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猜想

2009-11-09

青春 2009年7期
关键词:保平毒贩昆明

瑞 秋

很多猜想都和数字有关,这是我们人类破解大小谜团的根本路径。诸如伟大的“哥德巴赫猜想”,影视剧中的各种密码破译以及我们对爱人会在哪一天的几点钟来到自己身边的预测,甚至,一棵老树上几片叶子的落下,会有大事发生,等等。

“9 、38 、52 、69 、80 、83 、103 、193 、193、103 、193,这中间有三个月。三个月,什么意思啊?”李米手握出租车方向盘回头问乘客。后座的两位男性一脸茫然。李米回过头:“没什么意思,就是有事儿。”

我们总是投入热情,甚至伤筋费神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儿”。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天的每一时刻都有可能让我们进入对自己或是对别人的猜想,在对那些似乎可知又不可知的答案的追逐与回旋中流逝着自己生命的分分秒秒。时而迷朦,时而清晰;时而委顿,时而狂喜……数字暗示着事件的发生以及事件的大小。

“221 、243 、256 、281,一直到1460,上个月,上个月正好是1460。数字都在我脑子里。……四年就这些日子。54封信。没有任何线索。城市、地址、电话统统都没有,联络不到他,就这些信。他告诉你,又起晚了,便秘了,又看了一夜的球,隔壁饭馆的味儿又飘过来了,就这些。你不知道他在哪儿,你找不着他,可他在。……我最想干的,就是把他找出来,对他吼一句,你他妈的怎么不去死啊!这是我最想干的!”

这些猜想来自一个名字叫李米的女孩儿,也是电影的开场。我很快就对她口中的数字有了兴趣,那些数字和这个女孩构成了我必须关注的故事。好像与爱情有关。

买这张DVD之前并没有看过任何有关电影的宣传。《李米的猜想》,说什么事儿呢?“在昆明拍的。”店主向我推荐。镜头里的昆明,我上班的每一天都得在编辑机上看了又看,没什么稀奇。可是,昆明有什么事儿值得女主角李米去猜想呢?值得某位导演把哪“事儿”拍成电影呢?我看看!

电影说的是一个暂时以开出租车为业的女孩儿李米(周迅演)等待和寻找忽然间消失的男友方文(邓超演)的故事。之所以“暂时”,是因为邓超离开之前是车主和司机。还因为他有可能随时出现,回到李米的身边继续开出租车的营生。在他离开之后和回来之前,李米顶替了这个位置。电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间段落,那些需要女主角不停猜想的事,都和方文有关,也就是电影故事本身。

李米每天都在车程中等待寻找方文,甚至拿着贴满方文照片的杂志向短暂乘车的客人询问是否眼熟或是认识?要不就是自己设问和分析那些方文不知从何处寄来的一共54封信件,希望从中辨别出方文藏身的蛛丝马迹。就这样,每天她合情合理地遇见各种身份的乘客,也就合情合理地遇上了两个体内藏着毒品的男人。

对一个出租车司机来说,遇上谁都很正常。没人遇见意味着没有生意。可那一天就是不一样!本来可以顺利拿到机票但也不一定会顺利飞到广州的两个毒贩因为错认接头人而没有拿到事先约定交接的机票,只得铤而走险劫持李米人车,企图得到机票钱能够在当日赶到交货地点。

当然,他们没有成功。在原定的交接地点,一个戴着墨镜的长发男子在背诵完自己的诗句后翻身下桥,摔死在方文刚好经过的车上。于是,一个人的意外死亡就成为多个人命运的转折点。这一时刻也是电影最为重要的情节点。诗人的登场与退场很是短暂,但他代替了真正的接头人方文,以至于急需拿到机票的两个藏毒者再也无法按原定计划行事。其中一人(王砚辉演)因为胃疼服下李米好心给的止疼药导致胃中毒品包装破裂而毙命。另外一人(王宝强演)带着与喜欢的女孩儿小香见面的幻想落入法网。这之后,已经脱险的李米在警察局意外见到了方文。只是,原来叫做方文的邓超现在改名叫做马兵。他一直装做不认识李米。这样的情形使得警察张涵予进入了李米的猜想,同时推进了李米猜想的速度。实际上,电影的结局是警察的猜想与李米的猜想共同导致的结果。

54封信。让李米猜了想了4年。收到一封新的来信,李米立刻钻进字里行间猜猜猜。没有来信的日子,就是我们在电影开场时看见的那一幕。总是得去猜想。总是得依靠不停的猜想捆绑着爱情。4年,1460天,李米在猜想中度日。对方文的去向已进行了千万次的设想与推翻,惟独没有猜到他已经成了毒贩。这样的结果超出了李米所有的想象。

影片最为感人的场面是出了警察局,坚信马兵就是方文的李米不停追赶着马兵和其新女友菲菲,口里紧急复述着那54封神秘来信中的段落:“83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反正我也成不了你们想要的那种人,只能普普通通了。我真没用。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很没用?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我现在算是一个有用的人,我都能看到我们未来超市的样子。你能原谅我吗?430天,我和以前不一样了。李米!也许我已经成为你父母想要的那种人。谁知道?我昨天在电视上看见昆明了,一下子哭了。你还在等我吗?李米。708天,告诉你一件事,李米……我突然想要回去了。我买了机票过了安检,到了登记口,最后我还是出来了。机票钱退了一半,我多想回去,你知道吗?”听到这儿,方文再也藏不住了。他告诉李米:“我是方文。我现在和别人好了,现在根本不想要你了!”至此,电影的故事开始进入结局。剧作家建置的戏剧性前提、故事情境和人物关系已交待完毕,之前的各个情节点都在此处收拢,走向尾声。

尾声有微妙的余韵。还是一封方文的来信,只是除了一把保险柜的钥匙和一张银行的储蓄卡以及写在小纸片上的密码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字。李米还是得继续她的猜想。直到推开菲菲的方文飞身下桥,摔死在李米被堵塞在桥下的出租车上。最后的方文以一个慢慢下滑的死相回到周迅的面前,生命已经不在。之后,李米关于方文的一切猜想才有了最终的答案。

也许,这个故事发生的场景就是我生活的场景,城市,街道,树影,天色,人群,口音,车流……使得电影的故事似乎就在我身边发生。有可能我就打过李米的“的”。也有可能和任何一个毒贩擦肩而过。再加上电影里两个毒贩一个标准一个不标准的昆明口音,话语中连我都需要去打探的诸如什么“小鸡脚神”的地道俚语。使我几乎误以为它就是拍给昆明人看的,就是我们昆明的电影我们昆明的故事。这些猜想使得这部电影有了很多的亲切感,也使我在此产生了另外的一份猜想。

几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电视台演播厅录制谈话节目,邻近尾声,嘉宾邓喜平先生的手机响了。接下来,我们在5分钟结束了节目。因为需要拍摄一些工作画面插入节目,我和摄影师提着摄像机紧随身为机场公安局长的邓喜平火速赶到昆明机场。那个电话的内容是告知邓局长机场公安抓获了几名人体藏毒的男女。

那天傍晚,在审讯室里,我第一次目睹使用人体藏运毒品的贩子如何替自己的行为辩解。也是第一次目睹那些已经排除体外的白色粉末,它们由避孕套包裹成拇指样大小,以人可吞服为限。面对公安人员,藏毒者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说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强行喂入药丸,更不知是什么情况就来到了昆明,也不知自己飞往广州去做什么?

审问:“知道携带毒品的后果吗?”回答几乎人人一致:“我不知道吃进去的东西是什么,只说到广州交货就会得钱。”“多少钱?”“3000。”

那天离开的时候我知道,那几个戴着手铐蹲在院子里的男女都不可能再有未来。正如电影里王宝强饰演的青年农民邱水天一样。

在《李米的猜想》之后,我依然无法猜想自己亲眼见过的那5个藏毒男女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和父母,夫妻,子女,朋友,恋人是怎样的关系?在命运的哪一个转弯处拐上了贩毒的险途?在此之前,我没有关注过这些生命个体,也没有深究过其中的社会和人生的悲剧原因。但是,导演曹保平做到了。他用电影的语言表现了他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命关照,对不幸人生的深切关怀与同情,因而他的电影具有了人性的深度和感人的力量。那些在命运的悬崖边铤而走险的狂徒固然可恨,但他们本身的悲剧难道不是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悲剧?

实际上,有很多生命的故事是我们无法去猜想的。就像电影的结尾。当李米打开保险柜时,除了方文留给她足够开超市的钱之外,还有一台袖珍摄像机。在公安局里放映录像带的时候,李米在屏幕上看见了她的方文。没有太多的话,这样说的:“李米,我做到了。去开家超市吧!也许我很快就会回来你的身边,也许就永远回不去了。不知道。万一我要是回不去的话,这些就算我给你的吧。其实,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真的不用为我担心,凡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嘛!也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万一我要是真的回不去的话,你要是哪天真的想我了,就看我给你写的信,一共54封。就说这么多吧!”可是,录像带短暂的停顿之后,出现的画面却是李米的生活片断:洗衣,换轮胎,吵架,上厕所……原来,悄悄回到昆明的方文一直在周迅的身边无法现身。这是一个高妙和微妙的结尾,它不能被李米猜想也不能被我等电影观众猜想。但你不能不为这样的画面动情,甚至泪水狂涌。我忘记是哪个男人和哪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了。我的眼睛只看见了爱情。那是我不能猜想的爱情。

“曹保平导演作品”。

当这行字在黑底上亮出又暗去之后,电影出现了黑白的画面,是李米,站在昆明饭店和樱花假日酒店之间的天桥上,她说着自己和方文的故事。在中学认识,相爱,学习成绩都不好,没有考上大学。没人在乎他们。方文成了出租汽车司机。除了这些,他们就是谈恋爱。

电影结束。《李米的猜想》结束。那些在电影里熟悉的场景就在昆明。我时常也会开车走过李米走过的那些道路,也会像她一样过了高架的出口就塞车。当然,我的生命是另外一种样式,我有自己的故事。可是,我,怎么会对李米的故事有些羡慕。那种爱情已经消失有又永远留存心间的感觉既美好又凄凉,既短暂又绵长,因此刺痛我们的内心。我不敢轻易去猜想李米的未来,爱情抛向空中和埋在心底是不一样的生命状态,当事人咀嚼的痛感有着迥异的滋味。

电影结束。这是一部算得上好看的电影。据说,电影局在剧本送审时对曹保平提出,为什么要写一个女孩儿和毒贩的爱情呢?曹保平说自己在电影里赋予每个人物的前史和困境都不像一个商业片和简单的爱情故事。他要呈现的是一个时代性的个人焦灼状态。还据说,我们看到的电影版本被迫剪掉了导演心疼的50分钟,因而他认为这样的损害消减了电影的尖锐性和犀利性,电影变得温情和容易接受了。这样不好吗?我不想去猜想保留住另外50分钟的电影结尾将是大卫·林奇的风格。我喜欢现在的结尾,他就是曹保平的风格。固然观众的趣味很难统一,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电影太难显现温情了。温情,正是《李米的猜想》最可贵的品质。它没有很多中国本土电影自以为是的硬气和自作聪明的装疯卖傻。那54封来历不明的信件很有文学意味,以这种方式传递的爱情在今天几乎没有可能。它提示着电影男女主人公非同寻常的生命处境和情感状态。信件出现的次数就是电影故事的长度。这是一个不错的影片结构,它使得《李米的猜想》有了几分欧洲电影的韵味。也使曹保平获得了第56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单元最佳导演奖。当然,影片中每一位主演都是卖力的,尤其是周迅,李米很适合她。想不出国内还有那位女星可以更好的演绎李米这个角色。

“湖底对自己是无底的,岸对自己也无岸。”这是诗人临死前背诵的诗句。也许,这才是生命的真正困惑。导演曹保平看见了这样的困惑。在《李米的猜想》中,他阐释了这种困惑。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困惑,我们的每一天才无可避免地陷入各种各样的猜想。

责任编辑 衣丽丽

猜你喜欢

保平毒贩昆明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谁是接头人
好人范保平
昆明美
曹保平:拍电影,终极是拍一种氛围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