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2009-11-04张秋菊王俊荣
张秋菊 王俊荣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滋养了无数文人志士的精神;它独特的艺术构思呈现出空灵朦胧之美,唤起了众多后学者的向往和探索;它凝练生动的语言、多彩传神的修辞,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语言宝库。新课标倡导学生走进经典,品味优秀作品,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能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中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古典诗词经典作品,意欲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进而完善人格。
那么,古典诗歌有什么特点呢?朱光潜先生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无限中富无限”,这说明诗歌的特点是:以少胜多,寓无限于有限。诗歌中的无尽之美,朦胧虚无,只有通过想象和体味才能捕捉到。
古典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不过为了言情。情与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简单说来就是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可分为三种:
1.触景生情。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是作者年老体衰,扶病登高,触目伤怀时写下的。萧瑟的秋天,苍茫的山水,引发对自己境况的感慨,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所生成的艺术空间。
2.移情入景。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去看外界景物,又借对外界景物的描绘将感情抒发出来。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一生热爱自然,所以辞官归隐,即使家境不富裕,心情依然是平和舒适的。在他笔下,田园景物都带上温暖和谐的色彩,有一种摆脱束缚、自由生活的气息,这是作者人格精神的折射。
3.物我情融。外界景物与诗人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心中有物,物中有心。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史之乱”后国家的破败景象,作者悲痛的心情交融在一起,在这种心情下,花朵的露珠却是伤感的眼泪,鸟雀的啼叫却是惊悸的心跳。这里的花、鸟都沐浴着悲伤的情感,心与物交织成悲剧性的形象。
古典诗词中,情景交融,互相生发,使审美观超越有限的物象,伸向无限的宇宙、历史、人生,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神妙的形象体系,期待读者去发掘,去想象。正因如此,诗歌教学不应停留在扫除文字障碍、翻译诗句大意上,教师也不应一统天下,而应把体味的时间、想象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想象、玩味,从而实现作品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潜能。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很好把握古典诗歌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诗词作品的权利放心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进入到一个体验的世界,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让他们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自由地舒展自己的心灵,在与作者的心灵碰撞中去创造一个新的自我。
例如,在讲授《雨霖铃》时,首先要指导学生赏析“长亭雨后、江边送别、楚天烟波、晓风残月”等画面,启发学生想象凄凉的蝉鸣、秋雨洗净的天空、无语有泪的分手,以及渺不可测的水上烟波。然后,指导学生给每一幅画面拟定题目。在拟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思考,从中截取画面中最有代表性的或美感强烈的景和物来拟题。各人拟题后共同交流,通过比较优劣进一步加深对诗词中景物画面的感受。再让学生改写画面。在改写时,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不拘泥诗词原字句,不求“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但同时也要加一些限制,让学生的想象顺着诗词所提供的语言环境去驰骋,生动、形象的凸现诗词的意境美感。如画面“晓风残月”可改写为:今夜酒醒的时候,船已行在何处?不见帐饮,不见恋人,只见在晨风中飘拂的杨柳和一轮斜挂在天穹的明月……改写是教师激发学生运用积极的想象,依据作品中提供的艺术语言,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积淀所做的“发展”,这种发展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诗词,进行深入的感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是非常含蓄的,有时甚至是朦胧的,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物象来抒发情感。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就要引导学生把握诗作中诗人所借助的物象。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是塞外黄昏时分千里朔漠雄奇苍凉的景象。要指导学生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物象,在脑海中浮想出这样的画面: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而去,在这样一个广袤悠远的大背景下,一柱“孤烟”腾空而起,“直”上云霄,一条“大河”从远方蜿蜒而来,黄昏时分的“落日”悬挂于长河之上,显得又大又“圆”,天地苍茫,笼罩在血红的残阳之中。在学生的脑海中只有浮现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才能体会出作者构筑的既有纵深又有层次的立体的画面,才能体会作者黄、黑、白、红多种颜色巧妙的搭配,以及动静结合,展示塞外大漠苍凉而又浑然一体的奇谲景象。
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进入到诗歌的里面,这时再引导进行体味,味出酸甜苦辣,辩出喜怒哀乐。依然以《雨霖铃》为例,学生在把握了画面的基础上,要体味作者的情,一开始的“寒蝉凄切”,透出一股“凄凉”;接着“帐饮无绪”又平添一段“离愁”;再接着“杨柳岸晓风残月”,又增了一分“离恨”;最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由“恨”到“叹”,作者的感情是变化的,但总体上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恨,是酸是苦,是愁是恨。
赏析一首诗词作品,体验、领悟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后,应跳出作品,进行适度的理智观照,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上升到理解的高度,联系社会现实,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反思。茅盾先生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使学生在思考中,打破旧有的视野,更新拓展形成新的期待视野。“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通过品评,不但使学生对作品有比较客观、全面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联系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品诗、品文、品有字书之美味,悟情、悟理、悟无字书之文章”,学生能够从诗人的为人处世、诗词内容、气势风格等各个方面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观照自身,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受到灵性的启迪。例如,同样的《卜算子·咏梅》,陆游的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毛泽东的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通过对照,诗人的志向、操守、理想、抱负对比鲜明,学生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任何一首诗词作品,都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是诗人情感的宣泄,这种情感穿越时空,跨越人生,为人类所共通。让我们乘着诗歌的翅膀,去体验其中浓浓的情,去体味其中深邃的哲理,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象,在开放的空间里自由舒展心灵,在与作者心灵碰撞中去创造一个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