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作文空间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2009-11-05鸿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命题习作作文

陈 鸿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提起语文学习,很多小学生都会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害怕老师布置写作文。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达成预期效果,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首要问题就是要帮助学生攻克这道心理障碍,培养作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笔者认为,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他们内在知识经验外化的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所见所闻、所为所感的个体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参与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习作训练的效果,换句话说,只有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才能使习作课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课。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充分解放写作空间,多侧面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之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参与”。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此谈几点做法:

一、开放素材积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不竭资源。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他们的生活,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去表现生活。

首先,教师要扩大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生活。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诸如远足、竞赛活动等,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每年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可以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使之对郊区的乡村新貌留下美好的印象,这样,作文便有了具体的内容;节假日里,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参观工厂,访问先进工作者,让每个学生都学当小记者,并进行采访活动,把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由间接变为直接,以培养真情实感,写出亲身体会;在课外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如组织野炊、放风筝、做标本等;日常生活中,应提示他们如何到商店买东西、怎样到敬老院做好事,等等,要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感知生活,从而提高自主作文的能力。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以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解决“无水之源”的问题。如在三年级作文中,要求学生观察熟悉的一个人,注意他(她)的身材、长相、神态、爱穿什么衣服等,并写一个片断。教师在作前指导时,有意请一位长得胖乎乎的,戴着近视眼镜,下巴上有一颗小痣,穿一身运动服的男孩走上讲台作为模特儿,要求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说说他的特点。同学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从上到下地仔细观察,说得有声有色。随后,再让学生写自己的同桌或其他同学,写好后,还读给所写的对象听,整堂作文课上,学生们都兴趣盎然。

二、开放命题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都由教师命题。这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限制了他们的自主权,并压抑了兴趣。因此,为了帮学生开拓思路,做到有话可说,教学时就要开放命题。例如,可以采用组题自选,补题再作,自由命题,同材多题的命题方式,等等,以丰富作文内容。

例如,在三年级作文中,要求学生写发生在家中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情,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命题,要求他们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具体地写出来。在五年级作文中,则可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喜爱的人、景或物。例如,教师以《我爱××》为题让学生作文,“××”由学生自己补题再作,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地写出自己真正喜爱的人、景,并写出真情实感。又如,周末带领学生到野外游玩后,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发现、收获,自由命题,以写出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这样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开放指导

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从审题立意到开头结尾,面面俱到,反反复复地讲巧妙构思,合理布局,独特的谋篇等,但往往收效甚微,学生所得无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紧扣训练重点,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真正做到有话可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启思维,激发情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说、愿说,以达到情动而辞发的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从他们口中掏素材,笔者的做法如下:

1.教师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把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自然地讲出来。

2.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特色。学生说到热闹处时,正是他们心智开启、思想互相碰撞,创新意识萌动最激烈的时候,即使是泥沙俱下,教师也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而要在沙里淘金,鼓励其说出有情趣、有新意、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从而达至不吐不快,求诸笔端的境界。

3.优化指导手段。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诱发他们的情感活动,并引起其注意和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指导五年级学生写《××,我想对你说》这篇文章时,运用电视录像,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镜头:一位妈妈在星期天给孩子布置了20道教学题和两篇作文,孩子苦不堪言。教师提问:“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会对妈妈说什么。”这时,学生的思维如脱僵的野马,他们争先恐后地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事实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为作文教学手段的优化开拓了新的领域。

四、开放评改

以往的作文评改多是由教师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圈圈点点,至于学生怎样看待这些评语,教师却无瑕顾及。而开放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并不断改进作文质量。

在教学中,有时选择上中下三类学生试作,在初步评析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做到讲评与指导融为一体。有时,教师也可以进行专题讲评,分别将佳作、劣作印发给学生,要求人人参加评议和修改,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作文中难免会出现用词不当,前后矛盾,脱离实际等毛病,甚至还会出现闹笑话的现象。在评改作文时,教师不能讽刺、嘲笑、挖苦,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能力。”教师在讲评作文时,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表扬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根据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要求,分类指导。在评改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抓住契机,加以鼓励。如可以在班报上开辟“优秀习作园地”,组织学生向报刊投稿,或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等。这样,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见诸报刊,并获得了大奖,就会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自主作文的驱动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以生活促进写作,使学生感到确实有话可写。要创设一定的空间,扩大作文课堂,启发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使之善于感知生活,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积累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写出好文章,为将来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命题习作作文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