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工潮”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解析

2009-11-07李春霞

关键词:生育率劳动力农民工

李春霞

(1.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 北京 100013)

2009 - 02 - 27

李春霞(1972-),女,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中国安全生产报社主任编辑。

“民工潮”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解析

李春霞1,2

(1. 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 北京 100083; 2.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 北京 100013)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民工潮的涌现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给社会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内容。学界对民工潮现象的解释及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和理解尚存在分歧。笔者通过一项经验研究对此概念进行验证,以此深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个科学解释概念的认识。

农民工;民工潮;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社会侵蚀

一、 “民工潮”的形成及其制度根源

众所周知,现代化进程是伴随着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向城市的过程,这一过程始于工业革命。在西方,工业革命使得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规模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生产领域的劳动价格普遍高于务农所得,这就造成农村人口向某些城市中心迅速集中。在我国,这一过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已经开始。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向工业城市中心区域集中,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以后。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战略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在农村积累而成的,但在生产循环方面又是脱离农业自我发展的。这种发展方式并没有带动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再加上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极大地限制了人口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已经积聚了大量的意欲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

从制度上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工潮”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户籍制度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学者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我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实行的暂住证制度,成为弱化城乡户籍壁垒的一项措施,但是这种壁垒对于进城务工人员仍然是难以逾越的。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体制下,劳动力就业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短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综合平衡原则是不按“长线”(即供过于求的产品或资源丰富的生产要素)进行平衡,丰富的劳动力并不是稀缺资源。企业用工制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固定工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铁饭碗”。在国民经济计划增加职工指标的范围内,所招收的职工都属于固定工;第二种是临时工或合同工。这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以签定劳动合同,规定工作期限、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的制度,但招收临时工也必须编制计划[1]79。

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前就业问题是计划体制中的一环,但是还没有形成劳动力经济学中所谓的“供给需求”问题。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目的,通过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计划资源配置制度和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而形成的。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结构模式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以后劳动力流动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既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可或缺的廉价资源(劳动力工资价格在改革开放以来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十分缓慢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那就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以及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普遍增长,从事体力劳动的廉价劳动力供给正在逐年降低,而这段时期又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交接期。因此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与其动态过程的预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学界对“民工潮”现象的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不断扩张。从这一理论视角看,城乡二元结构下出现的“民工潮”现象应当被置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框架中进行讨论。我国农村有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有2亿多农民工流动于城乡之间。从根源看是因为我国建国以来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吸收农村劳动力的功能。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国外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不同,我国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大量农村劳动力迫切需要转移的冲动。

面对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框架,从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等问题。

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基于人口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劳动力流动的推力和拉力说”,认为正是因为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导致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有了外出打工的意念,这一意念是农村若干推力与城市相应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3]。二是从微观个体选择的角度入手,认为农民工外流是“生存压力”和“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民在“离土离乡”的社会流动中,其信息来源、找工作的方式、进城工作的方式都更多地依赖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而且这种依赖相对于他们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来说,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选择,与他们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舒适的生活的功利性目标完全是一致[4][5]的。

另外,也有不少学者强调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在“民工潮”进程中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户籍制度展开的,认为农民工是城市中居于边缘地位的特殊群体,其所面对的制度性因素有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现行的城市管理制度。非制度因素有在城市农民工缺乏可靠的、能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亲属邻里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网络;没有可资利用的稀缺资源或特殊等价物参与到城市更广泛的社会交换中;受教育程度较低;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心理准备不足;城市人的歧视;城管人员的粗暴等[6][7]。

上述列举的这些理论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其共同特点在于预设这样一个事实:大规模“民工潮”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民工潮”体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在这里,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对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严格的界定与辨析。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做的工作是界定一个清晰可辨的概念。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在我国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差额。对于这一差额的总量很难说清楚,因为不同的统计口径可能产生很大差异,但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一概念不仅是一个关于总量的描述,更是关于性质的确定。也就是说,什么样的劳动力才可以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著名学者孙立平在其研究中发现,在农民工的心目中并不存在一种具体的土地和劳动力的关系。进一步说,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样的概念。相反,支配着他们流动的是一种农业收益的概念。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城市的流动,从微观角度说,并不是直接对“大量农村劳动力处于剩余状态”的反应,而是对“由于劳动力大量剩余而造成的普遍贫困化”的反应[8]。

三、 宏观状况的再探讨:基于人口统计的一些佐证

1. 劳动力供给总体状况

决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第一个是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这是一个长期因素,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第二个是劳动参与率,在劳动年龄人口一定时,这个因素决定了经济人口的总量;第三个是劳动力的地区分布,这个因素同样影响着劳动力供求,在总量一定时,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会导致一些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地区却供过于求[9]21。要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必须了解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及其流动状况,也就是从决定劳动力供给的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上看,由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使生育率稳步下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近年来开始减少。从表1显示的我国人口变化状况可以看出,2002年新增劳动人口达到峰值,为1378万人,以后开始下降[9]22。从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压力正在减轻,但是其峰值一旦过去将会对供给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其效应如何,现在还很难估计出来,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处在转变过程中,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导转向资源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对劳动力供给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表1 2000~2010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王广州的预测数据

其次,从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看,我国城镇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根据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城镇劳动参与率从1995年83%下降到2003年的71%。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较大的群体缺乏竞争力退出;二是年轻人口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延长,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我国城镇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替换率和覆盖率都较高,即使就业条件好转,已经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的低技能劳动者也很难重新进入;而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也给年轻劳动者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培训提供了激励[9]23。

劳动参与率下降无疑减少了劳动力供给,直接后果是:一方面有利于就业人数压力的缓解,但另一方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更早到来。从长期看,劳动力丰富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但是,如果大量的劳动力退出市场,则会削弱这个优势,是对人口红利的一种浪费。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却意味着我们的增长速度低于潜在的最优水平[9]24(见表2)。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目前仍然很难找到关于劳动力的地区分布问题的确切的数据。统计年鉴中常规农业统计中的乡村劳动力统计数据缺乏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的统计指标。另外,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就业情况下,常规农业统计中依靠基层机构汇总上报的数据难以实现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兼顾[1]48。因此,对这方面进行宏观层面上的讨论意义不大。

表2 城镇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状况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和《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2. 人口生育率与劳动力供给

生育率是传统的人口学研究的核心话题,因为它是人口转变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变量。因而,人口统计学对生育率问题给以很大的关注就不足为奇了。而经济增长则是现代经济学关注最多的领域之一。对生育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实际上在马尔萨斯时代便已开始。在马尔萨斯模型中,生育率与死亡率内生于人均收入(实际上是经济增长)。后来,由于马尔萨斯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现实经验的观察相去甚远,其解释力也难免为人们所质疑。在主流经济学中,新古典模型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主导地位,但新古典的增长理论将人口因素(亦即生育率)视为一个经济体系以外的因素,并着力于研究通过物质资本报酬递减所产生的影响。直到人们认识到生育率、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联系之后,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才真正建立起来。自从Becker等经济学家阐明了生育率、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机制后,生育率这个人口学的核心概念和经济增长这个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才真正结合起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畴。在此,权且以下面的简单示意图来演示这两者之间联系的途径。根据图1指示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出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的[9]。

图1 生育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

众所周知,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总体的增长速度大大下降了,虽然由于基数较大以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等原因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而且绝对增长数量也很大。自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来,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保持低于均衡的2.2个点,这样的结果将会使得劳动力供给成为一个更大的瓶颈,很快就会把现在所谓的“剩余劳动力”吞噬掉,并且陷入一种供给短缺的境况之中。

3.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供给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按照传统的定义,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短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即在经济水平还不高,比较优势依然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高速经济增长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劳动力供给,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应对好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9]143。

通常,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从而形成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高扶养比的特征。具体来说,在死亡率下降与出生率下降的时滞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期,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例相应地提高。再经过一个时间差,当婴儿潮一代逐渐长大成人,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依次上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由此形成三个年龄结构阶段,依次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先上升后下降的两条曲线变化。可见,人口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还表现为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特征。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是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它在长期内决定劳动供给的总量,在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和绝对数量状况究竟如何呢?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2004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2.13%。而从劳动年龄人口的内部构成情况看,在全部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按照每5岁一个年龄组划分,其中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三个年龄组分别是35~39岁组(占9.78%)、30~34岁组(占9.41%)和15~19岁组(占8.72%)。相对年轻的劳动年龄人口即15~39岁人口合起来,占到全部人口的41.32%。从劳动供给的总体状况看,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大,较为年轻的劳动力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9]150。

我国30余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结果,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人口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通过较早赢得年龄结构优势,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源泉。在改革开放期间,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基本的优势之一。作为一个劳动力丰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产业的比较优势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比较优势指示的方向进行的[10]。

长期以来,我国经历着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路径。由于具有这种资源禀赋特点,通过利用源源不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企业得以克服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连续2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长也形成了过分依赖非熟练的劳动力收入、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相应的经济政策和劳动关系也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随着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这种经济增长和政策体系将受到严重的挑战[9]154。

从2004年开始,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将持续低于劳动力需求量,而且两者差距越来越大。在其他各种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在2010年之前,将出现新增劳动力数量低于劳动力需求数量的情况。虽然这只是非农产业增长与城镇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关系,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填补出现的漏洞。但是,这个趋势表明中国遭遇劳动力短缺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9]157。

四、 一项经验研究的验证

基于上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一概念的反思,笔者在2007年8月对山东、山西、黑龙江等三省的10多家国有、民营煤矿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煤矿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之所以选择煤矿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是一个高危行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换言之,如果在同等条件下,一些农民工宁愿选择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就业,而不愿意在大城市中从事一些劳动技术含量较低同时工资也较低的行业。这至少说明工资这一要素对于农民工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往前推就是因为农村的普遍贫困化使得他们不得不出来从事这些行业[11]-[14]。

通过一个月时间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95份。关于农民工的月工资,调查显示,18%的被访者低于1000元,26%的被访者为1000~2000元,24%的被访者为2000~3000元,26%的被访者为3000~5000元,6%的被访者为5000元以上。同时,面对较大的劳动强度,矿工们没有怨言,他们最希望煤矿改善的不是“缩短劳动时间”,也不是“完善保险”,而是“增加工资”。调查显示,94.3%的农民工表示,他们最希望煤矿“增加工资”。

当“工资”成为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最希望获得的福利改善时,我们可以推知,家庭的贫困对于他们来讲就是其外出打工,甚至愿意付出极大代价从事高危行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我国农村普遍的贫困化使得农村中几乎每一个劳动力都成为潜在的流出者,而不管他们是属于剩余的还是非剩余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两个基本结论:一是流出的劳动力不一定是剩余的,那么在那些非剩余劳动力流出的地方就有可能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短缺现象;二是随着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的普及,农村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这些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外出打工的青年对于农村而言都是“精英”,这一流出过程将成为一种“社会侵蚀”过程。在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国20世纪农村开明士绅向城市迁移的研究中提出“社会侵蚀”这一概念,但那时候流出的毕竟是少数士绅地主,目前的情形却是大量潜在的农村“精英”的外流,从而可能导致全面的“社会侵蚀”。如果上述假设及论证成立的话,对我国现行的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政策,就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深刻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和政策,而不仅仅只停留在解决当前问题和乐观预测上。

[1]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与劳动绿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 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J].中国社会科学,1995(4).

[3]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的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4]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5]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6] 张敦福.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J].人口研究,1998(2).

[7]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8]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 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1] 邹慧夫.刍议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J].建筑安全,1995(5).

[12] 郑志中.必须加强对农民工安全生产的管理[J].林业劳动安全,1997(1).

[13] 刘荣芳,等.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J].建筑安全,1997(4).

[14] 秦义宝.做好农民工的安全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J].煤矿安全,1999(3).

Analysisof“FloodofMigrantLaborers”and“RuralSurplusLaborForce”

LI Chun-xia1,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 China Newspaper Office of Production Safety, Beijing 100013, China)

Migrant workers are the outcom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he flood of migrant workers has enormous impact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brings about some new issues for sociological studies.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phenomenon of migrant workers. However, we can see some differences on the definition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mong scholars. The author will clarify this concept by an empirical study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as a concept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migrant worker; flood of migrant worker; dual structure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ocial erosion

F321

A

1009-105X(2009)02-0094-05

猜你喜欢

生育率劳动力农民工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