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健康视阈下“激励理论”对体育教学的贡献

2009-11-04柴春胜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调动榜样

柴春胜

健康是生物持续存在的基础,生态健康则是自然、和谐的健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也应该秉承生态健康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以健康为根本,以“激励理论”来刺激学生的运动健康,以激励理论促进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的最大贡献。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激励策略,从外部给学生刺激,以诱导学生的内驱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把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优化教学,使学生获得健康、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一、生态健康下的“激励理论”阐释

所谓“激励理论”是指持续激发动机和调动积极性,以刺激行为体的内部机能和外部机能,达到刺激的功效。而生态健康下的“激励理论”则多了一份自然、核心的健康理念,就是在健康和自然的生态框架下,来调动行为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激励与教学融为一体时,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正当需要,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要求进步的动机,使其充分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健康成长。

“激励理论”一般由需要、动机、行为、目的四部分组成。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而需要是行为的出发点,行为又是指向一定目标的。对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来说,他们的需要、动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性的,主要表现在社会、情感性的需要,即得到学校、教师、同学给予的信任、尊重、关心、友谊、表扬.、认可和赏识。二是内在性的,首先表现在单纯的学习、工作活动过程中得到满足,如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其次指学习工作取得积极成果,从而体验到某种成就感与自豪感。学生的这些需要与动机归纳为精神性需要和物质性需要。作为学生来说,精神性需要的满足是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物质性需要的作用。生态健康理念下的“激励理论”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需求,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用激励理论和谐、健康地去促进体育教学的进行,为体育教学贡献力量。

二、“激励理论”对健康体育教学的贡献

1利用职务之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当学生从事体育实践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和高度评价声中,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时,这就会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其更加努力地从事体育学习,关键这种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是在一种和谐健康的环境下学生自发地去追求的,和传统生硬的“命令式…‘强迫式”体育教学具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2加强了学生自主、自发的参与体育活动,构建健康、和谐学习氛固

体育教学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努力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更重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而不是采取生硬的灌输方法,使课堂上充满生态健康、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3促进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有益竞争

健康理念下的激励理论,依然要有激励的成分存在,只是让这种激励以健康为前提条件,因为有了激励的存在,促进了学生在体育教学种具有适度、有益竞争观念。激励学生为了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精神而去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潜力,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有益的体育竞争氛围,让同学之间可以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增进相互间的学习、帮助和影响。

三、“激励理论”对生态健康体育教学的策略探析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合理地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需要、动力、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到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发现,通过以下几个有效的激励手段,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健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实效。

1.确定符合实际的、健康的目标激励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合理而恰当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符合实际的目标可以激励人的斗志,但是过高和过低的目标都不利于激励效果的发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将学生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同时应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细小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其不断追求新的成就,特别是对那些体育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要多鼓励,即使做得很差,也给予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成就意识。2.提供学生一个宽松、健康的宏观环境宽松、健康的运动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氛围,和周围同学较易形成融洽的氛围,且对运动机能的提升也有潜在的辅助作用;反之,则会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试想,严肃的老师、紧张的气氛,使学生恐怕很难有健康、乐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让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地交流,以达到较为和谐的教学氛围。3.提升爱好进行兴趣激励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求知欲。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就会很投入,从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运动能力和发展身体为目的,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培养。4.运用“情感投资”的情感激励,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心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人都需要关怀与体贴,一些关心学生的行为,一番安慰学生的话语,都会成为激励学生行为的动力。用平等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循循善诱的语言,把信任、肯定、赞许巧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得到鼓励,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教学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活动。只有心理相容,才能使教学活动引起师生隋感的共鸣.在自由而又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达到体育教学的理想境界。体育教学是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交流,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的相互愉悦状态。

5.树立积极、健康的榜样,对学生进行典型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以鼓舞、教育、鞭策,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渗透体育名人或奥运明星的精神品质,用名人的言行激励学生。因为名人和明星的特点突出,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名人的权威性,使学生产生敬仰心理;榜样的感染力量,使学生产生爱慕;激动的情绪,能使学生把榜样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但是在选择榜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取健康的榜样为前提,有些体育健将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骄人成绩的背后如果有着不健康的因素,则反而会对学生起到不好的影响。总而言之,基于生态健康理念下的“激励理论”,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激励理论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来灵活地运用合理的激励措施,一切以健康为前提,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热情。要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来鼓励学生,而不能采取强迫式的手段。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关注的是实际效果,重视激励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生态健康理念的引导下,遵循体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全面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力量,使“激励理论”对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最大的贡献效果。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调动榜样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