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管理方式,实现教学的轻负高质
2009-11-02桑丽虹
桑丽虹
改进备课管理,倡导有效备课
目前,我们在备课检查中发现:教师有明显的“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教师一味追求项目完备,书写认真。格式统一规范;其次,学校检查也常常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规范来要求教师,缺乏弹性。以至于有一些优秀教师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应付学校的检查之中,使备课与课堂教学成为两张皮。
实践:我校倡导多样化的备课形式。教师备课可以是旧教案修改、优秀教案集上修改、电子备课、在备课本上备课、书本注释+简案、简案+课件。开学初,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实际情况申请备课方式,教导处与教研组根据不同备课形式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此举得到专家张丰主任的肯定,同时张主任也指出,要保证各种备课形式最大限度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思考哪些教师是必须备详案的?各种备课方式的底线是什么?于是我们会同教导处、教研组就以上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基本达成以下共识:1新参加工作的或刚从农村调入的教师要求重在规范,要写详案;学科成绩薄弱的教师需备详案;对于新教材,不管老中青,第一轮应写详案。2对有经验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总结经验,找出教学规律,可写简案。同时,我们还对备课作了底线要求:1旧教案修改:要求用不同的笔迹标注修改内容,尤其要注重反思的撰写,反思要有针对性、深刻性,能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服务。2优秀教案集修改:标注修改内容,同时还要关注习题设计,备课中要体现分层作业设计。3备课本上备课:教学策略、学习方式、教学组织的空间形式等都要在备课中呈现,要有板书。4书本注释+简案: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处理和使用,课外资料的拓展等都要在书本上体现,同时简案要求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5简案+课件:教案和课件要同步。在学校内网建立独立使用的课件文件夹,要求能真实反映课堂教学的实际。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多样化的备课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改进作业管理,减轻过重课业负担
学生课外作业布置中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无针对性。教师精选、创编作业的能力下降,对教辅资料极度依赖。2作业总量无控制。各学科布置作业不均衡。3作业无层次性。教师们习惯于对所有的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4作业形式单一。
实践:1作业布置讲究针对性。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以亲身体验难易程度,掌握耗费的时间,对教辅资料中的作业要进行选择和创编;各教研组要利用备课组的力量收集和整理针对性强的作业集,形成本组的作业资源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2对作业总量的控制。成立以每班学生代表组成的作业监控小组,每周监控班级的作业情况,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教导处要会同班主任加强对作业总量的控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强势、弱势,科学合理地安排完成作业的时间。3学科试点推进作业的实效性。针对学生座谈、家长反映作业偏多的学科,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系列研讨活动,现已经形成作业布置细则。4建立作业管理资源系统。现已建立“优秀作业设计”的资源库,定期发行“优秀作业设计集”;学校、教研组经常开展有关“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校正、二度反馈”的研讨活动,收集有关的案例,放人生成性资源库,并最终形成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以科学的方式引领教师的作业管理。5建立作业管理激励系统。制定作业管理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把作业考核与教师的评比、晋升等相结合;定期评选在作业管理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学生、家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改进教师研修活动形式,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教研组活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活动主题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教研活动主题往往是教研组长或几位骨干教师确定的,并不是来自大多数教师关注的教学实际问题。2活动过程缺乏整体的组织与策划。活动往往以听评课或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研究的持续性。3同伴互助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4教研成果的展示,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展示,忽视物化成果的总结和重建。
实践:基于以上的认识,2008—2009年,我们着重抓了主题式教研活动的管理:
1活动主题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价值的教研活动主题。(1)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每个教师结合期末质量分析和自己一学期的教学情况写出教学反思。(2)教研组从教师反思中梳理出下学期教研活动的主题并上交学校教科室。在确定主题时关注以下两点:一是该问题必须是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二是该问题必须是目前学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且通过教研组活动有解决的可能。(3)教科室及时对一些过于笼统或是没有针对学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的教研活动主题给予反馈与指导。
2活动方案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强化教研组的策划和组织。活动主题确定后,教研组根据有效教研的四个基本流程(“问题——计划——行动——总结”)制订出教研活动方案,并于开学的第二周把教研活动方案上交学校教科室。
3理论学习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自己的实践,提升教学研究的层次。通过理论学习形成问题解决的理论假设。一个好的假设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规律、形成科学的教学理论的前提,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
4行动研究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行动研究的实效性。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实践。(1)三度备课的设计:每个备课组负责一次课例研讨。每一次的课例研讨都要进行三度备课。先由执教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然后备课组集体备课,根据理论学习形成的理论假设,进行讨论与修改,最后根据修改意见,执教教师第二次备课;备课组组织试教,执教教师第三次备课。每一个年级段负责的课例研讨都要遵循以上的程序进行三度备课。(2)接力实践的设计:教研组组织课例研讨,针对第一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第二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然后针对第二次课例研讨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第三次教研活动具体主题。使问题解决的过程形成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科室不但要定期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并对各教研组的三度备课和接力实践的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而且还要经常邀请市区教研员来学校加强对薄弱教研组的专业引领。
5教研成果的管理:本环节管理的目的是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教研活动的改进。(1)教研成果的物化管理;(2)教研成果的分享和改进。改进教学过程管理。形成三级管理网络
学校过去的质量监控、常规管理一直是以教导处、教科室为主。由于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等原因,教学过程管理往往看似规范,却落实不到位。另外,教导处没有真正发挥教育教学指导的功能,每天应付各种频繁的检查,缺乏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诊断解决,缺乏对薄弱学科教师的指导帮扶作用。
实践:我们把管理重心下移至年级组和教研组,构建了教学过程三级管理模式的新路子,形成了“教导处(教科室)一教研组(年级组)一教师”三级管理网络。构建有序的管理模式。便于学校从宏观上把握全校的教学工作。三级管理网络中各级管理的职能十分明确。比如教导处重在指导和帮扶薄弱教师。如上学期有一位教师从后勤工作改上七年级的思品,对于教学常规理解得不够到位,针对该教师的情况,教导处从如何备课、如何布置作业与批改、如何写教学反思等方面对帮扶对象进行悉心的指导。教研组重在检查常规检查,每个月月末进行常规检查;年级组重在质量监控。教师个人根据推门听课、学生座谈、质量分析等多方面反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自我反思,以提高课堂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