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依据

2009-11-09吴乃增

魅力中国 2009年27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磨损会计信息

吴乃增

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问题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通过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监督,解决当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已成为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效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固定资产不管以何种方式取得,在本质上都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必然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笔者拟就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

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价值的减少,具体是指固定资产的物质要素在持有期间因正常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即有形磨损。

1.无论企业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取得并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持有期间因正常使用及自然力作用发生的有形磨损,导致固定资产性能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取得该固定资产时既定目标的实现,即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

2.影响折旧计量的因素主要是应计折旧总额、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应计折旧总额的原始依据是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实际价值即交换价值,而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而在使用年限的确定和折旧方法的选择上,则是根据固定资产在未来存续期间的使用状况即使用价值的实现方式,通过一定的职业判断加以确定的。

(二)固定资产减值是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

固定资产减值由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两个因素决定,而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同属于价值的范畴。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按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孰高的原则加以估计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无法可靠估计的,应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可收回金额。第一,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其实质是交易双方公平交易中共同接受的市场价格,价格由价值决定,本质上属于价值范畴。第二,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的,其中的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也属于价值的范畴。由此可见,固定资产减值是由同属于价值范畴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决定的,在本质上是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

(三)无形磨损属于固定资产减值的范畴

无形磨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另一种是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产价值的贬值。无论哪种无形磨损,根本原因在于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结果是商品价值量的减少,这符合固定资产减值的本质内涵,在会计处理上应通过减值核算加以反映。现行折旧与减值核算虽将无形磨损划到折旧的范畴,但并没有改变无形磨损之于减值的本质属性。因为在计提折旧时根本无法对无形磨损的程度进行量化和可靠估计,仅局限于对有形磨损的反映,而作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无形磨损,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已被涵盖其中了。

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对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重新界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无论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其他非营利组织所持有的固定资产,都存在折旧与减值问题,并可以通过计提折旧与减值准备的方式加以反映。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现实依据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必要性分析

1.解决现行核算弊端的根本途径。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与减值准备,只核算原值。这一规定存在明显弊端:第一,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严重偏离,易造成虚增资产的现象。第二,消耗殆尽或已不能再用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既不报废,也不更新,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事业单位用于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修购基金是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即收入多则多提,收入少则少提,无收入则不提,并且这种收入与固定资产的损耗并不存在直接比例关系。因此,修购基金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价值补偿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与减值准备,可以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在各个时点的实际价值和期末净值,既能保证账实相符,避免虚增资产,又便于适时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并进行适时、合理的价值补偿。

2.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与减值核算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第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第二,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难以及时、准确把握,既不利于考评有关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也不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不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原则。第三,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持有和使用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现行会计核算增加了固定资产持续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不符合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原则。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3.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需要。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固定资产管理是否科学、有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与减值准备,致使会计固有的核算与监督职能部分缺失,而相应的会计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潜在职能更是无从谈起,这是导致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折旧与减值核算所要求的分类管理、定期盘点清查、使用年限复核、磨损程度估计、可收回金额确定等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可加强对固定资产数量、质量、使用状况进行实时、连续、全面的反映、监督和控制,既能有效防止随意处置、私自占用、非法挪用等现象的发生,合理估计潜在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又有利于明确各分管、使用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加强相应的绩效考核,并能对科学预测与决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各项业务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可行性分析

1.相关管理规定为折旧与减值核算提供了政策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第十一条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行核算显然与以上规定存在着根本冲突,折旧与减值核算是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必然途径。

2.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为折旧与减值核算提供了现实基础。长期以来,收付实现制一直占据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主导地位,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而言,收付实现制固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与生俱来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目标的实现。现阶段,为了弥补收付实现制的不足,行政事业单位部分业务处理已经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这种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已为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扫除了障碍。

3.企业会计折旧与减值核算的实践经验。折旧与减值问题始终天然地与企业会计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者互促互进、相辅相成。当前,在企业会计中已形成了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核算的一整套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十分完备、相当成熟。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固定资产虽然使用目的不同,但在折旧与减值问题上并无本质差别,即都是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减少。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借鉴企业会计在进行折旧与减值核算时的一些做法。

(作者单位:郑州市财政局契税征管中心)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磨损会计信息
鞋底磨损,暗示健康状况
机械零件常见磨损机理及减缓措施分析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途径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大数据时代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及防范措施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谈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机械零件减少磨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