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鬼当家”:奶奶,我就是您依靠的“大树”

2009-11-03

新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扎针祖孙鹏飞

无 疆

“奶奶不哭,今后有我在就有一切!”

1995年9月11日,对沈阳居民张子凤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她的孙子小鹏飞来到世间。然而小鹏飞仅长到半岁,父母便相继弃他而去,家里只剩下张子凤和8个月大的小鹏飞相依为命。

此后不久,张子凤患上了糖尿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单位让她办了病退,每月退休金仅两百多元,这点钱维持祖孙俩的生活捉襟见肘,张子凤只好压缩自己的医药费开支。

小鹏飞6岁时,糖尿病并发症一起向张子凤袭来:双目失明,颈椎病、心脏病、末梢神经坏死。张子凤心里一片灰暗。为了治病,她不得不卖掉房子,靠着几百元的退休金与小鹏飞一起在外面租房,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搬进出租屋后,小鹏飞开始独立做饭了,他拽着奶奶到菜场买了两角钱的干豆腐丝。在奶奶的指点下,小鹏飞站在小凳子上,往锅里放了少许油,吃力地拧开了煤气罐。

5分钟后,小鹏飞炒的菜出锅了,张子凤吃着炒糊了的干豆腐丝,忍着满腹心酸,连声夸奖。此后,在奶奶的指点下,小鹏飞炒的菜越来越好吃了。

小鹏飞9岁那年,张子凤的糖尿病又加重了,每天都要到社区门诊扎一针胰岛素缓解病情。这年的大年三十,因为社区门诊春节期间放假,而医院有规定不能随便给外人打胰岛素,小鹏飞领着奶奶走了几家医院,都被拒绝了。在阖家团圆的除夕夜,小鹏飞和奶奶绝望地回到了家。

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奶奶,小鹏飞决定自己给奶奶扎针,张子凤鼓励小鹏飞大胆一些,不要手软。小鹏飞拿出针,排出针里的空气,兑好药,给奶奶扎药的部位消了毒,他这一切做得很流畅。可真的要给奶奶扎针时,他觉得这针有千斤重,几次才将针扎进了奶奶身体,胰岛素一点点注入到了奶奶身体里,奶奶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此后,小鹏飞成了奶奶专职的小医生,天天给奶奶扎胰岛素,一扎就是5年。而每当张子凤伤心流泪时,小鹏飞总是安慰她说:“奶奶不哭,今后有我在就有一切!”

14岁男孩把“生活功课”做得分外出色

从8岁起,张子凤便把家里的大事小情放手给小鹏飞去做。每月领到奶奶的退休金后,小鹏飞先到药房买来奶奶当月的药。买完药后,小鹏飞再去交水、电、煤气等家庭必需的费用,接着去超市购买当月必需品,最后剩下不多的钱就是祖孙两人一个月的全部生活费。

为了省钱,每到秋季,小鹏飞就到市场买回200斤白菜。上顿下顿吃大白菜,祖孙俩没觉得苦,还调侃白菜能“治病、发财”。为了减少开支,小鹏飞放学后经常到菜市场捡别人扔掉的甘蓝、芹菜、菠菜等菜叶,也够对付几天的。就这样,靠着有限的几百元钱,在小鹏飞的精打细算下,祖孙俩一个月一个月地勉强维持下来了。

除了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外,照顾奶奶成了小鹏飞的主要“功课”。从上学第一天起,无论春夏秋冬,雨雪寒暑,他每天早上5点钟准时起床,先烧两壶开水,把它晾成温水,再灌到暖水瓶里,让奶奶白天喝。因为中午学校休息时间短,他做好早饭后,还要把奶奶的午饭做出来。接着,小鹏飞伺候奶奶吃药、扎针、吃饭,把碗筷冲洗干净后,才背上书包去上学。

中午放学后,马鹏飞从来都是跑着回家,40分钟的路程,他20分钟就跑回来了,把早上做的午饭给奶奶热好,然后陪奶奶说几句话,又急匆匆地赶去上课。晚上放学,马鹏飞照例还是跑着回家,回到家后,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在家里呆了一天的奶奶到市场散心,祖孙俩风趣地把这叫做“放风”。在“放风”的时候,小鹏飞买好了菜,回到家就开始准备晚饭。

吃过晚饭,收拾完屋子后,小鹏飞开始烧热水给奶奶泡脚、剪趾甲,服侍奶奶吃药、扎针。做家务时他还不停地给奶奶讲些学校、外面的新鲜事、开心事,为奶奶解闷。安排好奶奶后,他才能静下心来写作业。一天天,一月月,小鹏飞就这样在紧张劳累中度过了9年光阴。

针对奶奶的糖尿病,小鹏飞对每顿饭菜都精心安排,主食是粗、细粮搭配,奶奶胃不好,他从没做过大米干饭。而为了防止奶奶吃错药,小鹏飞动了不少心思,他在床头上放着急需的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等心脏药;床头柜上摆着预防脑血栓的脑洛丁和阿斯匹林;桌子上放着维生素B1、B6、B12和维生素C。这些药分别治什么病,什么时候吃,每天吃几回,吃多少,小鹏飞都记得清清楚楚。

每年奶奶过生日,小鹏飞都要给奶奶做点好吃的。10岁那年,小鹏飞攒了两个月的废品卖了10多元钱,他拿着这笔钱到附近一家超市,花10.8元买了条鱼,花5.7元买了根粉肠。回到家里,他给奶奶做了个从电视上学来的“糖醋啤酒鱼”,吃饭时,他将大块鱼夹在小碗里,弄得碎碎的,一点一点地挑出里面的刺,喂奶奶吃。而他却只吃里面姜、葱和碎鱼末,用鱼汁儿拌饭,把剩下的鱼留给奶奶下顿吃。张子凤吃得很满足,也很心酸。

在张子凤的心里,小鹏飞已渐渐长成了她可以依靠的“大树”。为了孙子,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苦难锻造出阳光少年

张子凤祖孙俩的境遇得到了社会及众多好心人的同情和帮助,马鹏飞考入沈阳147中学后,学校给他安排了最好的班级和老师,并减免了所有费用。

刘岚是马鹏飞的班主任,在她看来,生活磨难使小鹏飞锻造出许多同龄人不具备的优点:吃苦、坚韧、孝顺、荣誉感强、心细、特别善良,而他的性格也充满了阳光。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慷慨解囊献出爱心。小鹏飞也拿出50元钱捐给灾区的孩子。刘老师深知这50元钱对小鹏飞和奶奶的重要,硬是不收。可马鹏飞坚持要捐,他说服老师说:“灾区的小朋友太难了,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爸爸,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家,她什么都没有了,我有家,有奶奶,有饭吃,比灾区的孩子幸福多了……”

2009年4月,感动于马鹏飞9年如一日照顾奶奶的孝行,北京的一位阿姨给他寄了一个足球,马鹏飞平时最爱踢足球,可他毫不犹豫地把足球捐给了班里,还对刘岚老师说:“我把它留给班里,和大家一起踢吧!”

虽然照顾奶奶、做家务占用了大量时间,但马鹏飞学习上却不甘落后。上五年级时,小鹏飞得了水痘,三个星期没能到学校上课,但他没有灰心,每天在家里按学校的课程表进行自学。病好重返学校后,为了补落下的英语功课,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主动找英语老师补课。当月月考中,马鹏飞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得到了老师一致赞扬、同学的钦佩。

由于经济困难,掌管家庭财务的马鹏飞很少给自己买课外书。为了能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每当周六、周日或节假日,料理完家务后,他经常带着奶奶去书店看书。每次去书店,他都要给奶奶带上水、药、凳子等物品,给奶奶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下,每隔半个小时过来看一看奶奶。在书店里,小鹏飞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马鹏飞在日记里写道:“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治好奶奶的病,让奶奶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愿望,回报社会和那些帮助我的热心人!”

2009年9月1日,马鹏飞和奶奶被中央电视台请进了“开学第一课”节目中,他9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奶奶的行动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让同龄人理解了爱就是承担,爱就是力量。而马鹏飞也成了全国少年儿童学习的楷模。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扎针祖孙鹏飞
体检经历
高校学生团队发明扎针机器人
祖孙情
Quality Control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s - Chinese Crude Drugs
惩“前”毖“后”
举贤
亲情祖孙
祖孙博弈
祖孙接力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