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后悔回到祖国的怀抱

2009-11-03张毅林

新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责编知识分子祖国

张毅林

我1920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1948年在台湾电力公司医院当医生,有一个较为舒适的工作,有许多亲朋好友。1949年解放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我被共产党人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心想,有这样一支勇往直前的部队,有这样伟大的党,一定能治理好千疮百孔的中国。为了追求光明,做一个真正爱国家爱民族的人,为建设新中国出把力,我于1949年3月,毅然丢下职业乘船到上海,又回到了解放区我的故乡。

新中国诞生后,我满腔热情地参加革命工作,后来被安排到地方医院。我从一个旧知识分子改造成人民医生,把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作为人生第一信条。1958年为抢救一名双目失明的儿童,我和全科医护人员一同奋战了五天五夜,终于使病儿脱险。这件事情对我震动很大,我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才会出现这种一人有难大家帮的全新的人际关系。

在十年浩劫中,我也受过委屈,但我集几十年人生经验,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对前途充满信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肃清了极“左”思潮,知识分子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年近花甲的我也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在医务领域更加勤奋地耕耘。我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也为了在台湾和平统一事业上作出贡献,给表兄孙运璇(当时任台湾行政院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在海内外引起一定反响。

我从台湾归来60年,耳闻目睹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心潮汹涌,为祖国飞速发展而骄傲。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责编知识分子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tein C-terminal labeling by carboxypeptidase Y
一颦一笑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