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09-11-04徐春梅
徐春梅
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道出了音乐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一首乐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学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依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聆听《红旗颂》时,可采用激情导入的方法,向学生讲述:“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晚会的题标就是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红旗颂。人们赞美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接着,让学生欣赏“红旗”主题曲,聆听后再向学生提出:“红旗颂的音调取材于那一首歌曲的音调?”“红旗主体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到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这时,学生学唱歌曲的旋律、领悟歌曲的内容时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思想品德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又如,教学《苏武牧羊》这首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它的旋律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古朴苍劲,通俗感人;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节奏庄重、坚定、平稳。所有这些对学生体验苏武的爱国主义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像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教育学生,使他们不断地感受、理解,可以达到陶冶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二、充分领会歌曲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
要想教会学生一首歌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怎样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获取心灵的震撼就不容易了。因此,教师在教唱歌曲之前,要对作品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用教师情激励学生情,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感情色彩及表现手法等。可向学生提问:“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达尔克洛兹说过:“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与作品有关的动人故事,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真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时,教师随着音乐伴奏绘声绘色地向学生讲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影片《铁道游击队》的插曲。歌曲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故事大概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山东枣庄一带的铁路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铁道游击队。他们活跃在铁道线上,神出鬼没与敌人斗争使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败。恼羞成怒的敌人对铁道游击队进行疯狂“围剿”,游击队员被迫转移到微山湖的岛上。经过游击战士机智、勇敢的斗争,他们终于胜利突围。并且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配合八路军大部队消灭了日本侵略军,获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这样学生在学唱中就能够充满深情。
又如学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师激情朗诵:“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鸟儿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美丽的草原是牧人的家……一首近三十年岁月中久久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动人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一直让人们有着对草原无限的遐想和神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如草原的美,到处是绿草鲜花;天空也是那么蓝;牛羊遍地等,或是想到诗歌《敕勒川》。这时,教师说:“人们常常用辽阔、宽广、无边无际来形容草原,殊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怀抱中,有着无数的美景令人神往。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感受,美丽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被优美的语言和乐曲调动起来了,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学生学会了歌曲,并感受到了歌曲的内涵。
三、渗透情感因素,培养高尚情操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未来的向往、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引发学生情感上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在陶冶中形成品格。在音乐欣赏中,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如教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向学生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叫美丽其格,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是新社会才使她改变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走进中央音乐学院进修。试想,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的?在辽阔的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儿,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长调唱起这首歌……此刻,再让学生唱一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此时,歌声显得高亢悠远,情意绵绵。这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缕缕情丝与美好的歌声一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因此,只有当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中,歌声才真挚动人,才具有生命力。
又如教唱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时,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新中国给人们带来了甜蜜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学习、成长是多么的幸福!让学生们带着由衷的自豪,用甜美的歌声来歌唱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们一个个动情入景,绽开了笑容。最后,让学生懂得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像音乐家贺渌汀说:“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还会使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把知识准确地掌握、充分理解作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做人,唤起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