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09-11-04梁干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新课程教学模式

梁干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步人了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是知识的竞争,高新科技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面对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和探索正在积极的进行中,我国所推行的教育改革正在稳步地向前迈进。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培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体育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对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但要将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实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理想与实际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我国文献资料记载的体育教学模式运用情况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关于体育教学模式作过多种研究,理论方面有李凯杰等人的“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一般理论的研究”等,实践方面有李晋裕的“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等。对参与、接触到该研究的教师的体育教学过程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产生了一定区域内的辐射效应,直到现在对该地区的体育教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翻阅各种期刊,从各地体育教师所发表的关于体育教学模式实践性操作的论文或案例中,可以看到诸如“小群体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等等模式实践研究成果,但实践者往往固步自封,作出夸张的自我评价,以己模式之长攻它模式之短。从作者的地区分布看,相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论文作者大多为一个地区或是其周边地区,如“自主学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出自江苏省南通地区;湖南省则有关于“小群体学习法”的研究。这说明基层关于体育教学模式运用的研究有其明显的区域性倾向,有极为明显的单一化特征。

2实践中体育教学模式运用的情况

通过选自江苏、浙江、上海的86篇优秀教案,来具体分析多种体育教学模式在当地的应用情况。

江苏省主导模式是“注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浙江省是以“情景教学模式”为主要模式的;上海市多运用的是“注重学生体现乐趣的教学模式”。以上说明,虽然新课程提出教学模式“百花齐放”,但在具体的实践者手中,教学模式的运用还是会有一定的指向性,不同程度地出现区域性,表现出体育教学模式运用的单一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正确理解教学有效性内涵,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

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或发展。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传统的知识观和教学观支配下,体育教师被认为是体育的“权威”,是活的教科书。体育教师的教学就是教师把教材中和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动作传递给学生。教师的职责当然是要向学生传递知识,但是知识不能是由自认为有知识的人普及到或灌输到自认为没有知识的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不应该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让学生经过自己的体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去建构他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要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建立起新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对学生进行教条的灌输,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其理解所学的正确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双方的交流互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课堂文化。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主动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效益观,即提高在单位时间内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学时间的值。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全面质量观,取代单纯的技术动作掌握为目的的片面质量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科学合理的教学准备与设计

这里所指的教学准备与设计是体育教师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的必要的充分准备与合理的设计,既能保证教学行为的成功又能保证教学在时间与投入的精力经济合理陡。教师应在上课之前调节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以使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教师除准备自己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知识准备、认知准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风格、学习方法等要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如果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的水平和准备情况缺乏了解,其教学必然是盲目和无效的。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教师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从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并通过其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第二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所增加内容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第三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指定与选择后,还应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成为有效的。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程度地发挥所设计内容,使教学达到最优化。3.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动机才会使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持久、有毅力,使学生的学习有计划和效率。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体育教师首先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新的学习之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失调,即学生在经历到新颖、不一致、令人惊奇、变化的学习情境时所引发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提高。学生认为平衡认知失调便会产生求知欲望。当然,在激发学生动机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度”。过分的刺激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对体育课的学习失去兴趣。其次,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应创造机会使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再次,应引导学生正确归因。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不对个人能力产生陈疑,以促使其进行下一步的积极学习。

(2)教师传授指导的策略。传授即体育教师的课堂讲解和示范。教师运用精确的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注意传递内容的效率,注意时间和讲解内容的分配。教师往往在短时间内讲解过多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影响讲授的效率。教师运用正确合理的动作技术示范会极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如正面、背面、侧面、镜面示范等。教师可运用集体指导、单独指导、巡回指导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错误纠正。指导时应注意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太复杂会占用学生过多时间,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注意时机的选择,要在学生进行积极模仿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时指导,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眭。

(3)引导学生探究的策略。体育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即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创新力得到培养。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促使学生真正全面地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新课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