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2009-11-05黄红梅
黄红梅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机遇与问题,提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管理;发展策略
电子政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的“电子虚拟政府”,它的建立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更方便快捷,政府职能更能有效发挥作用,是一项有利于政府施政的功能创新。同时,由于电子政务的出现,使得政府从以往的“金字塔”式的工作方式转到如今的“扁平化”工作方式,这就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
一、电子政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国际化高信息时代是电子政务产生的必然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咨询与信息处理、交流驶入到了“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各地、各国,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都汇集于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发散到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借助互联网迅速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需信息,指导和帮助自身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随着现今社会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与挑战中,各国政府如何尽早、尽快、便捷地获得有关信息,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查找和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保证政府职能更安全、有效运行成为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一大重要课题。电子政务就为解决这一困局提供了平台和方法,它是国际化形势下,符合信息时代特点的必然产物。
2电子政务是政务管理社会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政府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政府管理已全面迈入了民主化的管理轨道,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日益强化。通过电子政务,我们可以快速、全面、有效地采集、统计、分析和处理政府管理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管理信息,快速、便捷地为民众提供有效服务,民众也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网及时全面了解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动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参与和帮助政府正确、有效地展开社会管理,避免信息不畅造成政府与民众间的矛盾与对立。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府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品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电子政务是实现政府管理科学、高效的有效手段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在政府决策中往往采用垂直进行方式,决策信息从上往下流动,决策最高层难以了解底层的基本情况。信息面窄,考虑问题不全面,甚至与实际产生偏差,决策时,与实际需求不符。电子政务的实施,能够让决策者通过电子信息平台,介绍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决策构想,供基层民众了解;民众则能结合实际现状和需要,及时快速地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阐述于电子政务网上,通过政府与民众的电子互动,使得决策层掌获了全面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研判,下达符合实际的决策信息;基于电子政务信息的横向传播,必然促使以“塔式”的政府管理结构往“扁平式”政府管理结构转变,政府管理形式更科学化、透明化、专业化,政府权力趋于分散化,各行政府部门问的协调与联系更紧密化、协作化,从而促进了政府管理更为科学、高效。
4电子政务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综合运转能力
政府各职能部门“条块式”管理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造成人力、物力、财务的浪费。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职责重叠,导致管理过程中的扯皮、推诿,政出多门,面对重大问题和公共危机,协调困难,反应迟钝。电子政务的开展则能实现各管理部门职能的有效整合,避免政府管理资源的重复浪费,减少内耗。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服务,降低了成本。面对地震、水灾、矿难、重大流行疾病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利用电子政务的综合平台,我们能实现应急资源的快速、准确调配,应急预案的统一实施与监控管理,各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调度和指挥,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应急处理和反应能力,为公众生命财产提供最有力的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5反腐倡廉对电子政务提出需求
从所周知,滋长腐败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行政权力的集中和不公开性,缺少透明度,从而使得一些腐败分子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电子政务改变了现行权力运行方式,将政府的职能和操作流程公开在电子政务栏,使政府机关的行政全过程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下的腐败现象发生,所以电子政务的信息公开方式为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扼制腐败发生有着现实意义。
二、我国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现代社会的历史条件看,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历史机遇与条件相对西方各国大体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发展模式,促使了美、欧西方世界的行政体制改革向市场化转变。而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基本建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和完善之中。互联网的全球发展,信息技术渗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结构、公民意识和社会需求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深刻变化,这些影响和变化,必然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将促使政府管理体制朝着信息化、透明化、服务化方向的转变与创新。
正是这种内在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外在全球市场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全球化竞争和信息化社会服务的政府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这一现实意义必然要求我国的政府管理创新成为一切改革的先导。
但纵观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系统性认识不足
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把电子政务简单的归类于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仅局限于政务处理的电子化,没有将电子政务开发成公务平台,仅是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录入网站即告完成,未能有效地将传统的政务工具与网络服务有机结合。电子政务的系统性、交流性、服务性地位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展现。
2重新建轻整合,重电子轻政务
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电子仅是政务处理的平台。但在不少领导的意识中把电子政务看成是一种新的便捷的办公技术,把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放在网络硬件开发上,而缺乏对政务处理软件的投资,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各部门单独作业,没有规范的统一标准,系统独立缺少一体化、资源无法共享,重复建设,利益冲突。
3权利欲所产生的内心抵制
电子政务的扁平式管理体制必然会造成权力部门的权力弱化和监管透明化,给一些人带来权利制约,所以实施政府管理创新,深化电子政务必然触动一部分人的权欲神经,根深蒂固旧的管理模式必然会使这一部分人员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阻力和绊脚石,给政府管理创新带来阻碍。
4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任何一个好的管理机制都离不开好的法制环境。我国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立法保障程序一直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很不健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机制。
5缺乏总体发展目标
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管理,我国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部门和相应的长远发展目标和管理标准,缺乏总体规划和战略考量。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认识意义,查找不足,从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我们可以看到,积极占领互联网的制高点,全力促进电子政务,塑造一个高效、完善、优质、服务、满意型政府是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我国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提高认识,确立适合国情的发展规划
首先,各级政府都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性,要有前瞻的眼光,围绕电子政务建设开展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上应充分考虑这一国情和市场发展状态,设置符合我国社会和市场要求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2强化领导,加强区域沟通与信息资源共享与协作
在完成从塔式政府管理体制向以电子政务为平台的“扁平式”政府管理体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的纠葛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协调、掌控能力的领导集体,进行有力的组织、调解、协调工作,综合各方优势资源,合理分配各方权力与职责,实施跨部门的信息采集、整合、发布、共享,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与资源的浪费,在后台建设中,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作。
3优化政府业务流程,突出服务宗旨
围绕信息技术下的电子政务,其政府业务流程发生了根本改变,其原有的组织界限被打破,政府机关相互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了直接的相互沟通,彼此可以按照时间、地点和服务要求直接选择工作对象。因此,我们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必须将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围绕公众的需求,把公众、企业最关心、易实现、有示范效应的项目优先确立在线服务,突出其服务宗旨。
4重视工作人员培训
好的电子政务网需要技术素质高,能够胜任电子政务工作的各方技术人员和公务员的参与。因此,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就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服务管理队伍。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公务员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素质,强化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利于在提供政府服务时准确、及时。
5设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
对于电子政务实施效果应设立一个有效的评估制度,对工作进行定义和衡量。应根据电子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工作流量、工作效果,公众满意度等评判一个政府电子政务网的工作绩效,从而评判该政府的工作与业绩。
6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障网络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
法制保障是电子政务有效开展的前提,应从有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制订出保障电子信息安全,严厉打击黑客、网络病毒制作与传播、网络诈骗等危害,规范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