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09-11-04刘峰
刘 峰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才观念和质量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突出体现了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基础的宗旨。
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编写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实施化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化学自身的特点,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化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挖掘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在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已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我国古代酒的酿造,青铜器的制造,铁和铜的冶炼与应用,火药、造纸术的发明与应用,这些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在近代,我国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对探索生命奥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除了这些发明创造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大宝藏。如近年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在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通过这些例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
2.介绍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发明原子学说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他总是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为座右铭,他刻苦钻研,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个药店学徒工,由于他勤学好问,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凭借严肃认真、勇于创新的精神,经过反复实验,反复研究,最后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的“燃素说”,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英国化学家拉姆赛经过两年多的合作,通过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终于发现了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性质极不活泼的气体——氩气。而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热爱祖国,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满怀报国之志,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毅然回国创业。经过潜心研究,不断努力,最后发明了名震中外的“侯氏制碱法”,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誉和市场,他的精神被后人所敬仰。将上述素材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在科学探究中渗透科学态度、责任感、环境保护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探究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探究中,如能将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这两个问题处理好,对增强学生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从教材中挖掘体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在讲空气污染时,充分利用课本素材和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如CO的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又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污染,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都是重要的污染源。再如,卤代烃的污染,如氟利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
(2)强化训练,规范实验操作。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对药品的用量和浓度严格控制。对定性实验,药品应取最少量,多采用微型实验。这样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省了药品,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实验改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一些有毒物质加入的或生成的实验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合理有效,又能控制或避免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教材中提到要进行尾气处理,在教学中怎样进行尾气处理呢?这给教学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给学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总之,加强实验的改进应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废旧物质,对原有的实验进行科学的改进,以达到安全可靠,控制排污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等目的。
(4)在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保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和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旧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
4.认真研读新教材,适时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化学和一切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学观点的教育。如上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氮气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稀有气体也是一样。再如,对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物质两面性的讲解: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但也能使钢铁锈蚀;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动物呼吸,但却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须的。在新教材中,这些例子很多,需要在教学中认真挖掘发现。这些内容都充分体现了事物的多面性和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利于教育学生不要以偏概全,片面地看待问题,应全面地分析、认识事物。只要在教学时合理运用这些知识,就容易帮助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化学教学中应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的渗透,力求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