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本位”教学初探
2009-11-04牟久喜
牟久喜
“问题”是教师实施教学参策略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更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实质上,“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所谓“问题本位”教学,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化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问题为平台,运用正确的方法、策略,以及教学媒介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思考、感悟和想象,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筛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进而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针对政治课教学特点,笔者不断尝试“问题本位”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所得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教师提问,学生探究,培养自主能力
教学中,对一些理论性强,含义比较深远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首先依据课前提示,引导帮助学生确定该课的学习目标,再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主阅读教材,感知问题,了解问题脉络。其次,可让学生分组相互讨论、探索和研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巡回参与讨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掌握其讨论情况。最后根据讨论的信息反馈,归纳总结问题,板书要点,强调重点。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二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笔者便根据该课的三维目标,提出了这样的四个问题:①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表现在哪里?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如何?其作用怎样?③中华文化、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有什么样的关系?④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我们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其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感知问题,然后进行了讨论,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集中在民族精神的作用和我们怎样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学生们从不同时代、不同事件引经据典,对民族精神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结合民族英雄的典型事例和自身实际,阐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怎样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学生各抒己见,质疑问题,气氛热烈。在这样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质疑问题、分析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说收到了理想化的效果。
二、学生阅读,发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中对一些比较明显的重点问题,资料比较充足的教学内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接着,教师可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用材料论证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这样再组织学生选择最佳方案,若所选方案有不妥之处,教师可及时补充和纠正,最后让学生认可和掌握。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框教学时,学生阅读教材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什么是共同富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②共同富裕与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有何关系?③共同富裕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④既然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而当前社会存在的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其原因是什么?问题提出后,笔者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用所掌握的资料论证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组织,帮助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认可和掌握。这样,既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师生合作、研究问题、培养参与意识
教学中对一些热点和容易误解的疑难问题,可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下,首先师生合作,筛选问题。其次,针对具体问题,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既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又密切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观察问题,质疑问题,认识问题,并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尽可能多举例分析论证问题,让学生把握热点,理解疑难点。课堂教学小结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同时,把写调查报告或者设计某项社会活动方案作为学生课后作业。让他们切身体会和领悟所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完九年级《思想品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框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你根据当地特色设计一份美化自己乡村或社区环境的方案。许多学生不仅按要求完成了活动方案设计,而且按方案设计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参与了植树造林和栽培冬青植物的活动;有的“领养”了一片草坪或一段路边绿化带;有的在家里主动领养了几盆花;有的还主动为了美化校园送来了自己家中栽培的花草;有的协同有关管理部门定期施肥、浇水、剪枝、清理垃圾等活动。这样的参与活动不仅强化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同学改掉了不爱护花草树木,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功效。
以上教学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解决了疑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实现了知行统一,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归宿感,保证了教学的时效性。
四、课前诊测,巩固知识,培养记忆能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短时记忆较强,长时或永久性记忆较弱。因此对长久记忆的培养一直是困扰教师的大问题,课前诊测是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上新课前,教师把上节课的内容归纳为几个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翻新上节课所学知识,这样的翻新问题,其实是最有效的强化记忆,可使记忆长久甚至永久。此后,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这个提问常规武器,既检测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亦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过渡到新课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九年级的《思想品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框教学时,先提出三个问题: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②关爱集体为什么人人有责?③我们应该如何关爱集体?其后,根据学生回答的结论,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集体是每个人的集体,是我们每个人依恋的家,那么国家是由集体构成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依恋的家。接着便提出了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罕见的大灾难,而人民子弟兵,佩戴黄丝带的救灾志愿者,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勇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听到了这样的问题,兴趣盎然,激情奋发,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开始新课程的讲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视学生层次,听课的个性表现及讲授内容的特点,随时调整方式、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实现学生耳、眼、口、脑的“全频道”接收,从而达到激活思维,强化记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的思想境界。
“问题本位”教学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教学平台,学生积极参与。既突出了主体,又活化了教学氛围,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养成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好习惯。激励学生勇于质疑、争辩、联想、求异和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达到了“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养习惯、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不能不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