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失误,学校该如何应对
2009-11-02周忠良
周忠良
某校新来了一位大学毕业生任教,由于性格内向,未能很好地驾驭课堂,结果他的教学成绩与同轨老师差距明显。于是学校在缺少充分沟通和必要帮扶的情况下,将其转岗到后勤,该老师受此打击,一蹶不振,不久被迫离开了教育岗位。
笔者曾在一篇随笔中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了教师怎样正确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然而细想之下,要真正妥善处理教学失误。更需要学校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学校处理教学失误的办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刻意淡化。出于保护教师情面、维护学校声誉等考虑,尽量低调处理;二是严厉惩处。学校对当事人实行通报批评、停课反省、经济罚款和待岗转岗等。
应该说学校的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又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种做法,它的确暂时照顾了教师的面子,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消极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学校对教学失误无实质性的干预,这是学校管理的缺位,也容易形成误导,它既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归根结底不利于学校的发展。第二种做法同样需要斟酌,本文文首的实例中,学校作出那样的处理,表面上看似乎客观公正、无可厚非。管理者理直气壮,被处理者更是有口难言。但是透过这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和“对事不对人”的表象,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只有制度奖惩而无人文关怀的企业化管理,一种严而无情的冷漠操作。其实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也包括一些老师。这些老师由于性格、经验、能力以及适应性等多种原因,在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他们出现教学失误的频率也较高,而一旦出现失误,他们很难像学生那样幸运,会得到宽容和帮助。相反,学校常以从严治校、按制度办事为由,对他们大会批评,小会点名,经济罚款,有的干脆下岗走人。
毫无疑问,一所学校要有序运行,离不开严格的制度做保证。但问题是,如果学校只剩下僵硬的制度,只有无情的竞争和惩罚,那么学校和教师之间就会异化为一种公司和雇员的关系,那么持有“打工仔”心态的教师就不可能把教育当事业来做,对工作、对学生就难以产生真正的热爱之情、奉献之心,而这种关系和态度无论对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对学校的未来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从根本上制约其教育境界和学校品位的提升。
笔者以为,在对待教师的教学失误上,学校应具有更广阏的视野,找准这样一个结合点:它既有助于学校严肃校纪校规,又有助于“治病救人”;既有助于学校持续稳定发展,又对教师的个人负责。
首先应客观分析,要搞清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动机。同样是上课迟到。有的是主观原因,有的是客观原因;有的是私人因素,有的受公事影响。如果不问具体情况、不区别对待就有失公允。还应辩证看待,教师的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出现教学失误在所难免。有的失误也不全是教师个人责任,应全面审视失误的教师,不能因为偶尔失误就给人家贴上“不行”的标签。一脚踢开更是一种教育暴力。因为一次失误不等于总是失误,某方面欠缺不代表其他方面也不行。毕竟培养一名教师难,毁掉一名教师容易。
其次是措施跟进。不闻不问。一罚了事都是极端的处理方式。学校在维护制度严肃性的前提下,要切实做好细腻的“水下工作”,要给失误教师改正的机会,要体现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开好分析总结会,在指出失误严重性的同时,帮助当事人卸下精神包袱,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即便是给处分也要把工作做到位,让被处理者心悦诚服。如确有必要,还应进行专业帮扶。学校为失误的教师配备成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专业引领,从专业精神到教学技能等方面予以跟踪帮扶,促其尽快纠正不足。
最关键的是完善机制。教学失误作为一种教学事故。毕竟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学校应进行反思,完善防止出现教学失误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优化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特别是备课、上课以及其他教学常规应要求到位,督查到位,纠正到位。只有学校的机制健全了,教师的“免疫力”提高了,教学失误的可能性才会降低到最小限度。并且还要建立处理教学事故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教学失误时能及时作出恰当的处理。
其实对教学失误,学校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处理。而是在于如何处理。即怎样通过最优化和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化弊为利,最大限度获得正面的积极效应。