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经贸发展六十年
2009-11-06李钢
李 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结束,中国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与此同时,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对外经济的屈辱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首先摧毁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控制权,没收了对外贸易中的官僚资本,设立了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组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改造私营进出口商,从而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对外经济贸易也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帝反修”;70年代动荡与文革结束;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高歌猛进;新世纪初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上升为经济贸易大国。
一、 50年代(1950-1959年)
50年代横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前两年(1958-1959年)。新中国成立后,真正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主,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
新中国百废待兴,因此迫切需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外交流,迅速恢复并发展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但是,美国于1950年6月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悍然宣布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妄图以海上封锁和贸易禁运达到扼杀新中国的目的。当时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进行的封锁禁运,参加国将近50个。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即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从而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的“一扇门”,而对其它国家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放的另一扇门则被迫关闭,但这并非我们的本意,而是帝国主义国家从外部将这扇门堵死了。
从对外贸易方面看,1950年的进出口总额为11.35亿美元,增加到1959年的43.81美元,增长3.8倍。从出口方面看,1950年为5.52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0.91%,居第27位。1959年则增长到22.61亿美元,增长了约4.1倍,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也提高到1.95%,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排位也提高到12位。出口贸易依存度1952年为4%,到1959年提高到5.42%。从进口方面看,从1950年的5.38亿美元上升到1959年的21.2亿美元,增长3.64倍。
从贸易平衡角度看,1950-1955年连续6年逆差,1956-1959年则连续顺差,1950-1959年累计逆差11.48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50年代我国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比重前期占将近80%,主要是大米、大豆、食用植物油、冻肉、茶叶、桐油、绸缎、呢绒、棉布、稀有金属及有色金属等。进口则以国民经济急需的设备物资为主,主要是苏联所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包括钢铁、有色金属、重型机械、汽车、航空、煤炭石油、化工、电力、电讯等成套设备和技术,以及机械、仪器、车船、原材料等物资。
从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上看,整个50年代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与苏联的贸易额占总额的50%。此外,与亚洲、非洲的独立国家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为了突破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积极扩大对港澳出口及经港澳的转口贸易,开拓对日本和一些西欧国家的民间贸易和政府贸易。1950年与我国建立了经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只有46个,到50年代末则达到了82个。
在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方面,50 年代主要是借用苏联政府的贷款,共11笔,总金额12.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368亿元)。与苏联共签订了引进304个项目的成套设备(包括一五计划时期156个重点项目)和64个单项设备装置的合同,其中建成和基本建成的有149项,涉及钢铁、电力、机械、军工、煤炭、石油、化工、建材、纺织、轻工、食品及广播电信工程项目,为新中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此外还与苏联、波兰共同投资创办了5家合营企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二、60年代(1960-1969年)
60年代跨越“二五计划”的后三年(1960-1962年)亦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63-1965年)和文革前期(“三五计划”时期的1966-1969)。这是多灾多难的10年。先是中苏关系破裂,然后就是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经过三年调整,国民经济刚刚有所好转,紧接着又爆发了十年动乱。
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停滞、徘徊状态,进出口额基本上没有多少增长。1960年进出口总额为38.09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13.06%),之后连续下降,三年调整时期结束后的1966年才超过1959年的水平,达到46.14亿美元,此后文革爆发,外贸一路走低,1969年的进出口总额仅为40.29亿美元,整整倒退了10年。60年代贸易总规模仅比50年代增长了1.34倍。
从出口方面看,1960年的出口额为18.57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1.44%,位次也降至第17位。1969年增加到22.0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0.80%,位次也降至第21位。出口贸易依存度1960年为4.34%,到1969年降至3.08%。从进口方面看,1960年进口额为19.53亿美元,到1969年却下降到18.25亿美元。从贸易平衡的角度看,除1960年是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累计顺差18.67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60年代我国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但增加了轻纺产品出口的品种和比重。60年代末在出口总额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比为60%:40%。进口除了机械设备及原材料外,还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增加了粮食进口。60年代末在进口总额中,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之比为72%:28%。
6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锐减,贸易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资本主义国家。中国与西方的两个主要贸易对象——日本和西欧的经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到60年代中期,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2%以上,此后这一比重还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港澳地区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到60年代末,我国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
中苏关系破裂后,60 年代中国主要利用西方国家银行的卖方信贷,以延期付款方式从法国、英国、联邦德国、瑞典、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和日本等国引进了65项先进技术设备,主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纺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总金额(包括利息)2.8亿美元。
三、70年代(1970-1979年)
70年代跨越文革后期(1970-1976年)及“五五计划”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四人帮”倒台,动乱结束,通过拨乱反正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是带有转折性质的10年。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主要原因是70年代前期,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治理整顿有成效,后期文革结束,对外贸易加速发展。
1970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45.86亿美元,1978年达到了206.8亿美元,增长4.5倍,这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的历史最好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进出口额又增加到293.33亿美元,比1970年增长了6.4倍。
从出口方面看,1970年的出口额为22.6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只占0.72%,甚至低于建国初期的水平,可见文革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灾难之严重,位次也降至第29位。1979年出口额增加到36.5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虽回升至0.83%,但位次却退至第32位。出口贸易依存度1970年为2.52%,到1979年回升至5.24%。从进口方面看,1970年进口额为22.6亿美元,到1979年增加到156.75亿美元。从贸易平衡的角度看,70年代逆差和顺差各占5个年份,累计逆差额17.93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到70年代末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比变为53.6%:46.4%。70年代末进口商品结构基本没有变化,主要是1972-1977年间中国从十几个西方国家进口成套设备和技术,进口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之比为71.8%:28.2%。
70 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进一步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恢复了贸易关系,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与大多数西欧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欧共体建立了正式关系,这样,从60年代开始的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编织的从日本到西欧一直到美国“一条线”战略形成。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对外贸易对象的新变化:对西方国家的贸易进一步扩大,对亚非拉国家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加强。
70 年代初,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外关系迅速发展,技术引进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个70年代引进了众多石油、化工、化纤、电站、采煤、轧钢等设备,总金额39.6亿美元。这对于提高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80年代(1980-1990年)
80年代是中国“六五计划”和“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了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对外贸易高速发展,1980年进出口额为378.2亿美元,1989年则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16.78亿美元。到“七五计划”末期的199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36亿美元,是1980年的3.05倍。这主要归功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从出口方面看,1980年的出口额为182.27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92%,位次为27位。1990年增加到620.91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80%,位次也升至第15位。出口贸易依存度1980年为6.03%,到1990年升至16.10%。从进口方面看,1980年进口额为195.5亿美元,到1990年提高到533.45亿美元。从贸易平衡的角度看,这11年中有8年是逆差,3年顺差,累计逆差174.3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由农副土特产品、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到以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到80年代末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比为34.7%:65.3%。进口商品加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口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之比为80.6%:19.4%。
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得到贯彻实施,在调整对外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不仅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苏联东欧国家开放,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放,使得对外贸易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80年代末期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突破了利用外资方面的禁区,80年代利用外资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看,80年代外商协议投资金额累计403.6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189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9049个。中国借用外资(外债),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以及国际市场融资也都有了重大发展。
五、90年代(1991-2000年)
90年代是中国“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并提前实现了初步小康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对外贸易额由1991年的1357.01亿美元激增至2000年的4743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从出口方面看,1991年的出口额为719.1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位次为13位。2000年增加到2492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3.86%,位次也升至第7位。出口贸易依存度1991年为17.7%,到2000年升至23.18%(初步估算)。从进口方面看,1991年进口额为637.91亿美元,到2000年提高到2251亿美元。从贸易平衡的角度看,只有1993年1年是逆差,其余8年均为顺差,累计贸易盈余1718.2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9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由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到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2000年在出口总额中加工制成品占90%以上,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就占4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进口商品加工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口中工业制成品仍占主要地位,初级产品进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进口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在进口总额中初级产品占19.28%,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电产品占总额的42.5%,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21.68%。
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贸易伙伴(包括尚未建交的国家),目前已经达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年代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相继提出了“以质取胜”战略、“市场多元化”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这四大战略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对象的多元化,分散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的风险,巩固了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90年代以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增强。整个90年代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共计3277.93亿美元,自1994年以来始终排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首位。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合同利用外资金额为676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3486.2亿美元,累计批准364345家外商投资企业。在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欧美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增多,利用外资的质量明显改善,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平均单项投资金额明显增大,外商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积极的态势。
六、21世纪以来(2001—2009年)
21世纪头10年是我国“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时期,也是我国抢抓战略机遇期,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2001年底,我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外贸易额在短期内接连跨越1万亿美元、两万亿美元的台阶,由2001年的5096.5亿美元激增至2008年的2.5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23%,中国已经成为位居世界第三的贸易大国。
从出口方面看,2001年的出口额为2660.1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3%,位居世界第6位。2008年增加到1.43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 8.9 %,位次也升至第2位。出口贸易依存度2001年为22.6%,到2008年升至32.5%。2009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一直维持负增长,但7、8两月的出口规模均超过千亿美元,1至8月出口额已达到7307.4亿美元。
从进口方面看,2001年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到2008年提高到1.13万亿美元;2009年1-8月份,进口额达到880亿美元。从贸易差额看,2001-2008年均为顺差,从225.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954.5亿美元,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位,8年累计贸易盈余9475.62亿美元。
从商品的进出口结构上看,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降低,工业制成品份额继续提高,尤其是以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较快,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动力。2001-2008年,初级产品出口份额由9.9%下降到5.0%,相应地,工业制成品出口从90.1%上升到9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约占6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约占30%。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口中工业制成品仍占主要地位,但初级产品进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进口增加迅速,尤其是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总体来看,2001年初级产品进口份额为18.78%,2008年超过25%,而制成品份额则在下降,可见,我国能源原材料稀缺程度日益严重,成为我国进口增长的重要商品。
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多边、区域和双边三个层面积极拓展国际贸易空间,有力推动了我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分布。在多边层次,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平均进口关税从2001年年15.3%降到了2008年的9.8%,全部取消了对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作为WTO成员,中国积极参与WTO多哈回合谈判,为多边贸易自由化作出了贡献。在区域合作方面,我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我国还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FTA),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未来我国还将与更多的贸易伙伴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届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也将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从双边层次看,中国在继续深化大国经贸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巩固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同时,倡导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互利共赢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经贸伙伴关系,使我国与不同类型国家的经贸关系全面蓬勃发展,拓展了我国贸易空间,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从利用外资看,为了适应加入WTO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要求,中国外资政策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大幅取消了外商投资企业的限制性规定,加大了包括服务行业在内的开放力度。2007年3月,全国人大还通过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内外资企业统一25%的所得税税率。这一时期,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从2001年的468.78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923.95亿美元。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自2008年10月以来FDI连续10个月出现负增长,但2009年8月份FDI首度出现正增长,而且在世界最具吸引力投资目的地排名中,中国仍居首位。同时,利用外资理念从“引资”向“选资”转变,外资规模、高新技术类项目、欧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多,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改善。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反垄断法》,我国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经济宪法”。
从对外投资看,2001年以来,我国继续深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加之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我国不断放宽了对外投资的各种限制,在对外投资用汇方面的政策不断调整,有力促进了这一时期我国对外投资。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从2001年的7.08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06.5亿美元,同时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重要方式,收购、兼并金额占到2008年对外资直接投资流量的一半;2009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是异军突起,预计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首次超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额,突破1000亿美元。通过各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保障了国家重要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获得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品牌,还增强了本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为培育我国本土跨国公司迈出了重要步伐。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凸显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贸易发展方式的迫切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够在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加快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