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内容的时代偏向分析
2009-11-04任闪闪
任闪闪
【摘 要】教科书的每次重大修订都会舍弃并新增诸多篇目,从而使其所呈现的知识和展示的价值观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和新课标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浩如烟海的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的,揭示左右教科书篇目“舍取”的诸多因素。进而诠释这样的结论: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教科书内容随社会变迁的大量“取舍”是我们国家、民族不同时代所偏好的道德情感、政治态度及社会价值观的缩影。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更要注重各类课文蕴涵的不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渗透。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 政治偏向 道德偏向 社会偏向
我国自2001年推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除要求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更相应的带动了教科书的变革。2001年秋季,在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将近8年时间。在理念、体系、目标等方面全然一新且时代气息浓厚的教科书,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一致好评。新中国第8次课程改革进行了将近8年的时间,笔者欲对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与80年代版本进行社会学分析,试图全面把握社会发展对教科书所传授知识及所倡导价值观的影响。
一、引言
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的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的媒介,更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和现实的内容,是考察知识与权力、知识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重要对象。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观念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科书被视为毋庸置疑的权威,教师和学生视其所引入的知识为真理,无权对之擅加修改和增删。著名知识社会学家迈克尔·M·阿普尔说过:“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课堂上,正是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也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但为了不至于盲目学习,我们必须要明了为什么学生要学这些而不学那些;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获得教科书的“青睐”;在教科书“选择”此知识而“抛弃”彼知识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主导;这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知识是如何被选择和组织的。在此,笔者欲以不同时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因为思想性和教育性意味都比较强的语文教科书是承载和体现某些社会价值观取向的最佳载体。毋庸置疑,语文教科书篇目选择的主旨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但优秀的文学篇目很多,在教科书的重大修订时,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能进入教材,教科书编制者们选择此篇排斥彼篇,舍弃原有新增一些的时候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笔者在此通过不同时代人教社发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揭示两种版本所取篇目的差异,进而寻找造成此差异的真实因素。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对比分析
1.分析对象。本文选作比较的小学教材是由使用时间长、范围广、影响较大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首先选取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是人教社1987年版(注:下文简称87版),共11册,分析该版本采用的311篇精读课文。此版本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1987年春季颁布的《小学语文教育大纲》编订的,主编是何慧君。另选作参与比较的是2001年之后人教社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版”),这套教材是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是人教社出版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该版本12册共收录353篇精读课文。
2.分析方法。本文的分析单位是篇目,每篇只选择一个重要主题参与统计分析。笔者首先对教科书篇目所表现的主题进行了分类,分为文学偏向和价值倾向性的篇目,文学偏向的篇目包括古诗,自然风景,我国山水风情,名胜古迹等的介绍性篇目。尽管某种程度上对古诗及风景的介绍也暗含着某种价值观,但笔者在此忽略不计,只统计那些价值倾向性较强的篇目。价值倾向性篇目包括道德偏向、政治偏向和社会偏向性篇目。道德偏向性篇目是指那些通过对某人某事的介绍或通过寓言童话意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道德情感、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文章。政治偏向性篇目是指那些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批判旧社会、颂扬新中国,培养学生爱国、爱党,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文章。社会偏向性篇目是指揭示当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动态,意在传授当前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需技能和素质的篇目。
3.分析结果呈现。
(1)87版中保留至今的篇目。通过统计发现,87版中保留至今的篇目共65篇,古诗词忽略不计(见表1)。
(2)现今版本出现而87版出现较少或从未出现的主题类目(见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嬗变的过程中,除了语文学科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学性篇目得以大量留存,众多的政治偏向、道德偏向性篇目也得以保存,说明国家对传统文化中某些固有道德情感和政治态度的坚守和传承。教科书编制者们意在通过经典篇目的重复引入向学生们灌输社会固有的一些道德观念,并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社会性地遗传下去,共建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比如爱国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教材作为传递知识、陶冶情操的基本工具,呈现了许多具备爱国这一道德品质的人物形象。除了领袖人物,还有王二小、小英雄雨来等诸多儿童形象,意在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在后继对新课标版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教科书中又新“取”了很多类似篇目。知识被打上了政治烙印、被负载了道德任务,政治需要、道德需要某种程度上左右着篇目的“舍”与“取”。
从87版至现在教科书已进行了很多次重大的变更,每次都会舍弃一些篇目,而新增篇目的依据何在,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清一二。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教科书中新“取”了众多科技篇目文章;现代社会文化、价值多元,教科书新“取”了很多介绍少数民族、颂扬国际主义情感的文章;现代社会崇尚自由、和谐,新课标版本新“取”了反映自由、团体合作的文章。可以说,是社会需要使得这些篇目进入教科书。在教科书的编制过程中,社会的传统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渗透于教材的各个方面,通过课文中的人物、事件等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个性人格、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并对学生接受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及社会规范产生重要作用,从而通过教科书的权威性潜移默化地灌输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讨论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也是培育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欣慰于新课标版教科书所富有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该版本“新取”了很多反映现代社会特征的文章,比如对自然、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的关注;选取了意在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自强自立、关爱他人、团结合作”等素质的篇目;新课标版的诸多文章还表现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对多样文化的介绍与尊重。社会变迁使教科书中所呈现的知识、展示的价值取向相比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教科书中体现的各种价值观、信念和思想,意在激发孩子的情感,通过丰富的书本知识与亲身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在熟悉的语境中渐渐形成现有社会的价值观。
因此,中小学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基本知识、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之外,更要注重课文中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渗透。比如在对革命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小学生乐于、善于模仿的心理,深化领袖、英雄、模范等这些被主流社会所推崇的人物形象,用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感染、影响学生;在对一些诸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等介绍少数民族课文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理解并尊重他们;在讲读《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等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文章时,可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也可拓展到课外,开展植树种花,捡身边垃圾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就感,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总之,教科书精心选择的文章、语言、人物形象、习题等实际上是社会价值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的反映,教科书是社会系统中强化学生责任感、道德心和价值观正确性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只发挥教科书传授知识的作用,更要体现其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麦克·F·D·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以语文教科书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