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道歉与鲁智深智答
2009-11-02杨淳茗
杨淳茗
作家萧乾曾在一篇文章中多次使用“残废”一词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且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中国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难道你没有看报?没有注意到‘残疾人三个字?”萧乾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文章用词不妥,同时也被这位残疾人的信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向残疾人公开道歉。
“残疾”与“残废”是一对近义词,但一字之差,两词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残疾”是个中性词,“残废”则带有歧视色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或写文章不但要语言准确,还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也就是语言要得体。所谓得体,即词语的选择与运用必须与特定的语言环境相适应。我们在为萧乾公开道歉、知错就改的精神叫好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语言得体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做到语言得体呢?一要注意场合,二要注意对象。具体来说就是要适时、适情、适势、适机。
语言要适时。鲁智深在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削发为僧,在剃度的时候,法师问鲁智深:
“尽形寿,不近色,汝今能持否?”
“能。”鲁智深答道。
“尽形寿,不沾酒,汝今能持否?”
“能。”
“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知道了。”
法师要鲁智深不杀生,即不杀人,鲁智深根本做不到,如果回答“不能”,那么他就无法为僧,也就无法躲避官府的追捕;如果回答“能”,显然是说谎话,这不是鲁智深的性格。鲁智深回答“知道了”,既没有向法师承诺不杀生,又能通过法师的提问,这显示了他机智的一面,符合语言得体的适时性原则。
语言要适势。有位护士到菜场买菜。她来到肉摊前,对卖肉的师傅说:“师傅,请给我来副猪肾。”卖肉的师傅一头雾水,没有理她,只顾招呼别的顾客。过了一会,来了一位大爷,大爷对卖肉的师傅说:“师傅,我买这对腰子。”于是,护士眼睁睁看着肉摊上唯一一对腰子被老大爷买走了。“腰子”是生活中的口语,“肾”是医学术语,护士是在菜市场,本该用生活用语,她却因职业习惯用了科学用语,违背了语言得体的适势性原则,因此,落得个空手而归。
语言要适机。有个民间故事,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有个少年时的朋友从乡下赶来见他,朋友见到朱元璋后说道:“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这番话唤起了朱元璋对少年往事的回忆,又顾全了他的颜面,他很高兴,就立即封这位朋友做了官。另一位少年时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也赶紧去见朱元璋,他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替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了,叶子哽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后来,还是我出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这样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觉得这位朋友太不顾全皇帝的脸面,没等他说完,就叫人把他推出去斩了。
朱元璋这两位少年时的朋友,说话内容基本相同,为什么一个升了大官,一个被斩首呢?因为,前者能正确把握自己与朱元璋地位的变化,按君臣关系说话,顾及了对方的尊严;后者则把自己与朱元璋的关系仍放在昔日放牛娃背景的平等关系下,触犯了朱元璋的尊严,不幸落得斩首的下场。这虽然是个传说中的故事,但其中折射出来的关于说话得体的适机性原则,至今对我们仍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