把多种多样的算法呈现出来后,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多种算法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交流、比较、反思和感悟各种算法的优势,甄别并选择适合自己且具有广泛意义的算法。学生只有充分参与体验,才能自觉自愿地运用优化后的算法。
4.科学设计练习,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的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是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先尝试、后独立,有坡度、有层次的设计。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练习,把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通过一些细微的对比、辨析进行练习。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式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运用比较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识。练习伊始应该先给学生正向引导,巩固正确算法。在建立了正确表象之后,再针对性地进行错题诊断与辨析,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另外不要盲目加大练习的量,“题海战术”必然会造成效率的递减和学生的逆反心理,应在保证质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练习量。
5.培养学生善于估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估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事实证明,估算在一天活动中所运用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知计算结果,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同时,在计算之后,还可以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通过实际计算结果与估计的数值比较来确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方便实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策略”。
验算的习惯关键是靠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通过鼓励和表扬,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促进整体推进。
三、实施计算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上述五个教学策略不是孤立存在的,要结合使用,落实到位,运用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做到课课过关;
(2)教学策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在运用中不断感悟和提升,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重视教学的反馈、反思,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即时对症下药,查找原因,为改进教学作好准备;
(4)计算教学要做到要求规范化、纠错及时化、测试经常化、做到算法人人过关、算理人人会讲、人人能认真、人人能算准;
(5)重视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要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升计算兴趣,提高学生在计算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从计算中寻找乐趣。
总之,实施计算教学策略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断探索计算教学规律等。只有不断调查研究,才能发现更好的教学策略,继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开发区新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