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思考
2009-11-06冯奎
冯 奎
当前,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革命。如德国称环保技术产业有望在2020年超过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产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于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10亿美元;美国也在投巨资研发低碳技术。在全球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成未来全球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在本质上是与中国正在推行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相一致的,将从根本上、全局上长期影响着中国经济和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因此将低碳经济提高到中国未来经济的主流模式角度来认识,我们就能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低碳经济将深刻影响着中国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战略;其中一批低碳产业集群将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组织载体。
一、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宏观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得到充分发展,成为区域与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从区域分布上看,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福建两省集群经济产出已占到这两省工业的50%。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产业集群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也展示出强劲的活力。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中国地方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小型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为主体。在各方面的推动下,产业集群政策已成为许多地方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内容。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耗能较高,污染较重,对环境与资源构成较大压力。为应对这些问题,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印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企业[2007]2897号)。这是第一个在中央政府层面制定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门文件。该文件提出,要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可以认为,当前提出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就概念来说,这是全新的,但其中部分内容实际上已在探索之中。低碳产业集群的提出,立足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立足于中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立足于提高中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长远需求,其内涵的深刻性超出了以往所谓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的范畴。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导向模式。低碳经济的概念来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其中总体目标是到205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据此,我们认为:低碳产业集群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实现清洁能源结构和高能源效率的产业集群。这里的技术创新指产业集群中被少数企业所试用或者被广泛采用的新型低碳技术;制度创新则可能包括一系列共性平台的使用或者约束机制和交易机制的建立,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必然要求
1.低碳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从全球产业集群的分工体系上看,中国产业集群总体来看有一些显著特征。一是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在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比较落后;二是从价值上看,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部。这样的产业集群显然具有明显的高碳特征。
最近有学者在研究中国地方产业集群问题时,深刻地指出:被锁定在低端的中国的产业集群架构起所谓的“世界工厂”,这个工厂的产品用于满足美欧发达国家的需要。美欧发达国家一方面将高价值环节拿走,一方面又将高排放高能耗的环节弃留在中国。这将对中国日后的减排工作造成巨大压力。这一点,甚至连欧美舆论也毫不讳言。英国广播公司2007年10月5日的一篇报道中指出:“西方消费需求加剧中国碳排放”,它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工厂生产同一件产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欧洲工厂多1/3,而且在运输这些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最近,还出现了一些国家的某些跨国公司为躲避国内的碳税,有意识地将高排放的粗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又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到本国进行精加工。基于以上分析,为了从根本上应对低端高碳产业集群在我们环境与资源造成的长远压力,中国目前遍布于各地的高碳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就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逐步摆脱被“碳锁定”的局面。
2.低碳产业集群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国家发改委原主任马凯同志撰文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在有些地区、有些行业、有些企业还相当突出。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实现的,存在着严重的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据测算,中国资源的产出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高碳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实质上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力。西方国家早在研究所谓“绿色竞争力”,并利用其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在国际上推行低碳贸易壁垒,限制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出口到这些发达国家去。面对这种贸易壁垒,我们一方面要保护自身利益;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提高产品能源效率,降低排放,最终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低碳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是处理与能源及环境的关系。要摒弃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子,也要清醒看待过去自身走过的老路子。这条老路子的基本特征就是高能耗、高排放的“高碳型”工业化道路。据统计,1900-2004年全球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约80%是工业化国家排放的,美国、中欧和西欧约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58.98%,美国历史累计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球累计排放量的28.03%。
就中国而言,对比国际上工业化进程初期的资料,在人均GDP处于500-3500美元阶段时,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与日本同一发展阶段的人均排放量相当;略低于西欧的人均排放量。一方面,我们坚持认为:当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像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一样,是生存型排放;另一方面,从全球经济合作和长远观点来看,中国应当坚定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下去,发展低碳产业集群,降低能耗和排放。
4.低碳产业集群是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在应对城市发展一系列压力的过程中,开始新型城市化的探索。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面对能源超常利用压力、生态环境改善压力等。有关学者关于新型城市化的目标设计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蓝图:到2050年中国城市的单位能量消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在2000年基础上提高15-20倍,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争取到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争取到2035年实现温室排放的“零增长”。
新型城市化必然要求发展低碳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中的龙头骨干企业和数目众多的中小企业应以低碳经济为模式和方向;在产业集群中直接就业和间接服务于该产业集群的市民应以建设低碳社会,推行低碳生活为模式和方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应以提供低碳基础设施、实施各项低碳产品和行业标准为模式和方向;科研机构、大学和质检等机构应以提供低碳知识与技术,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模式和方向。总之,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 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若干模式探索
1.将传统制造业集群改造为低碳产业集群
印染行业是绍兴县的支柱产业,也是能耗大户和高排放行业。节能降耗工作是绍兴面临的重要问题,绍兴县提出以下做法:
——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做到持证排放,达标排放,完成污染物削减任务;完善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建立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帐,确保各项环保治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坚决杜绝偷排、漏排行为。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中水回用、污水预处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排放量。引进气流染色机等低污染低排放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提升全县的印染产业档次。
——推动争创“环境友好型”企业活动,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模范。
——加强企业自律,建设规范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装置,自觉接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监管,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2.将工业园区综合优化为低碳产业集群
上海化学工业区率先走在前列,其万元产值循环经济指标都远远领先于全国行业水平,能耗低于行业的1/2,耗水量低于行业的1/12,废弃低于行业的1/3,废水低于行业的1/8。
化工区根据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产品项目、共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并融入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中,形成园区“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整体优势。目前,园区已经吸引了BP、巴斯夫、德固赛、拜耳等众多国际性化工大企业集聚于此。
根据国际经验和产业上下游发展规律,工业布局以大化工为依托,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界限,加大工业区的归并力度,重点发展化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及其他轻工加工业。上下游产业区相互依托,并以物流、技术、信息等方面及时、到位、全面的服务相支持,形成区域整体性集群优势。
3.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提升为低碳产业集群
浙江台州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四大摩托车板块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中国的“模具之乡”、“塑料制品王国”、中国重要的家电及制冷配件生产基地、缝制设备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阀门基地,中国工艺礼品之都等。台州市应立足于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集群。
——立足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集群。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启动建设海门港等主要物流节点。深化金融创新,打造金融强市,建设台州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以台州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列为全省首批服务业试点示范项目为契机,增强引导和示范效应。到2010年力争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达到45%左右。
——立足沿海产业带集聚发展服务业集群。将服务业集聚发展与沿海产业带的建设相衔接,明确服务业集聚发展目标、建设规律和功能定位。重点抓好现代物流园、新型专业市场群、CBD、创业服务页园等几种形态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通过推进服务业集聚,为城市功能开拓提供服务,为工业园区建设配套,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
——依托台州港口资源,发展临港经济集群。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大力提倡临港服务业,努力让台州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4.将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定位于低碳产业集群
保定市高度重视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发展,坚持把“低碳”理念植入城市发展中,加快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节电设备制造三大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国家认可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
2009年,随着国家对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予以资金补助等政策相继出台,保定市积极行动,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上水平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趋势,高起点规划了中国电谷产业布局,谋划大发展蓝图,完成中国电谷二期控制性详规编制和产业规划,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建设“太阳能之城”。
目前,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已经启动,从事新能源设备制造的企业 160多家,涌现出英利公司和中航惠腾两个骨干龙头企业。形成了风电产业园、光伏产业园、节电产业园、天威兵装产业园等几大园区共同发展的格局。今年1-5月,光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利税1.4亿元;风力发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1.1亿元,利税2.1亿元。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技术中心,取得各种国家行业标准30项,科研成果300多项,专利350多项,多项已经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吸引了兵装集团、国电集团、中船重工等战略合作伙伴的加盟,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主要措施
综合以上理论思考与实践的探索,当前推进低碳产业集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 进行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并逐步推广。确立低碳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作为重点产业领域;研究低碳产业集群体系规划;编制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地区的交通与物流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扩大产业集群地区的碳汇系统规划等。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既可以在特定的产业集群中展开;也可以结合部分市(县、区)开展的低碳城镇规划进行。规划试点工作要与低碳经济研究相结合,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第二, 加强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一方面要发挥全国性中小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产业集群地区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纵横交错的组织体制。各级政府要与行业协会形成合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支持行业组织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宣传与培训工作;二是鼓励行业组织进行节能降耗的标准工作;三是授权行业组织加大淘汰中小企业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四是政府通过行业组织实施一批中小企业节能的激励措施;五是政府与行业组织、企业界共同努力构建中小企业节能服务体系。在众多的产业集群地区,政府和行业协会都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节能新机制,积极推广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及采用国外先进节能技术等节能管理新模式。
第三, 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的产业集群的重心在工业制造方面。当前,要正确处理好工业立市和服务业兴市的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一步,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心构建产业集群,这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的重要方面。以生产业服务业为重心构建产业集群,就要着力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不高的问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领头行业。为此,围绕新型服务业产业集群建设,要抓好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块规划建设,抓服务业项目推进建设工作,抓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抓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突破,积极扩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完善服务业统计和形势分析工作。
第四,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环保节能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当前,发展低碳产业的核心技术大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们不能在低层次、低技术水平上盲目发展低碳产业。比如,我国低水平的光伏产能、风电设备因重复建设,出现了产能过剩。应当说,各地积极规划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基地或产业集群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正常现象。关键是要加强政策调节,既要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支持这些地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一批新型低碳产业集群。又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或法规限制地方重复建设,鼓励创新开发更节能、更环保的低碳产业技术,率先打造一批技术先进的低碳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