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工美玉衣钵夙传·洪新华及弟子崔磊、于雪涛

2009-11-03储有明

上海工艺美术 2009年3期
关键词:罗汉海派玉雕

储有明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钟灵毓秀,迭经千百亿年剧烈的地壳运动,含英咀华,才使坚硬的岩石层中蕴含着结构紧实、质地细腻、晶莹滋润的美玉。

然而,“玉不琢,不成器”。玉和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玉是天地造化的精华,器是人类智慧的精髓。只有当精美的材质与精良的工艺,在艺术创意的层面上实现完美的结合,才能成为一件美仑美奂的玉器艺术品。

一、琢玉成器

当玉雕艺人在聚精会神地打磨着璞玉的同时,仿佛也在打磨着自己。此时此刻,从他瞳仁里流露出来的那种痴迷与专注,那种执着与坚毅,不难窥见他与玉似乎都在艺术创意的境界中驰骋,“心有灵犀一点通”。

中国玉雕大师,有“罗汉三杰”之誉的洪新华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

早在1973年,他就进入了上海长江刻字厂工业中学学习,在书法、篆刻、国画、素描、写生、色彩、雕塑等基础美术学科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他日后从事玉雕工艺能正确造型奠定了基础。毕业后他进入上海玉雕厂人件车间专攻玉雕人物。

后来,他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不无感慨地说:在学习过程中,我遇到了好的师傅,刚进车间做佛像时就跟随老艺人苏长才学艺,渐渐掌握了传统工艺的技巧和风格;做飞天系列时,学到了“学院派设计师”费大为关于“敦煌佛画、吴带当风”的审美和情趣,他的绘画风格经典、标准而雍容华贵;尤其是长时间跟随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他作品那种生动的动态、夸张的表情让我至今受益不浅。我自己设计制作的碧玉摆件“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就得到过大师们的帮助,在设计时我认真研究了古画、瓷器、壁画等,并吸取各种艺术品种的特点;在工艺上运用圆雕、浮雕、透雕,深得各位大师的好评,并被轻工部评为“优秀设计奖”。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和萧海春大师合作的每件重达二三十斤的6件大件产品“封神榜”系列,是我玉雕作品的代表,记得最大的一件重达四十斤。

业内人士都知道,创作大件玉雕作品,不仅是力气活、技术活,在艺术上还有更高的要求。

说它是力气活,是因为琢玉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双手常常要托起二十多公斤的石料,艰苦程度不亚于建筑工人;说它是技术活,是因为精雕时的聚精会神,琢刻细部时眼睛凑得很近很近,有时必须用放大镜才能完成精细部分。

而从艺术创作上审视,创作大件玉雕作品难,难就难在大件的综合性强,它需要创作者具有理解材料、因料设计和工艺制作的全面能力,同时他又必须有人物、山水、花鸟、建筑等整体驾御的能力。

就拿洪新华最擅长的罗汉玉雕来说吧,迄今为止,他已雕刻了大大小小、各种姿态的罗汉佛像一百五十多尊;也因此,他被业内人士称作“罗汉大师”。他创作的玉雕罗汉像或坐或立,有的如钟盘坐,有的如松傲立,或嗔或笑;有的如鹰般怒目,栩栩如生;有的如老人般慈祥,生动逼真……

他创作的一堂十八罗汉白玉摆作,气势恢宏,如果整齐地排列,足足有二米长,其中的一尊“诵经罗汉像”气韵沉静,罗汉身卧芭蕉,手枕经书,若有所思。方脸大耳,耳上精细地雕琢着圆环一个,眼睛微张下视,似在诵读,似在悟谛。尤为精彩的是芭蕉、佛珠和小小的耳环将白玉黄皮保留得天衣无缝,欲动若静,空灵的意境,若隐若现……

洪新华独特的性格造就了他的玉雕特点,在默默耕耘了30年后,“弥勒”、“刘海”、“童子”、“罗汉”等题材作品,已为“海派”玉雕增添了一个具有标考幽拘特色。

洪新华在传统题材中寻找灵感,并以现代审美加以提升、夸张、强调、并配以到位的工艺手法和融会贯通的技巧,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个性。

二、名师高徒

洪新华不仅艺高,而且德馨。他为人行事温文尔雅,乃谦谦君子,怀忠厚之心,严于律己,对人宽容。从艺多年先后带有徒弟数十人,授艺育人、毫无保留。当时有个徒弟从天津来上海投靠他,他因材施教,从设计的原理、制作的工艺,乃至工具的应用等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地指导。徒弟学步之初,他手把手地传授。往往他先雕人物的左半个脸庞,再让徒弟依样画葫芦地雕琢右半个脸;他先雕人物的左手,再让徒弟雕右手。今天徒弟已经自立门户,在上海玉器界也做得红红火火,有的也已获得了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的称号。在沪上玉雕界有“小天津”之称的崔磊,就是洪新华众多高足中的佼佼者。

崔磊出生在天津一个有着美术氛围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进人天津美术学校特种工艺班学习雕刻技艺。期间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写生、素描、速写、水粉、雕塑等各方面的知识;毕业时以前三名的成绩被分配到天津市特种工艺美术厂。不久,上海一家沪港合资的珠宝公司到天津招募玉雕艺人,就这样他来到上海,并有幸拜在洪新华大师的名下学习海派玉雕工艺。

对这段学艺经历,崔磊念念不忘、屡屡提及,他说:我跟师傅学的第一件作品是童子,也是我今天教徒弟的第一件作品。我非常感谢师傅的这套教授方法,先是童子、刘海,随后是和台二仙、弥勒佛,然后罗汉、钟馗,往后就是观音了,这个顺序由简到繁,非常合理。我跟着师傅做的都是大件,那种纯学术的东西让我至今受用不浅。

遵循师傅的传授,崔磊对自立门户后的玉雕艺术作品定位于“精、简、独”。他把师傅做大件的特点吸收、概括后放到小件工艺里,比如在手把件制作中糅进了许多摆件的工艺。他在对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后,找出突破点,凸显自己的强项,第一坚持写实主义,第二强调专业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开始把繁简叠加地用,一部分结构做得极其清晰,一部分用大面衣服包裹,对比、反错,非常强烈。他还根据手把件的特点强调“藏”的概念,技术上破形、破料为主,结合“藏”的意识使作品更有个性,更为耐看。

从1999年自立门户起,到2006年,经过长达7年的艺术锤炼和市场考验,崔磊在继承乃师风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名师出高徒”。作为洪新华的得意门生,崔磊非常愿意汲取知识,他接受传统的东西,接受西洋的东西;他接受木雕、皮影、剪纸,接受陶艺、油画、摄影。所以他的眼界往往跳出玉器以外,所以他的作品永远不会定型。

今天,崔磊更注重民俗的、信仰的和现代感作品的开发,尤其在独创的“破形牌”上,结合深浮雕、高浮雕、透雕技艺,大胆尝试。从天津到上海,从学徒、自立到成家,从临摹、继承到创新……崔磊的无数次突破,都伴随着努力、思素、痛苦和成功。

三、衣钵夙传

在洪新华众多的门生第子中,另一位来自天津的玉雕艺人于雪涛,年仅36岁就获得了玉雕工艺美术大师的殊荣。

于雪涛1992年进入天津特种工艺品厂从事玉雕设计。不久,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来到上海发展;并于1996年拜在洪新华的门下。对自己先后在天津、上海学习北派和海派玉雕技艺的经历,于雪涛感慨颇深,他说:先前在天津特种工艺品厂正规、严谨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端庄典雅的大摆件,合理的布局相当地大气凝重,观之有豁然开朗之感。而后在洪新华大师门下学习的海派工艺与之差异甚大,海派工艺力求精雕细琢,造型挺秀,俊俏细致,让人有陪爱不舍之情。

融合南北之所长,正是我一直努力完善着的。我所追求的是自然渗透两者的本质,吸收各自的精华,创作时能做到疏密有致,相得益彰,各显其势,这就是很完美的结合了。

于雪涛的玉雕艺术作品,主攻人物件,尤擅传统题材的人物件,他说:我就喜欢做那些较为写实的传统题材人物件,如佛像、关公、钟馗、吉祥人物等,其中罗汉讨喜、灵巧的造型深得我心,它也是设计变化最为多端的一种小佛。在设计罗汉时,就需要有很强的美术绘画功底为依托,结合身体结构学、解剖学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构思中再融入个人的理解与情感,如此才能使雕琢技艺发挥得得心应手,充分提升材质的潜力,催生出灵动且有生命力的作品。

于雪涛在探索新海派玉雕风格的过程中,仍恪遵乃师风范,可谓依钵夙传。当然,所谓“新海派”的“新”并不意味着怪,也不意味着众人所不能理解,玉雕工艺力求展现白玉愉悦与美好一面的宗旨是始终不变的。于雪涛个人理解的新海派玉雕风格是集形、神、巧于一体,融合了古典美与现代美,令人耳目一新的。

猜你喜欢

罗汉海派玉雕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山子工艺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为“海派”正名
李宏禹作品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少林秘传小罗汉拳(中)
愁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